又有军士大喝,示意众
奏响鼓号,把那斑羚吓回去。李鱼等
忙又奏响了鼓乐。但是没有旁的吩咐,他们站在原地,却也不敢移动分毫。
眼看那斑羚越冲越近,后边皇帝陛下也越追越近,手中弓已端起,李鱼下意识地抓紧了铜锣,另一只手的槌儿似敲非敲,生怕李世民手滑,一箭脱手,误
向他们,那时还可拿这铜锣作盾,抵挡一下。
“嗖!”
又是一箭
来,那斑羚似乎吓疯了,鼓乐声并未影响了它,它仍在向前奔出,箭准确地
中了它的后颈,那
斑羚哀鸣一声,向前滚翻出几匝,摔在丘坡上,依旧呜咽着。
这片狩猎场相对平坦,虽然野
丛生,但是骑在马上倒也一目了然,因此那些官兵没有追得太紧,生怕扰了皇帝的兴致。此时一见皇帝
中了斑羚,那些王公大臣以及侍卫们都停了下来,高声喝彩。
李世民哈哈大笑,收了弓,一抖马缰,继续向前驰来,看他蓄势的动作,是要借助
湛的马术,直接把那斑羚从地上捡起来。
这厢鼓乐也停了下来,李鱼等乐手在掌旗的军士指挥下,都站在原地,看着皇帝越跑越近,而那只呜咽着咽气的斑羚,就在他们脚前坡下,距他们不过三十步远。
斜坡上,藏盛的
丛中隐蔽着一双敏锐的眼睛,眼看天子策马而来,那双眼睛眼神越来越锐利,一双白眉也紧张地慢慢挑起。贴地的弓,慢慢挑起一个角度,一枝箭搭在了弦上。
阳光照在箭尖上,箭尖蓝汪汪的,显然是淬了剧毒。
箭上淬毒其实并不普遍,因为箭尖上毒淬少了用处不大,而毒提炼起来成本也非常高昂,没有哪支军队承受得起这么大的开销,但如果是用来暗杀,且目标是皇帝,那再高昂的代价也是值得的,此刻显然就是这种
形。
眼见斑羚已被
死,拿着铜锣当盾牌的李鱼已经把铜锣放下,准备等皇帝捞起那只斑羚就马上鼓掌喝采,大拍马
了。这时候
丛中却是亮光一闪。
那刺客隐蔽的角度非常巧妙,从李世民的方向,根本看不到他的存在,但是这一箭仰起发生的反光,却巧之又巧地恰刺
李鱼的眼中。
丛中是不会突然自已发出反光的,这一点李鱼很明白,所以他虽然并没有发现什么,包括那刺客的身影,还是反应敏捷地大喊一声:“皇帝小心!”
只是站在丘坡上,这一声大喊,正在兴奋当中的李世民根本没有听见。李鱼
急之下,“咣”地敲了一声锣。
正策马急奔的李世民听到锣响,下意识地拉了一下马缰绳,抬眼向锣响处看来,就在这时,
丛中一声弓鸣,一枝利箭倏然
出,按照预判的速度和方位,
向李世民一个马身之前。
而李世民因为听到锣响,下意识地一勒缰,马速缓了一缓,虽只极其微小的一点迟缓,却堪堪避过了这一箭,那箭矢贴着他的额
炸裂了盔上红缨,冲上了湛蓝的天空。
李世民亲自领兵打过仗的将领,反应何等敏捷,此时哪里还有端坐马上寻找敌手或者为了颜面昂然而立的道理,他一个翻身,就从马上翻落地面,单膝跪地,宝刀出鞘,谨慎地看向前方。
那枝毒箭在空中冲势渐尽,画了一个弧形,落向勒住马儿,等着天子捡起战利品的
群,落处正是太子李承乾。纥
承基提马上前,用弓一拨,将那力道将尽的箭拨飞了出去,打横儿落在地上。
“可恶!”
丛中那双白眉一耸,嗖地一下从掩饰的土坑
皮下跃了出来,势如猛虎,扑向李世民,三个健步间,已扑至不过三丈处,双手齐扬,六枚挟在指缝间的柳叶飞刀齐齐
出,旋即拔出腰间狭锋单刀,一个力劈华山。
“有刺客!快救驾!”
遇刺经验丰富的李鱼第一个大吼出声,声震屋瓦,手中那
铜锣呼啸一声,随着他的大吼就盘旋着飞了出去,磕向那刺客的后脑。与此同时,他又很可耻地退了一步,
进了第二排队伍当中。
刚刚完全都是本能反应,铜锣出手,他才省悟到,刺客凶猛,连皇帝都敢杀,而他连兵器都没有,得自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