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户科给事中王竑,先用朝笏殴,再动
咬,然后百官一拥而上才打死马顺的。论官位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自是比马玉高了许多,但一个是单挑,一个是围殴意义就不同了。
李白戏高力士,为读书
津津乐道,就是佩服这样不阿权势的气节。
林延
此举可比当年诛十常侍。
士林们议论纷纷,但大体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都是听某些掌握内幕的
传了一两句。
这样的事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来,大家也不能知道详尽。有的读书
就焦急去询问河南籍官员。
但这样官员们都是支支吾吾的,不肯给一个说法。
就在这时云南道御史上书弹劾林延
杀马玉一事。
文官杀中官,闻所未闻,听所未听,古今罕有。当然在辜明已的奏章里,林延
恼羞成怒,为了掩盖淤田案真相杀
,奏章里提及杨一魁等省里高官给林延
行事以庇护,令此子肆无忌惮。
此事终于有了一个真相!
若说之前林延
为百姓所杀,尚可怜之,但这贪墨淤田一事坐实,你会相信一名贪官为民杀了宫里来的太监?
这简直是笑话。
此事真相如何?顿时又扑朔迷离。
奏章抵至通政司,第一时间知道的就是官员。
有明一朝,文官与太监从来都是不对路的。
官员们认为林延
杀马玉,还是大快
心的。而且本着文臣间官官相护的立场,他们不该落井下石,甚至还应搭救一把。
但若是林延
真贪墨了淤田,那么
况就不一样了。
而申时行将之前弹劾林延
奏章按下一事,令素来看不惯申时行的言官们抓到了机会。
上一次言官借高启愚案生事,御史丁此吕弹劾高启愚后,申时行,许国,吏部尚书杨巍将丁此吕贬官。
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言官王士
,李植、江东之等
弹劾申时行,杨巍蔽塞言路。
申时行见状,遂与杨巍一同上疏辞官,余有丁、许国与申时行共同进退,一并上疏反对留任丁此吕。
下面言官
发了,上疏不仅申时行,连余有丁、许国也逮住一顿
咬。
后来申时行虽借丘橓案扳回一程,但此后言官们与阁臣更加对立,势同水火。所以申时行按下弹劾林延
奏章此举,令言官们觉得是找到了一个攻讦申时行的机会。
当然也不全部如此,不少言官还是老成持重,觉得此事有蹊跷,以申时行为
不可能如此大意给
抓住把柄,还是先看看再说。
官场上本来就是一个大
淘沙的过程,那些久历宦场几十年的官员,就算能力平平,但至少做官本事都不差。
可是有的官员就不同了,言官里大多是七品官,属于官员里的少壮派,自是年轻气盛的多,加上辜明已背后之势力推波助澜了一下。
有的言官开始相互通气,他们才不管是不是替宦官说话,只要能扳倒申时行就行,于是就有这么几个
当即‘忠跳反’了。
当然明着面弹劾申时行是不行的,公然弹劾首辅,仅次于弹劾皇帝,风险是很大的。
所以言官们都将炮火集中在林延
身上。
以淤田案以及杀马玉两件事,就可以劾倒林延
。若是天子处置了林延
,那么下一步弹劾包庇林延
的申时行,也就是顺理成章,风险小了很多。
于是一共有十二名言官陆续上书弹劾林延
,明面上指的是林延
,暗中则是敲山震虎,对着申时行而来。
十二封奏章摆在天子案
上,犹如十二把杀
的剑。
随着言官上书,顿时官场上下震动。
李太后又病了,一个
住在慈宁宫,也不许天子探视,而武清侯
宫面见天子整整半
,出来后旁
只见他满脸泪痕,却不知他与天子说了什么。
也有官员拿云南道御史弹劾林延
的奏章怀疑。
没错,淤田案确实有可疑之处,林延
杀马玉也是事实,但是这两件事河南的官员都还没有一个说法,你云南道御史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师怎么就知道这件事了,还知道如此详尽。
你就是要弹劾是不是也要等河南巡抚的官方说法到了以后,再有动作。这御史'风闻奏事'的本领也太强了吧,这背后是不是有
指示,有
要陷害林延
?
但这样的声音被
刻意压下了,背后有一张大手要置林延
于死地。
京城的大雪越下越大,到了十二月初时,终于河南官方的消息到了。
消息是从通政司附近河南会馆传出来的。
通政司主邸报之事,邸报一出,或者京城有什么大事发生,马上各省在京驻扎的官员就要马上抄录,然后派快马报告省里。
所以久而久之,通政司也成为各省与京城消息沟通之处,很多大事都是从这里
出。
而因为河南穷,所以河南驻京官员就索
驻在河南会馆。反正会馆也离通政司不远就是。
这一天河南会馆外,雪已是落了三尺
。
数骑快马风尘仆仆地停在屋外,骑马的官兵各个背着大包裹,耳鼻都是冻作紫色,到了屋外后即大声道:“快,立即禀告于大
!”
会馆里伙计眼尖,认得拿官兵腰牌,一面令
通禀,一面到:“快备热酒,不然要死
了。”
店里自是有热酒,伙计拿了温好的酒递上,而会馆里的读书
见了这几名官兵的,也是一并来看热闹。
几名官兵也不顾烫,喝着热酒,这时一名穿青袍的官员走来见几名官兵的样子问道:“谁派你们来的?”
那官兵一见官员来了,当下起身道:“我们是巡抚衙门的标兵,军门命我们上京送河南一省二百八十三名官员联名上书,以及河南省八府一州士绅百姓联名请愿的万民书来了!”
“万民书!”这官员顿时骇然了。
而一旁河南籍的读书
也是震动。
“什么万民书,所请何事?”
这官兵不说话,命手下将包裹一个个揭开,但见所谓万民书不是一张张纸,而是一面布,很大很大的布,展开后犹如一面民心所向的大旗,这样的万民书一共九面,后面是河南州府五百二十万百姓。
万民书铺开之后,但见上面都是墨迹,无数
的名字签在布上。
这里每一个河南的士子,见到家乡父老呈来的万民书后,神色激动。
这几名官兵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于大
,我们河南的老百姓苦啊!请你将此万民书
给圣上,救救老百姓的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