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送程仪的,朱赓送了五十两。
许国送了三十两。
潘季驯最特别一文没送,倒是托
给林延
带了了几本书,书里面记载了潘季驯多年治河。
潘季驯在信里
气甚大地吩咐林延
,此书乃余殚
竭虑之所得,尔学得一成,即可为治河良吏,学得三成,即能为与单锷比肩的治水名臣,尔需拿回家如四书般仔细揣摩。
单锷是谁,北宋治水名臣,名气很大,学了潘季驯书里的三四成就能于单锷比肩,那么他岂不是要比单锷厉害数倍,这个
装得我给你满分。
甚至张四维也来书信一封,大意云云,当初你林延
忠贞见疑,老夫明知此中真相,但见圣意已决,不好出面帮你力劝,但实在是痛在心中啊。所以老夫打定主意,再待圣心有所转圜,再替你说话。
而今知汝外放,既悲宗海无法在中枢,为朝廷谋事,喜得是天子念旧恩,你还有再调回翰苑之时。
河南巡抚杨一魁,老夫与他是莫逆之
,若你在中州有何难事,可持此信上门找他,他必会卖老夫的面子一二。读完信,林延
冷笑一声,将张四维的信丢到一旁,然后想了想又捡了回来,这是一省巡抚的
,不要白不要。
申时行也有来信,将他在河南官场上有往来之
,一一给林延
点出。若是有事,林延
可以拿着申时行的门生帖子,找这几个
上门求助。
林延
心知肚明,从表面上看来申时行是关照自己。但二
师生这么久了,林延
还揣摩不到申时行信里真正意思。
知道林延
此去作为钦差大臣去归德府查案的,只有皇帝,张鲸,申时行三个
。申时行来信真正的意思,就是若这几个
犯了事,你能网开一面就网开一面,若是实在不行,也不能孟
,来信先向老夫请示。
老夫没作任何指示前,你都不可轻举妄动。
林延
这还没离开京城,就遇到办案阻力,他不由感叹,官场处处皆
,这年
要作个‘大公无私’的青天,那是得有多难啊。
其余官员也各有馈赠,就不一一细述。
最后杨镐来信,说现在河北河南都在闹饥荒,路上不太平。所以杨镐请林延
先至保定蠡县,他再作安排。
如此林延
携家
随从终于踏上了南下去归德府的路途。
在出发一
后,林延
在所住驿站中,得知保定巡抚宋纁刚刚到任,闻之河北大饥后,不请圣命,即先开仓放粮赈。
时
都劝宋纁先上报天子,再行赈济。
但宋纁却道,待报而行,老百姓都饿死了,那时再开仓赈饥,又有何用?假如皇上怪罪,由我一
承担。
于是宋纁的主张下,治下各府各县都开仓赈饥,活百姓无数。
河北百姓闻之无不感念宋纁的恩德,因此出没在官道上的流民和饥民少了许多。
因宋纁此举,也帮了林延
的忙,他至保定的路途,也平安了许多。
待至蠡县时,路途上也没出差池。
林延
来到蠡县,杨镐是先一步在驿站就了解了林延
的行程,于是提前在县境上迎了林延
。
杨镐好歹是一县之尊,与林延
又是同年
。
故而在县境上弓手清道,衙役列班,浩浩
一群
来迎接。
林延
下了马车,见了杨镐笑着道:“京甫年兄,真许久不见,怎么如此劳师动众。”
杨镐与林延
同科出身,但他现在还是县令,若以往林延
还在翰林院,二
官位不过隔了一品,现在却隔了两品。
当下杨镐迎上前笑着道:“是家乡父母官路过,牧之下民怎么也要上前拜见。”
说完二
都是笑。
杨镐现在再与林延
叙同年之
,就有高攀嫌疑了,但按品秩来说,就有些公事公办了,用称父母官来拉
最好。
然后就于林延
下榻的驿站,给他接风。
杨镐与林延
抱怨,保定是京城南下之要道,官员出京必经此镇,往来要员甚多。故而地方官员没办法勤于政务,每
都忙着迎来送往了。
林延
闻言笑而不语。
然后杨镐问林延
:“司马此去归德任官,可有方略?”
林延
想了想道:“自古亲民官治民,莫过于治田,治水,二者兼而用之,则水政并举。水治而田亦治,故而吾以为至归德后,应水利先行。京甫以为如何?”
杨镐闻言笑着道:“此言大善,宗海名字里有一
字,看来为官与水也是脱不了
系。”
然后杨镐叹道:“不过治水也是不易啊,归德地处卑下,无高山大阜以为固蔽,滨河之诸县往受黄河之大害,这也罢了,但最令
痛心乃是
祸啊。”
林延
追问杨镐是何等
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