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城的东北角,有一处北靠龙首宫,西靠承天门的公房,是一套三进的套房。
这里,就是皇家设立的,专门负责管理王公侯伯承袭并负责收拾犯了事的贵族子弟的地方。
大秦宗室宗
府。
负责审核考察爵位承袭,这好理解。
虽然六部中的礼部也有这个职责,但实际上,真正负责的单位,还是宗
府。
原因很简单,礼部内都是一些清贵文士,要不就在礼部养望,要不就在礼部养老,他们懂个锤子的武学。
至于宗
府还负责收拾犯了错的勋贵子弟,那就更好理解了。
因为除了宗
府,其他府台衙门,没
敢管这些动辄一二品甚至超品豪门出身的子弟。
衙门里的衙役也未必就打的过他们身边的亲兵家将……
但宗
府就不同了,负责爵位承袭之责的宗
府,掌管着这些豪门大族的根本,谁敢炸刺儿,不用宗
府出手,他们族里的长辈就会打他们个半身不遂……
而且宗
府的扛把子掌印官,通常都是皇族内德高望重的亲王担任。
比如,忠顺亲王。
千万不要以为忠顺亲王既贪财,又好男风,所以他就声名狼藉了。
恰恰相反,在很多大臣眼中,尤其是在大部分文官当中,忠顺亲王的名声远比当今圣上好的多。
贪财算什么,文官站在一起,扔一个锤子进去,砸死一个算一个,十成十没一个死的冤的。
当然了,锤子要是飞溅起来,再碰死一个武官,估计也是不能喊冤的……
所以,相比于大力抓贪腐的今上来说,和光同尘的忠顺亲王,要比刻薄严苛的当今更得“民心”。
至于好男风……
艹,这么风雅这么复古这么有魏晋名士之风的雅事,推崇还来不及呢,谁会粗鄙的去鄙视之?
再加上忠顺亲王自幼在太上皇面前就极为乖巧,极会和
说话,对待大臣们也如春天般的温暖,很有手段,所以,他是大秦百官上下公认的贤王,德高望重。
很多老臣甚至只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这么一个贤明的贤王,当初荣国公到底是怎么看的,怎么就给太上皇说,忠顺亲王
格偏激轻挑呢?
唉,英明睿智了一生的荣国公,也有走眼的时候。
这还算是温和的想法了,很多在当今登基后被铁腕辣手拿下的大臣们,甚至是被牵连九族的大臣心中,荣国公已经被咒骂的……
总之,这就是忠顺亲王在当今圣上登基十四载后,依旧不死心,还妄图翻
的根基所在。
他有“民心”,他有城府手腕,他还有太上皇的恩宠。
站在宗
府大门前,贾环无视来往行
的打量,眯着眼看着门匾上的字,心里思量着他从牛奔和韩家兄弟
中打听出的消息。
这个忠顺亲王,当真不简单哪。
想来也是,一个能在对手已经登基为帝的
况下,依旧不死心不放弃,并且还能手握大权的
,若不是心智极为成熟坚毅,手段极为老道,又怎么可能走到这一步?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贾环才愈发不担心今
的考封。
忠顺亲王最大的护身符自然就是太上皇的宠
,其次,便是他贤王的名声。
一个
惜名声的
,是不会做出痕迹太过明显,让
诟病的事的。
更何况,在政治上来说,没有永远的敌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忠顺亲王不会为了区区一个子爵的考封,去得罪大秦军方的诸多将领。
当年,保龄侯府何曾不是在荣国公身后摇旗呐喊,甘做马前卒。
可这又如何?
现在,保龄侯府的两个侯爷,不都成了忠顺亲王的门下走狗了吗?
如果能将荣国公的亲孙,宁国公的继承
收为己用,忠顺王恐怕半夜睡觉都能笑醒。
看着门
出现的
,贾环的嘴角逐渐弯起。
……
醉迷红楼tx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