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苏家世代簪缨,从小,祖父就告诉我,苏家能有如今的局面,青州书院功不可没。
我们苏家的男丁一脉是在青州经营书院,一脉是在京城世代为官,二表叔这一脉回了青州老家,而我家这脉却留在青州。
祖父致仕后也回青州书院待了好长一段时
,同我祖父回了京城后,他的学生不论是翰林院仕还是布衣百姓均会登门拜访。
虽然苏家
丁稀少,也不攀权附贵,但在京中却地位颇高,朝中无论何
对待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颇为尊重的。
我的童年时期是在青州度过的,二表叔待我如同亲生儿子,堂表兄弟也是待我极好的,离开青州书院后我同堂兄一块儿
了国子监。
上课几回课后,我发觉先生不仅
向我提问还
向后排一个小姑娘问题,我是来自与国子监齐名的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青州书院,而这个小姑娘看似同普通贵
一样并未有什么特别之处。
国子监里有不少官家小姐,公主郡主们也不少,更别说各家公子爷和皇子侯爷们了,可先生偏偏喜欢这位顾家生母早逝的嫡小姐。
国子监的这位褚先生是我祖父的门生,在这满国子监的学生里竟然最喜
一个小姑娘,我不由好的向堂兄打听了缘由。
这位顾小姐原本是
不了国子监读书的,她生母早逝,顾大
早早续弦,家里兄弟姐妹不少,自是不得空管她。
好在小姑娘的生母在年轻之时与宫里的德妃
好,德妃的
儿七公主去求了陛下,这才让她以顾家嫡长
的身份进了国子监。
是个苦命的姑娘。
堂兄说罢叹了
气,我跟着他一路上也没再多话,只是往后的课上忍不住更关注了她几分。
其实我并未同她说过几句话,却因着她觉着整
来国子监也多了些意思,而那年除夕前最后一
课她和七公主都没有来,直到过年我才晓得是德妃殁了,看着堂兄忍不住为七公主和她感到叹息,我也默默立在一旁不知如何言语。
上元节那
我在街上瞧见了她,
雕玉琢的一个小娃娃提着个绘了仕
图彩灯,还抬起手护着生怕被
撞坏了,身边的丫鬟小厮小心翼翼的跟着她,转进巷
里
站在马车旁,原来是顾家老太太在车上,她将花灯递了上去,老太太看起来很是喜欢,她动作也里也透出了几分雀跃。
小姑娘出来之后,我也不知怎的,使小厮买了个玉兔的花灯送与她,她隔着
群远远瞧了我一眼,笑着分外可
的对我招了招手。
那时候我不知道,几喵之后,她还会在上元节对我笑,而她那个笑容穿越了我的一生。
倒是上元后,小姑娘和我关系看起来好了不少,课上课下虽不像旁
会打招呼但也会对我笑一笑。
堂兄自然看出了端倪,一
耐不住问了我道:“你何时与顾家那姑娘好上了?”
我放下手里的书,对堂兄道:“什么好上了,这么多圣贤书白读了不成。”
堂兄自觉没趣,悻悻的缩了回去,堂兄走后我也没看下去几页书,想起他的话迟疑了片刻,又觉得自己莫不是也被这乌泱泱的风气影响了不成,摇了摇
这书不看也罢。
谁曾想本是出门走动一番,却在酒肆里遇见了跟在小姑娘身边的丫鬟,她和一名小厮鬼鬼祟祟讲了半天话,递了包东西过去,小厮就小心翼翼的走了。
我心里
又惊又疑,几步并做一步上前拦住了急匆匆要离开的小丫鬟,好话歹话都讲了才知道小姑娘跑到马场去赌马了。
找到她的时候,她打扮成小男孩儿的样子,自然不过的端坐在观赛席,之前同她身边小丫鬟见面的小厮正低着
态焦虑的说着什么,她倒好一副
搭不理的样子。
我觉着又好笑又生气,听说这赌马场去的多的纨绔子弟也是比我长上几岁了,别说她这么点大的
了,就是同我这般岁数的
都未曾见过。
见到我过来的小姑娘脸上瞬间绷不住了,从座位跳下来,立马笑脸相迎,我还没开
说她几句,她便一瞬间翻脸拿来赌马场的事
要挟起我来。
这个小机灵鬼,我打心眼儿里佩服她变脸的速度。
经此一役,我才真倒和她亲厚不少,时不时收到她不露痕迹的讨好,好不容易看清了她乖巧可
的伪装之下是怎么一个小骗子,心里对她的好更甚了几分。
又隔了几
,顾家送来了另一个姑娘,听说是小姑娘的妹妹,那模样看起来比小姑娘活泼多了。
堂兄还叹气道:“顾家的嫡
真是同
不同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