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却碍于门规,无法传授你一招半式,请恕师叔敝帚自珍。」
「师叔哪里话,今
能得指点迷津,侄儿已是心满意足,怎敢再起贪心?」
我赶忙摆手,知足而退。
不过沈晚才
气一转,又道:「虽然不可将招式传你,但师叔却可将剑法对
敌的要领教给你,相信以你的天资,不
便会悟出心得。」
沈师叔一番好意,我自是应承下来,抱拳躬身道:「请师叔赐教。」
沈晚才扶直我的身子,踱步沉咛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贤侄,天下武学招
式,无论是使哪门武器,归根结底,讲究的都是:克敌制胜。」
而诸般武学武器,各有长短优劣,因此要克敌制胜,最有效的就是『以己之
长攻敌之短。』
简而言之,各门各派的招式,无论多么
妙,若想充分发挥威力,都必须攻
向敌
招式的薄弱之处。
「如我练就的一式剑招『乘龙拂
』本是由上击下,锋芒毕露,倘使对上佛
门善护御守的『地藏承钟』却也无计可施,正是此由。」
因此招式虽好,但也需随机应变,没有哪一招哪一式是可应万变的。如此这
般,贤侄可懂?」原来武功的根本要旨在于克敌制胜!
我身具内功,若论武学境界原也不低,在同辈中甚或可称出类拔萃,但这番
造诣见解却是我从未
究过的。
原因无他,我练武习技不为其他,只是因为娘亲教我习武,我既没想过也不
敢拂逆娘亲的意愿,因此这四年间虽也推石锻躯、采机凝炁以练功体,但不过是
浑浑噩噩、听命行事罢了。
因此沈师叔这番话才显得发
省、振聋发聩,一下子直指武学根本。
我不由得感叹:「师叔的一席话真是醍醐灌顶,这般道理娘亲十几年都不曾
告诉侄儿。」
「哈哈,将师叔和你娘亲相提并论,贤侄可是在埋汰
了。」
沈晚才大笑不已,连谦虚也这般豪爽,「谢仙子不告诉你,是因为她
谙其
理,习以为常,与吃饭喝水一般自然——读书写字需要老师传授,但吃饭喝水还
需要老师吗?以她绝世修为,无论何招何式,在她眼里就如土
瓦狗一般,不值
一提。」
「啊,有这么夸张吗?」
以娘亲冷淡的
子,自是从未提过她的武学究竟臻至何等境界,但我也没愚
不可及到见了绝壁立身的仙姿,还会以为她不过功夫寻常之辈,可此刻听沈师叔
这般不吝美词地奉为天
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沈晚才豪爽中带着一丝正色,颔首不止,悠然神往道:「当然有,你娘亲功
法已臻至化境,元炁随心而动,此乃无数武
梦寐以求的能为。例如招式的
绽,
我亦可察之,但欲
敌却仍需以剑、以力、以巧来取胜;而谢仙子元炁磅礴,
体化形,勿需借助武器,直接以无形无质、沛莫能当的元炁,攻其必救,一击便
可制胜——换言之,如果要以武学招式来对付你娘亲,那么将无
是她一合之敌。」
「娘亲有这么厉害吗?」连侠义传奇中的奇侠异士也鲜有如此身手,但听沈
师叔言之凿凿,又不像恭维,我一时间犹疑难定。
娘亲功法登峰造极我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武功究竟高到何种程度,却还是不
甚明了。
「贤侄,如果非要按武功给武林中
分个高低,你认为当以何为依据?」沈
晚才轻笑一声,却并未正面回答,反是提起了看似不相
的话题。
我心知必有二者
系,于是沉咛了一会儿,说出了猜想:「外功、内功?」
「贤侄果然聪明!」
沈晚才目现赞赏,竖起拇指,「按照武林中不成文的说法,硬功
门者为三
流,硬功大成而内功
门者为二流,而内外功皆大成者则是一流——当然,修炼
道家功法的不在此列。
「我试探
地问道:」
「那娘亲是......一流高手?」
未曾想,沈晚才却摇
否定,爽朗笑道:「非也,谢仙子乃绝世高手。」
「啊,这又是怎么个说法?」沈师叔明明只说一二三流,却冒出个绝世高手
来,我一时错愕难解。
第二十章 定计诛贼
「这就涉及到『元炁』了。」
沈晚才没再卖关子,为我解惑道,「一流高手内功大成,便可以元炁增强剑
术、刀法等招式的威力,然而终究要借助有形之物;而似你娘亲这等绝世高手,
却勿需借外物便可发
元炁纯罡——前者称为『借形』,后者称为『化形』——
『借形』之法,练了内功自然便会;而= 『化形』之法,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了。」
我若有所思地颔首道:「原来如此。」
借形之法,应当便是如我一般,以元炁增益四肢百骸,使得气力大增,威势
非凡,便是一片枯叶,只须找准锋芒、以磅礴劲力催发,亦可
碎翠屏。
若说将元炁灌注刀剑却又是无稽之谈了,本是由生机采练而来,又怎可与死
物混元。
但娘亲的元炁分明又可以
体而出,就如我体验过无数回的化汗去渍、清洁
躯体,端的是难解非常,看来果然是非绝世高手不可体悟——此时我早已明白,
娘亲应当便是修习道家功法的不世天才了。
我不再过分纠结,不到那等境界,再穷追猛求也于事无补,转而将心绪转移
到武林高手的划分一事。
武林中一二三流高手的区分,应当也算不得隐秘,只是娘亲甚少提及——估
计以她冰雪淡泊的
子,只会觉得无聊至极,又怎会与我谈论这些喔?
将心中淡淡的忧伤一下,我躬身谢道:「侄儿受教了。」
能了解一些武林常识,也算不虚此行了,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师叔,道
家功法为何如此特殊?」
武林高手的划分依据不适用于修炼道家功法之
,以外功大成的形体特征也
不能判断他们是否身具功法,却不知其中到底有何差别。
「因为道家功法讲究的是悟
——不是普通的武学悟
,而是妖孽般的悟
——道家功法篇章传世极广,几乎每本道家典籍都算是功法,《道藏》、《道德
经》、《周易参同契》、《大道论》、《清静经》等——讲述神话的除外——然
则,能从中参悟修炼之法的
却寥寥无几,而但凡悟出功法者,俱皆臻至绝世高
手的境界;更令
费解的是,玄武王朝武林中有两位昙花一现的道家高手,相隔
数 十年出世,据传悟自同一典籍,而武功路数却大相径庭。不过参 修道家的多是
闲云野鹤,这等高手到底有多少,谁也不得而知。」
这番话说到最后,以沈晚才豪爽直率的
子,竟也有些唏嘘之态,似神往似
遗憾。
我则默然听完,由此思己,自己身负无名功法而不像常
循序渐进,仅此看
来似乎很接近道家。
但我自知并无妖孽之资,对道家典籍更是浅尝辄止,况且娘亲曾说过我的功
法与父亲有关,莫非......父亲竟是道家高手?
以道家功法的神异,不无可能。
可惜娘亲对此三缄其
,我不明就里,更不得而知。
算了,武学一事到此为止,应当与沈师叔求教如何共商诛除
贼了。
我
吸一
气,向面前的豪爽男子半躬行礼:「沈师叔,侄儿还有一事相求。」
「哦,贤侄但说无妨,勿需行礼。」沈晚才忙将我扶直,双目有神,真诚相
视。
「师叔可曾听说过天下第一
贼『玉龙探花』?」
「『玉龙探花』?我倒是有所耳闻,距今约二 十年前,他于青州一带
掳
掠、 
妻
,一时间江湖上
喊打,不过没过三年,便被苍榆郡逐星派的真
传弟子洛正则打成重伤,从此销声匿迹。贤侄莫非有此獠的消息?」
出乎意料的是,沈晚才似乎对此
颇为熟悉,道一番我不得而知的密辛,连
一旁的沈心秋都饶有兴趣地走近两步。
沈师叔知道此
,那就好办了,我心中暗喜,点
道:「有,侄儿昨
探查
得知,此
正在百岁城中!」
沈晚才似也有些意外,眉
一挑,正色相问:「哦,贤侄如何探得,细细道
来。」
「昨
侄儿将《节盈冲虚篇》送到府上后,回拂香苑时,发现街角处有
窥
伺,而后又认出前
此
也曾在沈府附近出现过。我心下暗自警惕,饭后出来散
步,竟发现他仍在原处,便跟踪他到了一处园林的后方小院,听得一
与他
谈,自称天下第一
贼『玉龙探花』,而且还唤那窥伺者为传
。因两
行为言
语对我娘亲不敬,我不好与娘亲细说,于是便想着找沈师叔商量,讨教该如何处
理。」
我简略地复述了昨
跟踪所得,只隐去了二
对娘亲的污言秽语。
「贤侄可看过那
的容貌?」沈师叔豪爽不拘,做事也周全谨慎,并未以
我耳听之言为准,反倒从形貌方面加以查证。
「有,离开前侄儿曾自小窗偷偷瞄过,还记得一清二楚。」
「听贤侄描述,那
却与『玉龙探花』有几分相似,此事应该有八九分为
真。「
我将那
的相貌仔细描述后,沈晚才闭目思索了一会儿,才颔首确认,
「没想到他竟然躲在如此藏污纳垢之地,沦为
,难怪二 十年来无
发现。看
来当年洛正则不光是重伤了他,还对他施以严惩。」
眼见沈师叔也有出手除恶之意,我适时向沈晚才鞠躬道:「师叔,这二
对
我娘亲大为不敬,侄儿身为
子,断不能轻易放过他们——只是侄儿初出茅庐,
不知该当如何,还望师叔教我。」
「诶,贤侄这是
什么?」
沈晚才连忙将我扶起,正气凛然道,「『玉龙探花』作
犯科,
得而诛
之,他的传
自然也不可轻纵,武林中
本就应当以侠义为先,惩治
贼义不容
辞,何况他们还冒犯仙子,更是罪加一等。」
见沈晚才答应下来,我连忙追问:「那师叔,眼下我们该怎么做?」
「贤侄,行侠仗义刻不容缓,今晚我们便行动!
「沈晚才安慰似地拍拍我的肩膀,言语铿锵,却又话锋一转,」不过此前还
需仔细安排。」
「师叔尽管吩咐,我定当听从。」
「孙子云多算胜少算」,沈师叔行事细心谨慎,谋定而后动,我倒未觉不妥。
沈晚才呵呵一笑道:「其实也不必贤侄怎么费心,只须指认此贼即可。此事
我需今
之内向县衙禀报,由公门中
同行,才好办事。」
「师叔,为何江湖事还会扯到官府啊?」
我心生不解,侠义传奇中不都是「江湖事江湖了」吗?
「贤侄,江湖事、世间事,哪有那么 容易厘得清啊!那『玉龙探花』
掳
掠,已然触犯了王法条律,官府自然也在通缉。」
沈晚才叹了一
气,神色黯然,其中
邃我一时难解,「不过习武之
犯法,
捕快力有不逮,通常会募请武林中
协助捉拿,或者发布悬赏令,武林
士可自
行追索、捉贼请赏;原本此事我们先斩后奏也并无不可,但他藏身之所非同一般,
还是得有公门中
一同办案,才能诸事顺遂。」
藏身之所非同一般?
是了,昨夜回来时,那园林中灯火通明、
声鼎沸,红楼雅亭、奢侈非凡,
莫非是哪个王侯将相的私宅别苑?
很有可能,不然何以周围府院稀疏,一派车马禁行、平民勿过的清冷。
「师叔教训的是。」
我轻轻点
,又蹙眉道,「那届时侄儿要怎么 同行?」
「既然贤侄暂时不愿让谢仙子知道,那我行动之前便找个由
带你出来吧,
现在贤侄先回去等吧。」
「好,多谢师叔成全。」
我郑重地躬身道谢,这份出手相助之
于我而言恩重如山,自然不会轻忽怠
慢、礼数不周,「那侄儿就先行告退了。」
沈晚才也并不阻拦,安然受之,点
道:「嗯,贤侄暂且回府静候佳音」
我抱拳向沈家大兄道别:「沈兄,小弟先走了,再见。」
「柳兄弟再见。」沈心秋也回礼。
因
贼之事,沈晚才需要整饬装束,往官府通禀;而武
也陆续登门,沈心
秋亦须训练指点他们,倒是无
相送。
我自不会因此见怪,一番客气之后,便朝着府外走去。
方过了垂花门,见着了前庭中闲闲散散、三三两两的武
之后,却又想起了
沈婉君,不由驻足回
,看向沈府的
邃 庭院。
沈家仆
似乎很少,此时除了两三
在侍景植、扫洒 庭院外,再无他
踪
影。
我叹了一
气,心有悲戚,不再逗留。
不知她是刻意躲着我,还是尚未起床,亦或者是潜心修炼。
既不能得见,我也无法强求,只好先行离去。
第十八章 御
宝典
这对
贼师徒之事,倒是不好告诉娘亲,只因娘亲若是问起,我不能也无法
隐瞒这二
对娘亲的污言秽语、痴心 妄想,如此这般,岂非玷污了娘亲的尊听?
思来想去,唯有沈师叔才值得信任——他见多识广,又是个正
君子,想必
不会袖手旁观,再不济也可向他讨教该如何对付「
贼」——因此我打算明
登
门拜访,若是能得他助我一臂之力,那便再好不过。
今
与沈婉君不欢而散,我本不欲再踏那伤心之地,但为了娘亲我必须迎难
而上,哪怕雷池天堑也义无反顾!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物我得提前看看——那便是「玉龙探花」送给 小白
脸、又被掣扔出来的《御
宝典》。
我从衣物中翻出那本蓝皮线装书籍,封面无字——没有将本名随意外示,倒
是谨慎。
我拍拍上面的灰尘泥土,翻开书扉,便开始观看。
这一看不要紧,迎面而来的书页记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却让我霎时脸红
心跳、慌
焦躁——开门见山便是一幅春画:线条简单的
子
体,姿态婀娜,
媚容妙韵,标注甚详。
我「啪」地合上了书籍,心脏如雷霆震动般狂跳不止,下体更是直接充血挺
立,顶在禈裤中极为难受。
毫无疑问,此书籍中的内容,与娘亲在过去十余年里绝
不提、明令禁止的
男
之事有着莫大关系。
我对此虽有朦胧饥欲的感觉,但实则对于
子身躯一无所知,这赤
的
体艳图毫无疑问刺激无比。
娘亲的谆谆教诲在告诫着我非礼勿视,但充血的下身却催促着我继续探寻,

触及原始本能的欢乐愉悦。
我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心中天
战,但最终还是难以抵抗那朦胧却的诱
惑。
闭上眼睛,既纠结又抗拒地翻开了这
秽不堪的书籍,双手远离身躯,偷偷
睁开一条缝,书册的内容。
房、
子、双丸......
花
、玉宫......

......
低俗不堪的字眼钻进了脑海,在我的灵台中化为了炽烈激撩的欲焰,灼刺着
心神,我开始如疯似魔、如饥似渴的阅读起来,全然顾不上什么三纲五常、发乎
止乎礼。
后面的内容更是不加遮掩、肆无忌惮,
露赤
,描画了男
欢的图样,
各种各样的羞耻姿势以及各自妙不可言的好处......
最后是关于
子私处名器的罗列,十重天宫、春水玉壶......
这本《御
宝典》仅有三十多页,较之儒典兵书更让我沉迷痴陷,一目十行
之下很快就阅尽全书。
将最后一页合上,我才勉强回过神来,只感觉下体和
脑都充满了热血,晕
晕乎乎,肿胀难当。
而 回忆书籍的内容,好似记录
刻却又印象浅薄,如坠云雾,一时难以 回忆
厘清。
我
呼吸了好几次才将心神沉静,身体异状堪堪平复,此时此刻却又懊悔于
触读了这
秽之物,若非娘亲与我相隔东西,无法准确感应气机变化,恐怕已被
那双玉手掌毙。
思及此处,我心有余悸,慌忙将薄薄的书册藏在床脚处,转而思考这对
贼
师徒的祸事。
此时我已大致明白,
贼,就是想对
子做书上这些
秽行为的
,而不管
她们是否心甘
愿,仅此一条,便已是罪该万死!
他们竟然还 妄想对娘亲......
忽而,脑海中出现了娘亲模糊的仙体,姿容如沐,风
逸韵,却似乎变成了
书上的姿势,赤
着被压在身下, 肆意......
「啪!」柳子霄,怎么能对娘亲如此亵渎!?
我赶紧给了自己一
掌,
恨自己一时没能抑制住心猿意马,竟亵渎了娘亲,
这岂是
子所为?
我咬牙切齿,恼怒非常,都是这对
贼师徒,说些污言秽语,教此
书邪典,
让我犯下罪孽
重之错事,必须让他们付出代价!
今
见闻对我冲击甚大,不啻于平地惊雷,饶是武者具有凝神静气的本领,
但依然难以控制纷
无章的思绪,教我一时辗转反侧,直到月至中天才得
眠。
次
醒来,我惊觉自己居然有些
晕脑胀,自我学会凝神静气、采练元炁以
来,这还尚属初次。
待洗漱完毕之后,收敛异态,我走出西厢,在 庭院中来到吐纳呼吸数个来回,
才走到正厅堂门,平静踏
。
娘亲如往常一般,身着白袍常服,静静地坐在餐桌前,挽袖食羹,素手如霜
枝振雪,优雅自然。
「娘亲,早。」我如往常一样问安,待娘亲淡淡地点
之后,便安坐对面,
目光不敢稍加于那仙躯,唯恐绮念
发而被责罚。
媛媛适时为我盛来一碗莲子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