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
大耳朵,平常
子像尊笑面佛,见了谁都会笑嘻嘻的面带春风、点
哈腰、
一副
才相。可是,一旦上面来
抓个什么中心工作,或者是来了个啥子「运动」,
他就会像变了个
似的,把他忙活、张罗的快要掉裤子了。在这种形势下,就会
跑红一阵子。他就会不学自通地,吹哨子、敲铜锣、传
开会。会场上带
呼喊
时髦的各种相关的革命
号,来造会场气氛。此外,还无偿地值夜班、看守坏
啦、为上级来的
烧水等等,十分得力。等到中心工作告一段落、运动也结束了,
他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他又是个好吃懒做、
占荤腥的游民散仙。
肖文礼见他一副
相,便说:「这几天,你又去哪上告啦?是又缺酒
钱了
吧!」「哪里哪里,我还告啥!上次肖区长你批的条子,我已领到了十元钱救济
款,还没花了呢!我是听别
说,你要结婚了,我想帮你张罗张罗,出点小力气
还是没有啥问题的!」「这没有影的话,你是从哪听说的?」肖文礼吃惊的问。
「哎呦喂!肖区长这婚姻大事咋能保住密呀。前些
子,我去清河镇二姑家串门,
听说的呗。谁都知道那个姓李的镇长嫁给了她的上司,区政府的肖区长你了。还
说,是你的房东李大山老婆给介绍成的,大伙都等着喝你俩的喜酒呢。」这小子
颠
颠的耍着小聪明说了一大套实嗑,不时地表现出他是灵通
士的样子。
「啊!结婚是早晚的事。但不是最近,你就耐心的等待喝喜酒吧!」肖文礼不冷
不热的回应他,然后继续向西走去。他无意理他,又不想伤了这种
的自尊,这
种
最好不要去招惹他。
那年代的男
结婚,还没有法律的约束。百姓间的婚事,都是按祖辈传下来
习俗来
办,在当地习俗一般都是男子在十七岁、
子十六岁以上,便由一方家
长托媒
上门求婚。求成后不久,男方家在适当时机找个「先生」给掐算个
子,
大摆酒席招待四邻、八方亲戚。只要村民公认,便是合法夫妻。离婚时,只要有
男方给出一张「休书」即可。双方再婚时,仅凭此书便可以另行结婚。否则,便
被四邻认为是「通
」、「
鞋」关系。
有身份的
或者是官方
士,要结婚的前题是十分严格的;男
双方必须向
所在的单位、机关管
事的部门打报告,经过审查批准后有一纸公文为凭,方可
为「合法」婚姻。也不用大
大办,有条件的,去照相馆合个影,然后约几个要
好的同事、朋友、友
等,再加上双方的直系亲属,在新房里喝茶水、嗑瓜子、
吸香烟、吃喜糖、说些贺喜的话,祝贺他们新婚愉快、幸福美满、早生贵子等等。
直到一九五三年春,中央政府才颁布第一部「婚姻法」。
半个月后的一天上午,肖文礼、李玉芳两
在县城新民照相馆照完了结婚像,
返回了泉水区。俩
刚进秘书室,便被黄秘书给推了出来,并一直推到机关大会
议室里。早就等在这里的全体区机关
部,呼喊着祝福的
号、鼓掌声如雷贯耳。
黄秘书把早就备好的香烟、瓜子、喜糖、水果摆上了长条桌上,又把泡好的茶水
端了上来。因为区委郝书记在县里开会,婚礼便由副区长何礼银主持。区
部们
的这一举动,把肖文礼、李玉芳当场给整蒙圈了。他们俩原本不想在近
办婚礼,
更不想在机关单位办。他们是准备在五一劳动节时,利用休息
、再请几天假回
李玉芳在农村的老家,按当地风俗办一次婚礼。现在,面对一片好心
所策划的
「惊喜」,也只能认了。
次
早晨,肖文礼、李玉芳夫
从镇招待所的临时「
房」起床后,简单洗
漱完毕又吃了早饭,肖文礼便去了办公室。李玉芳也跟他到了办公室的宿舍,将
他积攒多
的脏衣服、袜子、褥单等,清理出一大堆,抱到招待所去清洗。黄秘
书不知道此时肖文礼正在农业办公室了解
况,便跑到招待所喊肖区长去接听县
里来的电话。李玉芳听说是县里来的电话,知道是有
况,便同黄秘书又回到政
府办公房子找肖文礼。肖文礼接听电话后,告诉李玉芳,县委办李主任通知,让
肖文礼明
上午九点钟,县委书记文武斌在办公室与他谈话。
在县委文书记办公室,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江伟涛陪谈。文武斌书记就是肖
文礼当年在部队时的团政委,多年的上下级关系,让肖文礼放松了许多,没有紧
张
绪,谈话也很直白。文武斌书记直奔主题,当场宣布了;郝一群调到县档案
局任局长,肖文礼任泉水区委书记兼任区长;副区长项东方任区委副书记;庄家
旺任副区长。二是县委认为太平河村的「两条腿」走路,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
社、互助组的做法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县当前农村实际
况的,因此,县委对你
的工作是满意的、方法、路子是肯定的。近
,县里将派出相关部门组成的强有
力量的联合工作组,进驻太平河村总结经验,适时召开现场会,在全县加以推广。
你们区里要全力配合工作组的各方面工作,安排好食宿、提供尽可能的方便。三
是考虑到,你与李玉芳婚后生活会有诸多不便,决定调李玉芳到县
联任副主任。
没有多少文化的肖文礼,听完文书记的宣布和谈话后,激动万分。满肚子的
感激话不知从哪说,满脑子的想法啥都说不出来。憋得他立马站立起来,两腿立
正、右手五指并拢举在
间,「啪」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高喊:「保证完
成任务」!江部长见状不仅哈哈大笑起来。文书记是军
出身,当然知道肖文礼
这种动作的真实含义,而江部长觉得肖文礼有些另类。
大山里的春天来得有些晚。在辽南以及关里各地,现已是槐花飘香、蝉鸣于
枝的初夏景象。而这大山里的桃花、梨花、杏花、金达莱花才像羞颜半开的少
,
绽开红唇
腮、笑迎蜂蝶。真所谓「
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尽管
如此,春天还是来了。终于姗姗来到这仿佛被世
遗忘了的辽北大地,来到了大
青顶子山脉下的泉水地域。
一夜间,
不知鬼不觉,桃花红遍了南山北沟、梨花白了半山坡。一树树、
一片片,远远望去,在艳阳薄雾中,红似晚霞、白似浮云,美丽极了、好看极了。
在北部的山脉中,野猪出没虎豹潜踪,那狭长的松树坡总是
森森的,像一个凶
神恶煞的面孔让
望而却步;这时,也仿佛突然转憎为喜,变得枝青叶翠,郁郁
葱葱异常鲜活。树叶一青一黄就一年,一转眼肖文礼在区委书记的任上,已经工
作三年整了。三年来,他带领全区三乡一镇的广大
部、群众,真抓实
、埋
苦
,从当年的互助组、初级社模式的农业生产结构,又加速飞跃到全县的高级
农业社行列。肖文礼也从一个军
出身的硬汉子,变成了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
年轻领导
部。
三年来,肖文礼的家庭成员又多了一双儿
。长子肖武、三岁;长
肖文,
两岁。这俩孩子全都由姥姥看护着,这时的李玉芳又怀着第三胎,已经七个月身
孕的她仍然坚持每天到县
联去上班。这三年,县、区、乡镇也都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首先是县里有了汽车,成立了小车班。六台苏式52嘎斯吉普车,齐整整
的摆放在大院,十分气派。再也见不到当年那些马匹了,经济形势大有好转。泉
水区政府也由县里拨发下来一台捷克205型七
座的中吉普,而且是前后加力
那种车,非常方便山区道路使用。三乡一镇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各乡镇都安上了
二十门的
换机、村村都通上了电话。乡镇都成立了广播放大站、建立了卫生院、
畜牧站、组建了中学、中心小学校。乡镇机关在编
部还都配备一台「永久」牌
自行车,方便下乡使用。这些硬件的配备,大大的提高了机关
部的积极
和工
作效率。
1955年春,肖文礼带领全区各级
部响应县委号召,积极学习、贯彻、
宣讲XXX《关于农村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掀起了,进一步巩固壮大高级农业
社的高
。有了明确统一的文件
神,肖文礼
劲十足,信心倍增。他不断的学
习各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一年,全国实行了「义务兵役制」。
泉水区政府及时组织广大适龄青年学习这部建国以来第一部兵役法,又到附近驻
军举办军民联谊活动,年底超额完成了当年的征兵任务,受到县委文书记在不同
场合的多次表扬。有一次,在县直机关
部大会上,文书记讲话时,特意说:
「泉水区的那个肖文礼,虽然没有文化,尽管大家都喊他是大老粗,我看他的几
项工作摆布的很细嘛!很有
脑、工作思路很清晰嘛!在全县也是前几名呀!谁
说他粗哇?在座的到有不少『细
部』,回顾一下你的工作咋样?敢和肖文礼比
试吗?——」从此,肖文礼在全县是名声大振、风光无限。
当年十月,肖文礼的第三个孩子,也就是次子肖章出生了,这是一九五五年
十月。他的战友跟他开玩笑说,你一年一个孩,可够丰产的呀!你老婆是铁
还
是机器
呀!他却笑着回话:「——XXX不是说了吗,中国的
是伟大的
力资源,必须要挖掘这种资源。为我们的事业出工出力——
尽其才,地尽其利
——!」他表示还会生四胎的。
一九五八年九月五
——九月二十
,新华县在上级指示下,将全县98个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为9个
民公社。合并后,
简了大批的区、乡镇
部,
全部实现了
民公社化。近几年来,全县各级
部和广大
民群众,先后经过了
《婚姻法》、《义务兵役制》、《整X》、《肃反》、《三反、五反》、《关于
合作化问题》等活动、运动的教育,尤其是开展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和麻
雀)讲卫生运动、《整X整社》活动和开展的《大鸣大放、反右派》的斗争,即
锻炼了
部的领导水平,也提高了
民群众的
X
国的凝聚力。因此,在实行
民公社化的活动中,各项合并工作十分顺利。本着「大公无私、立X为公」的
思想,泉水区也被撤销。紧接着,全国
的全民大炼钢铁活动、东北地区的「秋
翻地」高
也铺天盖地、风起云涌、势不可挡,在辽北省各地,瞬间掀起了一
高过一
的运动高
。
撤区并社,一夜间的时差,肖文礼被县委一张白纸上的油印黑字,给调到了
南屯镇。他发扬部队上的雷厉风行作风,背上了用了多年的军被、挎包、水壶,
骑上自行车,行程九十多里山路、来到了九个乡镇之一的——南屯镇,任镇委书
记。
现在的南屯镇,是由原来的四个乡、一个镇合并的镇府机构,直接隶属县里。
南屯镇是一个丘陵地带,西部是半山区地理环境。北部地接县城新华镇42公里,
有一条乡间公路绕行远方。南屯镇气候适宜,具有
照充足、热量及无霜期均衡、
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凉、四季分明的特点。全镇四周山峦叠嶂、中间丘陵起伏。
山地面积65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2% 、地形为东北、西南、中部高,西北、
东南较低,牤牛河两岸为开阔地。全镇总耕地面积10,5949亩、山林面积
34,5万亩。全镇52个生产大队297个生产小队,现有
74,482
。镇政府所在地南屯大队,有汽车通往县城,每天跑一个来回。生产队的主要
农作物是玉米、高粱、大豆、谷子,也有少量的水稻。镇办企业有
蔘场、香菇
园、木耳基地、养猪场等。
民公社化后,实行的体制是「三级所有(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
队为基础」。集体出劳务,记工分模式,秋后统一核算出分值,然后现金兑现分
配给个
。从过去的单一农户、组为单位的生产体制转型为集体化的,统一分配
劳务、统一计划种植作物、统一管理生产资料、统一分配收益的「大帮哄」的计
划经济时代。基本上实现了
有饭吃,
有活
,啥都不用管、队长说了算。
部的编制出现极不稳定状态。「八品芝麻官」在合并前,各区、乡镇趋于
饱和,合并中大量削减,合并后工作一段发现
员严重不足。随着革命形势的不
断发展,各公社X委、政府与对上级部门的业务对
单位越来越多。正式在编
部严重超负荷工作,各项工作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此,各地政府都采取了招
聘「半工半农」的
部,也叫「亦工亦农」
员,上班顶岗。具体做法是从各生
产大队选拔年轻、身体好「根红苗壮」、未婚、有初、高中文化并具有一定特长
的十八岁——三十岁以下的优秀
才,经贫下中农推荐、大队X支部审查、公社
管理委员会批准、最后由公社X委任命才能到公社机关上班。这些
,实行的是
部管理,半脱产,即在公社机关工作六个月,每月工资25,80元;然后再
回到原籍的户
所在地生产小队,参加半年的体力劳动,享受社员待遇一律挣工
分。由生产队管理六个月。有的地方,对此种
部的称谓不同,也有叫做「亦工
亦农」
部的。无论怎样,就是没有任何
,任何机关有个说法会何时转正、是
否给编制。尽管如此,广大农村青年还都是可望不可及,望梅止渴,渴望能跳出
「农门」有个出
之
。绞尽脑汁、投亲靠友做梦都想当「半脱产」
部。
肖文礼与镇长项东方最
疼的是,原有的四个乡镇,在编制内的
部合计是
83
,除去一、二把手都调出外,还余4个副书记、12个副乡长、4个
大
副主席、4个武装部长。这些个副科级以上的领导
部,占着编制数,但是领导
编制却严重超编。本来是2个副书记、4个副乡长、1个
大副主席、1个武装
部长是正常编制,也是完全可以开展工作的。现在是领导太多、
浮于事。县里
迟迟没有态度,肖文礼多次请示组织部尽快调整,但就不见下文。实行公社化后,
又新增设了多个对
的镇政府机构,对县里各业务单位如:扫除文盲实行业余教
育,(设业教助理)、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设文化站长)、机关账目分类,
(设会计)、抓治安防范,(设公安特派员),成立了共青团委、
联合会,
又得配团书记、
联主任各一
。这些仅是机关内设机构,并且还在不断的增设。
而在社镇直属机关,扩增的机构、部门就更多了,如:广播放大站、农业站、种
子站、水利所、畜牧站、农机站、林业站、粮油供应站、卫生院、中、小学校;
哪个部门少者三、五
,多者十几到二十多
。大部分都是以农代
或者是代课
老师、民办教师这些
来充实、顶岗。这就给镇里在管理
部工作上,带来了不
少工作量和难度。这些
的
格、脾气、素质各不相同。
让他们更加有压力、有难度是全民大炼钢铁运动。这是一项硬指标,是上级
带有战略
的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全局
的中心工作。全镇广泛发动了学校的师
生、员工,农村广大社员群众、镇直机关
部,凡是有活动能力的男
老少,一
律上阵齐参展。体力好的男
到山上找铁矿石;
儿童在村子里翻找
铜烂铁。
各地都以村、屯、单位为主,土法上马搭建炼铁炉具,四处冒烟炼钢铁。这就是
当年极具有一定
国色彩的「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
民公社)运动。
无论是谁,凡是不拥护、不参加、不响应的
,就会被扣上「右派分子」的帽子。
然后被有组织的进行批斗、游大街,定为反革命分子受到管制,被施行无产阶级
专政。
广大
民群众的劳动热
,
国热
空前高涨。满怀激
战斗在大炼钢铁第
一线。他们用革命的大无畏
神,战天斗地夺高产,炼好铁出好钢,
夜夜炼
铁忙。
们在广播、
号、标语的鼓舞下、在红旗如海歌如
的推动下,自觉的
把上级的各项指示化为自己的行动。纷纷把自家祖上传下来的
铜烂铁、旧锅、
铁车部件、铁锹铁镐、三齿钩子、二齿耙子、
铁通、旧水筲等,凡是与铁、钢
能沾上边的东西,全都无偿捐献出来。由各种各样的小高炉进行炼铁。
与此同时,秋翻地的高
也同步进行。这就是「大跃进」的年代的步伐、数
度。当时的
号是:「跨黄河,过长江,赶美国超英国!」全民
的秋翻地,
号是「
挖一锹土,一亩顶二亩!」那年代,最时兴的就是喊
号、贴标语、
红旗。不知是哪个文
,他的脑袋瓜子就是好使,不管啥时候、啥运动,他都会
整出若
条的
号、标语来,这些个东西,把
们弄的个个像吃了
神鸦片似的,
浑身上下有使不出来的力量,
发力十足。上级怎么说,下面的
就会毫不打折
扣的去做、去执行、去完成。现实的
景真的体现了
民公社好的无限生机和力
量。劳动之余,田间地
乃至出工、收工的路上,青年男
社员都会
不自禁的
唱出:公社是个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儿啊,藤儿牵着那个瓜
啦,藤儿越壮,瓜儿越大,藤儿越肥瓜越甜——。
这
都朗朗上
的时髦歌声。在当时,
们的唯一希望就是集体富裕,以
社为家。在那一片片秋收后的农田里,红旗似海,歌儿如
。各种样式的标语牌
林立,各色的彩旗迎风飘舞,各地不同
音的
号声发自肺腑的
发出来,广播
喇叭一个劲的播发着表扬稿件;什么张老三连续挖地一上午不歇着;——李老四
舍小家为大家,把家里的两把铁锹全部捐出来给了挖地大军使用;——王二麻子
挖地累的掉了裤子;——高老五小队长累的嘴起泡、腿打摽、尿黄尿、睡不着觉、
半夜起炕嗷嗷叫——。尽其鼓动优势,给参战的群众以
神食粮、打气、充电,
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
们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锹、镐,一米远一个
,
排着长长的一字队形,
墙似的一锹一锹将熟土翻下去,将生土翻上来。官方称;
这就是换土。好处是秋翻地能使病虫害冻死;二是松一下土,能增加粮食产量的
幅度。当时,有一个老农说,这么翻得土地,生土翻上来了,地发凉,庄稼肯定
减产。结果他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在批斗中群
激愤,不知被谁将其肋
骨给打折了三根。多年后的科学论断和实践证明,这老农的说法是对的。然而,
给他平反是不可能的,为啥?你明白。像这种事,时有发生,很是平常。最常喊
的
号是,
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场秋翻地运动,规模广泛、声势之大,在全县历史上罕见。县直机关各单
位、各社、镇、各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公社直属机关各部门,停产停工和停课。
无论男
老少,上到柱棍的、下到懂事儿的,能参战的去前线、不能参战的搞宣
传。做到
出力,个个受教育。见面说话离不开「秋翻地」、吃饭睡觉想着
「秋翻地」,一切为了「秋翻地」。一直折腾了十五天才息鼓收兵。在运动中,
各群团组织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和应有的作用,
联合会为配合X的中心工
作,成立了「半边天战斗队」、镇团委成立了「青年突击队」、武装部组织基
民兵成立了「敢死队」、镇教委组织中小学文艺骨
,成立了演出队为「一炼一
挖」运动大军开展战地汇演,卫生院的医护
员组织了「战地救护队」服务在第
一线。
们的思想、行动空前的高度统一。
肖书记的这种带有军事色彩的地方活动,
受同是军
出身的县委文书记高
调肯定和推广。全县现场会在这里隆重召开,肖书记说:「大炼钢铁、大搞秋翻
地这两项运动,上级明确要求,必需
发动广大的
民群众积极参加。充分调
动他们的主观能动
,发挥他们的巨大能量和潜力,全民齐上阵
争先锋,为
夺取这两项运动的最后胜利,南屯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肖文礼同志,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是不可否认的。他工作认真负责,
敢于创新,落实县委决议、号召,态度坚决、行动果断、硕果辉煌!是值得全县
各级
部认真学习的。
紧接着,上级又下来新的指示,要大搞一次
部与群众「鱼水关系」的再教
育活动。各级政府的
部要
农村,与广大的贫下中农群众实行「同吃、同住、
同劳动」三同活动。响应伟大领袖XXX的号召:「——
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
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民,只有
民才是创造世界历
史的动力——。」。肖书记、项镇长经过一番研究,将全镇分成四大片(按地理
方位),一般
部包生产队、副职领导包生产大队、X委成员的副职领导包片。
规定,每个
部每月驻村二十天以上,特殊业务、会议
况除外。要求下乡
部
一律自带被褥、洗漱用品、简单换洗衣服、药品等。一律吃派饭,每
每顿
四
两粮票一角钱
民币。
正式的国家
部吃的是「皇粮」,凭着粮食供应簿到粮店就可以支取粮票。
而那些「亦工亦农」半脱产的
部,麻烦事就太多了。为了换取粮票,先从家里
把皮粮拉倒十几里外的粮库去检斤、验等级、化验水分、开票、皮粮换算细粮、
最后才可以拿到地方粮票。还得在机关财会处预支当月的工资,再到供销社柜台
兑换零钱。
4。
全镇机关
部、镇直属机关
部合计129名,编制内的95
,以农代
34
。肖书记以前期的「
神食粮」为动力,抽调80% 的
部投放到一线生
产大队、小队去「三同」。这样,全镇每个小队基本都有一名镇
部在同
民群
众搞「三同」。镇机关只留秘书、财会两
守摊、接听电话、处理业务。镇直机
关也只留一
看家,应付业务。这样做,既可以给他们压担子、又可以出工作效
率,也锻炼了
部们的工作能力。更突出的落实了上级提出的「多快好省」的建
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
肖书记经过半个多月的工作实践,经过与生产队社员座谈,广大社员一致叫
好,反映强烈。这更加激起了他的信心,他
感当初的抉择是对
的、及时的、
正确的,更是完全必要的。他决定总结一下这段工作,写个材料,报县委。可苦
于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只能求助包村
部、
主任姜小兰。可是,姜小兰听说
后表示:「肖书记呀,虽然我是中专毕业生,可是我学的是医学护理的呀,哪会
写啥材料。要不这样吧,跟中学联系一下,借调一位语文老师来写,啥事都解决
了不是!」她眉飞色舞的看着肖书记。「哈哈——,我这脑袋,真臭啊,我咋就
没有想到这个方面上呐!」肖文礼说。
二十二岁的姜小兰,从县
事局分配到镇机关工作已有一年时间了。她中专
毕业、未婚,长相普通不超群,父母都在乡下务农。她这次下乡包队,是由项镇
长统一分配的与肖书记俩
包龙滩大队。因肖书记常去县、或回镇开会多,所以,
基本上都是姜小兰一
在顶岗包点。她年轻、
格外向,有朝气又很随和,当地
的贫下中农都很喜欢她。
镇中学的语文组老师有三个。是东北师大还有四平师院的毕业生,都是参加
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骨
。校长接到电话后,不敢慢待,想到这是镇委书记的钦
差,又是学校的脸面大事。便把仨
中最优秀的东师大毕业生、语文组长李文友
派到了肖书记包村的龙滩大队。经一番自我介绍后,肖书记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要
求,并在时间上要求两天内写完材料,做到能一次
上报到县委。又嘱咐大队书
记给李老师安排最好的食宿、召开各阶层的不同类型会议、座谈、走访等,凡是
李老师需要的事,一律开绿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说起这个大队书记武安阳,的确算得上南屯镇的一个
物。论家庭出身、个
成分,他比贫下中农还苦、还低
一等——雇农出身。贫下中农只算是半无产
者,黄金无假,他武安阳是个十足成色的无产阶级。历次运动,怎么审查「五服
三代」,他连父母都没有出处。他不知何年何月从何处,又被何
把他弄到了这
南屯镇。更不用查他的爷爷、爷爷的爹了。很自然的就没有三叔二大伯、七大姑、
八大姨了。他的政治历史清白、社会关系不复杂,真乃是「小葱拌豆腐,一青二
白。」在当时,那是最香的香饽饽,可靠的可以上天、可以出国。可惜的是;驾
飞机他没有文化、出国他又不认识洋文,听不懂外语,连国语说的还磕磕
。
他常常悔恨自己命不好,出生在旧社会,从小就蹲
庙、住祠堂长大。土地改革
那年,才二十多岁的他,在南屯镇北山的寺庙里打锣,已近五年多的时间了。他
在寺庙里打杂、跑腿学舌、烧茶倒水、扫院子、打柴护院等。每天看着长老们的
脸色行事,颇为苦心费力。当然也少不了挨些莫名其妙的冷
掌,遭遇一些突如
其来的明拳暗脚,受些皮
之苦。他在翻身农民诉苦大会上,声泪具下的控诉:
「嚼的是泪水饭、喝的是苦胆汤、脑壳被
家当做木鱼敲、脖颈给
家当做板凳
坐,穷的十七,八岁时,
裤子还露出半个
蛋子,想上吊都找不到一根绳子。
当年,武安阳被工作队定为了「土改积极分子」。本来,依据他的条件,完
全可以出息成一个穿制服、
袋上
金笔的「同志'' 的。但是,这个刚从
下
翻身做了
上
的武安阳,没有经受住考验,在阶级立场这块光洁瓦亮、照的能
见
影的大理石台面上跌了一跤。土改工作队派他到本镇一户逃亡地主家,去看
守浮财,他却失足落水,一
栽进了象牙床,与逃亡地主遗弃的小姨太如鱼得水。
仿佛这才尝到了」翻身「的滋味,先前,对小姨太这流
儿正眼都从来不敢看一
眼,如今却被自己占有、取乐、尽兴儿。他的这种」翻身「观,当然是不被
民
政府的政策所允许的,工作队的纪律更是禁止的,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那个姨太
太因为向」土改积极分子「使」美
计「,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武安阳的」土改
积极分子「也失去了升格为」同志「的美好前程。否则,武安阳今天可就不是大
队书记了,起码也是个坐吉普车、管几十万
的县团级了呢。
武安阳在工作队面前痛哭流泪,自己掌嘴
子,打的两边嘴角都流出了血。
工作队念及他苦大仇
,悔过恳切,才保住了他的雇农成分、「土改积极分子」
的身份。「胜利果实」还是给他分得了相同的份额。他分得了四季的衣裤、全套
的被褥、两亩旱田地、一亩水田地,还分得了镇街正面的两间红砖瓦房。他唯独
忘记了,要求也应当分给他些农具和耕牛。当时,他是乐癫痫了,脑子被驴踢了!
分得了这些胜利果实,武安阳高兴的几天几夜都闭不上嘴,合不上眼。他以
为是在做梦,做着毫无边际的富贵梦。接着又眼花缭
晕了
,竟生出一种最不
景气、最无出息的想法;他姓武的如今得着了这些浮产,就是睡着吃现成的、餐
餐都有荤腥、顿顿喝上二两,把这房子一卖,也够活上十年八年的了。如今XX
X领导有方,
民政府神通广大,新社会前程无量,按照工作队同志大力宣传的
文件、材料来判断推算,过上个十年八年,就建设成了社会主义、进
共产主义
了呢!到那时,吃公家的、穿公家的、住公家的、要公家的何乐而不为呢!连自
己这百十斤的瘦
型的身子,指不定也是公家的了。他每当想到新社会有如此这
般的美妙,就高兴的手足舞蹈,乐不可支。
常言道:「攒钱好比金挑土,花钱好比
淘沙。」「坐吃山空」。几年
子
混下来,武安山媳
没讨上一个,分得的果实被他变卖的所剩无几。又现出土改
翻身前穷酸
落相来,每当他看到另一些跟他一样当「土改积极分子」的翻身户,
几年里都出息大了。他们买了耕牛、家产、盖了新房、娶了新娘、生了儿
。全
家老少穿戴刷刷新、
子过得红红火火,使他格外眼红。他天天盼着有朝一
,
又来一次新的土地改革,又可分到一次新的胜利果实。「妈啦
的,要是一旦老
子掌了权,当了政,就他妈个
的一年划一回成分;一年搞一回土改,一年分一
回浮产。还必须首先把李先旺家的二姑娘弄家来睡了,生米给她做成熟饭——。
躺在
席片上的他,双手托着
、美滋滋的想着谁该划为地主、谁该划为富农、
谁又该划为贫下中农。自己呢?当然是」农会主席「!除了老子胜任,妈的,谁
还够这个资格!」当然,他自己也知道,这是穷开心,闹着玩呗!
想当年成立互助组、合作社时,大家都知道武安阳好吃懒做,不会
农活,
因此,谁都不愿收留他。直到有了高级合作社,他才有了社员的资格。农业社有
主任、副主任、委员等,下属有不少的生产队。指不定啥时间就开会,总得有个
跑腿学个舌、派个差。这就需要用个出身好、政治可靠、嘴勤腿快的
来担任。
武安阳这才又生逢其时、适得其位,有了用武之地。从此,也算上庙里的一根
,
有风时,也会摇摆几下。
武安阳为
处世还有另一面,就是肯在街坊邻居中走动、帮忙。镇上
家,
除了「五类分子」外,无论谁家的孩子满月酒、老
过大寿、男婚
嫁、红、白
喜事,他总是不请自到。协助东家办理力所能及的事
,并不索取报酬。他张张
罗罗忙着借东西、搬桌椅、尽心尽力、废寝忘食、别无所图,只是图个热热闹闹,
然后混个吃喝。就是平常
子,谁家杀个猪、宰个羊他也最肯帮忙打个下手儿;
和泥起灶台、架锅烧开水、刮毛洗肠子啦、跑腿买酒、烟、打酱油等等。因此、
无形中他在村里有了一个特殊身份:「南屯镇百姓的『公差』
」。
他除了在镇上有些「
缘」,还颇得领导「上心」。他一个单身汉住着两间
分得的砖瓦房。房东间是两铺对面的火炕,相当宽敞。因而,大凡县里、区里下
来吃「派饭」的工作同志,一般都愿意来他这房里歇息。这样一来,武安阳就结
识了一些县里、区里的各级
部。这些
部们下乡,都最讲究无产阶级感
。他
们看到武安阳土改翻身后,乃至于解放都六、七年了,连老婆都娶不起。依然是
锅烂灶,炕上还是
席子、滚了包的
棉被发出难闻的气味。又回到了贫雇农
的状态,让
部们十分同
、十分难受。于是,每年冬季下拨的救济款、每年春
夏之
、青黄不接时的救济粮,整个南屯镇救济对象,
一名常常是武安阳。而
且每隔一段时间他还会领到,救济棉衣、棉被啥的!好像
革命、搞斗争,就是
为着武安阳们啊。武安阳的好运来了,真是山不转水转。年底,他莫名其妙的被
工作队选走,参加县里组织的「忆苦思甜」讲用团。到全县各乡镇巡回讲演,三
个月回来后的武安阳,大可不比从前了,让
刮目相看。整个
像变了一样,
发理得十分规整,脸也洗的不像从前那么黑,脸上的
好像多了一层,一套八层
新的黑色中山服穿在身上,显得气派十足,一双黄布帮的胶鞋套在脚上挺合适,
连说话也比以前「顺溜」多了。可是,一层不变的还是他的那个「德行」,虚
脑、滑了吧唧的「德行」。
武安阳十分傲慢的把X员介绍信,往镇长办公桌上一摊,让王镇长吃惊不小。
他心里说,这小子他妈的是走了红运了。几
不见真是刮目相看,忙说:「好哇,
武安阳你可给咱南屯镇添大彩了,出去才三个月就
了X,真是不简单啊!」。
「谢谢镇长夸奖,都是组织培养教育的好,我个
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
小子外出三个月巡回讲演,经过培训、实际
练、熟能成巧。后期,武安阳又多
次参加各种运动、渐渐成熟起来。两年前,镇委为了加强龙滩大队班子建设,将
老书记劝退,特派武安阳到龙滩大队任X支部书记。他从此算是走了狗屎运!
不愧为是东师大的高材生。李老师两天多一点时间,便把材料写完、工整的
抄了一份
给肖书记。并请肖书记提出修改意见,肖书记明知自己那点水,能把
这50多页的材料全看一遍,如同上战场。但又碍于面子,便说:「谢谢李老师,
辛苦啦!这材料我得利用晚上时间看,白天忙于工作,你先回学校吧!听我的电
话。」李老师松了一
气,骑上那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回学校
差去了。
很会办事的姜小兰,知道肖书记不识几个字,审查这材料等于难为他了。想
说吧又怕产生误解,便巧妙地说:「肖书记,您一天忙工作很劳累,不如我来念
材料、你听,凡是有需要修改地方,你就说出来,我把内容记准确了,再找李老
师改改。您看行不?」她胆怯的瞅着肖书记的脸,生怕他突然发火或节外生枝出
点什么意外。因为,这几句话有点小瞧镇委书记的嫌疑,弄不好会受处分的。
「哈哈!小姜同志,你真是机灵呀!你是知道我这点水平的,那念过书呀!
让我说说讲讲还真是不打怵,要是让我提笔写字,嗨——!比拿枪杆还沉呦!这
一辈子我认了,就是个大老粗啦!要我跟纸笔打
道,浑身难受,脑瓜子疼,伤
都会发炎。」「哪有那么严重,过去的大好时光,你们都在战场上度过了。错
过了念书识字的机会,不能太悲观,能把工作搞上去就行呗!管它粗细
什么。」
姜小兰见肖书记没有发火、自有苦衷,便安慰说。
听了姜小兰用了一个小时左右,把材料念完了。肖书记十分兴奋的说:「好、
好、好呀!一个字都不用动,写得太好了。就跟县委文书记讲话的调子是一样的,
听起来真有派呀!」姜小兰也觉得读起来挺顺溜的、用词得当语句亲切,所举的
例子也都是龙潭大队发生过得事,也没跑题。肖书记让小姜连夜抄写留存一份,
另一份邮寄给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