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http://www.ltxs520.info,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622章 在哪里?

第622章 在哪里?(1 / 2)www.ltxsdz.com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丑陋的中国人 仙园农庄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 绝世武神 大学门卫老董 乱伦大杂烩 【女儿吟系列】之欲求(下)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被豢养的罂粟(爸爸哥哥,不要了) 《制服下的名器》(珍藏全本13章)

天气慢慢转凉,宣府镇的百姓,都相继换上了秋冬衣裳。龙腾小说网 Ltxsfb.com

从宣府镇城到万全右卫新开堡官道上,此时走着二百多辆各式的独车与板车等,推车的,都是各色年纪的民夫,一个小吏,协同两个后勤司的官兵押运。

路面新修平整,虽然车辆上满载各类沉重的辎重物资等,但民夫们推车走路却不觉吃力,傍晚时分,车队便到达目的地,新开堡附近一个暖铺。

因为处于运送前线辎重要地,此处已经变得极为热闹,暖铺周边,还聚集了众多的骡马车队,从新开堡北上,需要翻越野狐岭,力难行,唯有使用骡马车辆。

押运的小吏名叫刘可第,原是保安州五堡一个攒典,王斗任东路参将后,路内掀起一投奔幕府的流,刘可第也与堡内几个小吏随了大流,因为他颇通算术,所以不久后调到后勤司任事,此后一直了下来。

虽然相比以前,贪污的机会大大减少,但不克扣月粮,得好有奖金,各项福利众多,对要求不高的刘可第来说,对目前的生活,他还是满意的。

而且王斗也不禁止幕府官将家属经商,吃着稳定的公家饭,高看一眼同时,还有各类的进项,典型的便是保安州城典吏周厚仁,开了蜂窝煤厂,又开铁钉厂,财源滚滚,在吏员圈内闻名遐迩。

刘可第虽远远不如周厚仁,但也有在几个厂坊内投分红。进富裕的生活行列,对眼前的生活,就更珍惜了。

该批辎重押送到,他不敢怠慢,立时到库房割,战争起后,沿途一些驿站暖铺纷纷扩建仓库,并由后勤司统一调度,并在各驿站增派吏员。

此时该暖铺仓房负责的却是一个名叫林光官的司吏,与刘可第一样。同样出身五堡。当年同批进靖边军体系,二良好。

看到刘可第,他脸上露出笑容,拱手起身:“贤弟来了。一路辛劳。还请稍待。待你我割完这批军资,为兄再为贤弟接风洗尘,把酒言欢。”

“好。”

刘可第含笑还礼。军资割,非同小可,幕府做事,一向责任明确到,出了事,倒霉的是自己,二再好,林光官也不可能为之搭上他的饭碗,谨慎是必然。

对照货物货单细细清点接,随同仓库一些吏员,好一阵子忙碌,最终林光官确认无误,签了回执,二才松了气。

而那些站在一旁的民夫则兴奋起来,要发钱发粮了。

因为辎重营主要支援塞外西线战事,所以镇内后方辎重运送,王斗决定发动民众。

根据宣府镇参战支差条例,凡宣府镇民众者,年十六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身无残疾之男子,均可参与出差,他们的待遇供给,包食宿,每还有米一升,铜圆一个,或一合之粮票。

对民夫随身牲畜的供给,规定,驴每八斤,料米一斤四两,牛每十五斤,料米二斤,骡马每十五斤,料米二斤,每计工,可完成任务后立时支给。

也可屡计支给,出多少差,发给多少工票,以资凭证,定期算帐,视差夫自己需要,连续支差两个月者,还奖励鞋子一双。

这个条例,极大鼓舞了民众热,参与支差之络绎不绝,王斗还特别强调,对君子喻于义,对小民,则要喻于利,给钱要痛快,为避免舞弊,支钱时,皆有镇抚司官吏坐镇。

“发钱粮了!”

他们高兴说着,个个手上拿着一种竹签,这是他们任务完成的凭证,验收完就给,也有竹签有所不同。

待遇供给,这有明确规定,当然,建立在各运货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否则空车跑一趟,也要支钱?

不过有拼命之,相同的独车,载的货物超额的,所以就可多拿半倍,或一倍的工钱粮。

他们排队领取,支钱给粮,仓库有专门的吏员负责,钱箱上尽是闪亮的铜圆银圆,还有花花绿绿的粮票,旁边又有粮桶,装米的斗也是标准份额,不是那种做了手脚的斗量。

一边有一个镇抚司官员淡淡坐着喝茶,他虽然只看着不说话,但也给一吏员极大压力,不敢动什么花样。

众民夫高兴的领取自己工钱,起初他们还担忧官家说的好听,最后却不能兑现,但在第一次支差后,一切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很多跑了一趟又一趟。

当然,虽有屡计支给形式,对很多民夫来说,感觉不靠谱,还是每支取,落袋为安为妙。

大部分,也是选择米与铜圆,很少拿粮票,这也是这些多是外来员,非汉籍的缘故。

宣府镇汉籍一样广泛发动起来,显然他们看不上这种力推运,小打小闹赚些苦力钱的方式,他们组建的是骡马车队,或以商行等形式进行,那运力才叫一个大。

终于事办完,有专门员将这些民夫领下去食宿休息,暖铺旁虽然各类饭馆客栈云集,但他们哪舍得花钱?只有那些汉籍员,才住客栈,不睡那种大通铺。

刘可第、林光官等也轻松下来,今算完了,又过了一天,都悠闲坐着说笑,他们年岁大了,也不指望升迁,能保持现在的生活,就心满意足了。

大明吏之四等,攒典、司吏、典吏、令吏,然就算到了令吏,仍然是不流的小官,且升迁极难,就算在幕府体系内,因为竟争jilie,升迁同样不容易,他们更不想争。安安稳稳过子就算了。

他们代表靖边军体系内保守的,不思进取的一个群体,但就算这些,在外看来也是极为难得,曾有游历士子感慨言道:“余宣镇来,但见役吏严整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尽职,宛若古之良吏也。”

……

小小宣府镇,可以支持庞大的塞外征战。让世惊疑。

国大而虚。难以调集民力物力,是此时通病,然整个宣府镇却似乎随之而动,这种有效运转的体系力量。在外看来难以理解。

庞大军需出供给。牵涉到复杂的数学运用。然后勤司却管得井井有条,宣府出良吏,成为许多共识。

也因为发动民众。出塞大军,西征大军,粮物资才能源源不断供给,毕竟数万军队,如果正常供应食物,每天吃的喝的都不是小数目,更不说还有别的种种类类辎重。

出征在外,因粮问题失败的军队不知有多少,为了粮,各类随营员,运送辎重员,有时他们数目甚至超过作战军队总数。

便如当年西班牙军队围攻尼德兰的贝亨奥普佐姆时,被围城镇中的一位卡尔文派牧师说道:“从没见过这样小的一个躯体却拖着这么长的一条尾……这么小的军队却带着这么多大车、行李马、驽马、随军小贩、仆、孩子和一批乌合之众,他们的数目远远超过了军队本身。”

当然,这场战争,对许多商家富户来说,也是一个发战争财的机会。

通往塞外的道路上,一辆辆车马装载物资,只是向兴和所等处汇集,队伍夜不绝,塞外云集的军队与商民,好像一个庞然大物,不断吞噬自己需要的东西,蜂窝煤就是其中一项。

王斗早在提倡少砍树木多用煤,不言整个宣镇本身需求量大,就是出塞大军与商队,每需要的蜂窝煤就是海量,很多明的就看到机会……

清晨,一辆马车沿着乡道,到达山边一座蜂窝煤厂前停了下来。

“夫,到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穿越到异世界的大叔得到了配种大叔的称号 穿书后主角们为我打起来了 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 穿书后主角与我双宿双飞 重生八零:被最猛硬汉掐腰宠 真不是故意想红的 穿成痴傻炮灰后我逆袭成团宠 快穿之鱼忧生存性爱之旅 两不厌 清穿之大佬五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