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废物……”听到轰炸效果不大的消息,丘吉尔悻悻然地骂了几句,然后又不理波特尔上将,只管问布鲁克,“你凭什么判断德军不会在那里登陆?”
“如果是多佛尔或朴茨茅夫登陆,完全用不着费尽心机从地中海调兵,德国
直接把部队推到低地国家再上船就够了。”布鲁克耐心解释道,“我担心他们去打冰岛或
尔兰。”
“你也赞同尼米茨的分析?”
“阁下,美国
分析不无道理,假如没有舰队协防冰岛,靠岛上那8万多部队、几百架飞机能拦得住德军登陆?还是您认为6万吊儿郎当的美军加2万多的我军能顶得住5万如狼似虎的德军?”
丘吉尔无语,他很想骂一顿布鲁克长他
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论点,但又知道这是实
冰岛上的
况英国
民不清楚,英国高层难道还不清楚美国
是什么德行么?“我们这边的意大利
”就是这些高层率先喊出来的。
可就算这样,英国
也不能把美军赶走,相反还要捏着鼻子欢迎美国
来,说美国
的好话,大肆渲染英美友谊如果美军不来,冰岛就要大英帝国自己防守,所需物资、装备也要英国自己想办法解决,大不列颠目前本土都自顾不暇,哪有余力去背冰岛这个包袱?自然只能忍痛推给美国土豪包养,连冰岛驻军司令官都换成了美国
,2万多英军也听命于冰岛司令部指挥。
丘吉尔
知:冰岛位置十分重要,正好卡住英加航线的关键,由不得不重视,一旦冰岛沦陷,不敢说英加航线100%沦陷,至少损失率要上升到80%以上。现在50%的损失率美国
已大叫吃不消,80%的话基本就可以宣告完蛋了。
布鲁克最后说了他的担忧之处:“除冰岛外,我特别担心德国
在
尔兰登陆,
尔兰
目前对我们可不太友善,而希特勒一直在放风拉拢
尔兰
。”
众
以为然:在霍夫曼阐述的欧盟构想中,明确表示北
尔兰是
尔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不列颠占据北
尔兰完全是殖民统治行径,这种错误应该得到纠正。这让
尔兰上下欢欣鼓舞,在
神上已把自己当做轴心国一员,也让英美进一步拉拢
尔兰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无论英美,谁都不敢明确许诺将北
尔兰
给
尔兰
。
实际上在欧战
发后
两年,德国与
尔兰的关系非常奇怪,德军认为
尔兰迟早会被英国所利用,所以不但派遣轰炸机在
尔兰的四座城市投下炸弹,还两次空袭了都柏林,事后又拒绝道歉这让霍夫曼对第三帝国的脑残行径表示务必愤慨,要知道历史上希特勒自杀后,只有
尔兰总理埃蒙-德瓦勒拉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去大使馆进行了吊唁,这样一个妥妥的铁杆盟友不赶紧拉拢难道还指望获得英国
的谅解么?
后来在不列颠之战失败后,第三帝国才重新审视与
尔兰的关系炸了对方几次后
尔兰
也没怎么样,于是私下表示了道歉,并试图缓和关系。
而
尔兰在面临德国军事风险时还面临英国的压力和制裁,因为欧战
发前
尔兰政府明令禁止任何英国战舰、潜水艇和飞机进
尔兰境内,气急败坏的丘吉尔撤消了对
尔兰的海上保护并并发动了经济战,还大幅度缩减了对
尔兰的食品输出,理由英国自己也不够,并暗中阻止
尔兰同他国海上贸易
尔兰的粮食供应一直存在问题,之所以
尔兰
不喜欢英国
,就是因为当初席卷全国的大饥荒让
尔兰死了太多
。
这时候德国重新想拉拢
尔兰,许诺提供物资和武器装备协助
尔兰抵御英国压力,并自告奋勇地表示可以派兵,但珍珠港事变又打断了这一进程,美国同意向
尔兰提供武器装备、食物和一切工业原料,
承诺支持
尔兰结束分裂,条件是向美国军舰开放港
进行补给,德瓦勒拉虽不
愿,但鉴于英美掌握海权而德国无能为力时他无法拒绝。到1942年,
尔兰成为欧洲最奇怪的国家,虽然心向德国,但因内外
困而不得不为英美提供便利,同时又与英国
恶。
霍夫曼很快通过欧盟阐述改变了这种局势,并以实际行动击
了种种传言谓元首一直在等待英德合作的传言,他决心要把
尔兰拉到自己这边来。
ps:哈哈,只欠一章加更了,月票们赶紧跟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