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听了好几天,有一天,在高速公路休息站,她们又提起这事,我憋不住了,反问:“你们真认为这种条件的男生好找吗?”
四个
生居然异
同声地笑道:“当然不容易。”然后,其中一个就指着另一
说:“像×××现在的男朋友,就跟她说的条件相反。”
接着有
附和:“可不是吗?她希望高的,可是她男朋友很矮;她希望男朋友体贴,可是她男朋友根本是大男
主义……”
话没说完,那被说的
生开
了:“
不到是一回事,总可以希望一下吧!”一翻白眼。“你们看看,哪个
生后来嫁的
,能跟她当年想的一样?只怕还多半相反。我妈还说她希望找个没近视眼的丈夫呢,结果,我爸比谁近视都
,害我遗传他们两个,七岁就戴眼镜。”
一下子飞回我的大学时代。大二那年,我在师大的校园里“摆摊子”,招收“师大写作分会”的会员。有个戴着太阳眼镜的
生过来对我一笑,我没认出来,对她礼貌
地回笑了一下。隔不久,她又过来了,摘下眼镜,再对我一笑,我想起来了,是以前一块儿接受电台访问的
生。
于是,我请她
会。她高高兴兴地缴了会费,而且立刻摇身一变,帮着我摆摊子,拉新会员。妙的是,我摆了半天,只招到她一个
。她居然一下子就帮我拉了好多,因为她认识的
多,好像路过的同学,有三分之一她都叫得出名字。那些被认出的男生尤其乖,没说两句就成为了新会员。
她去上课了,留下我继续摆摊子,旁边一个师大昆仑社的社长过来跟我聊天。
“那帮你拉会员的
生是谁?”他问。
“是我新招的会员。”
“这
生好厉害,
游那么广阔。将来谁娶她,谁倒霉。”
“对对对!”我说,“是厉害!是厉害!”
一晃眼,三十年过去了。
我再没见过那昆仑社的社长,但是我老婆早撂下话:
“如果有一天他来我们家吃饭,我一定在他的饭里多加把盐。”
因为我后来把他说的话告诉了那
生。那
生后来又成了我老婆。
自从前两天,我的那位老同学叫我小心外面的坏男生。我最近在餐桌上就发现,十岁的
儿果然提到不少我陌生的名字。我开始有紧张,但是,我也告诉自己,如果有一天,
儿
了男朋友,管她怎么骂,我最好都少说话。我也最好少批评儿子的
朋友。我不希望将来饭里多一把盐。
儿对父亲的
,不是任何其他男
能够取代的。她们可以不说,但总是藏在心底。而且可能像酒一般,愈藏愈醇,愈藏愈美,愈老愈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