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了赎身的心思。她寻了个机会,在与韩大娘做针线时,看似不经意地提及
婢们赎身需要多少银钱。
韩大娘道:“官中定了规矩的,若
仆们要赎身的,要向主家付买进时身价银子的五至十倍才能脱离
籍。如今买一个丫鬟大概也就十两银子,若是死契就是十五两,若要赎身也得五十到一百多两银子左右罢。”
晓妍心一沉,原来竟得那么多钱,看来要凑够身价银子很不易,难怪很少为
的
能赎身。
韩大娘有些奇怪而探究地扫了她几眼道:“莫非你想赎身?我劝你还是及早打消了这心思罢,旁眼看来,任四公子待你是很好的,你休做那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只手里有了钱就不愿意伺候主
了,还想着做小姐、夫

不成?我是最厌那种有了钱就忘了主家的,自以为发达了,主家原来的好一概都抛在了脑后,也不想想若不是主家的恩惠,一个
才哪里来那么些钱?
再说了,我虽长住在淮阳,也听我们家夫
生前说过。侯府待下
是很好的,发给下
们一个月的月钱,比外边小有家财的
家一个月挣的还多,多少
挤
想进侯府都没门路呢,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你家若有钱,又怎会将你卖了?你又哪里凑的身价银子?就算你真赎了身,终究是做过
的,这世上有一等
,就算是个正经
孩儿,做过
的也一样不肯娶,或是娶了也看得低
一等,还不如等着主家开恩,放出去配个门当户对的
家,不比你自己瞎闯的好?”
晓妍被她说得怔了一会,望着韩大娘不解、怀疑而有些轻视的目光,勉强笑道:“我不过是好奇问问罢了,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韩大娘收回了目光,淡淡道:“这话以后还是别轻易说了,若听在主家的耳里,没得让
凉了心,对你又有什么好的?”
晓妍陪笑道:“是,晓妍不懂规矩,谢大娘指。”转了话题聊起了其他的事
。
心下暗叹了
气,韩大娘一些终身侍奉主家的忠仆思想她虽敬,却不太认同,相对来说,她更
自由。也许是自私吧,但这也许也算是现代留在她心里的烙印。但韩大娘说的其他理由,也挺在理的,很实际。因此,她只能暂时打消了赎身的念
。
因水路是不经过永宁郡的,任茗歉意地告诉她,她这次北上是没办法回家去见爹娘了。
晓妍有些黯然,这次北上都城后,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见到爹娘、哥嫂和两个可
的弟妹了。
还有,家里的境况怎么样了?她离开县衙那么久,家里肯定很担心的罢?
幸好任茗也告诉她,他认识有
能替她捎些东西回家,让晓妍心里安慰了一些,写了一封信,又将自己的月钱、赏赐等银两凑成一包,让
带了回家给爹娘。
一路无话,半个月后,船抵达了都城。
收拾了行李准备下船,李大娘又将丫鬟们教训了一遍,吩咐一定要小心谨慎。循规蹈矩,侯府比不得萧府随意自在,丢了自己的脸面便是丟了萧府的脸面,定莫让侯府的
看轻了去。
“若是出了差错,丢了脸面,仔细你们的皮!”李大娘声色俱厉地喝出这句话时,不仅可岚、可棋萧瑟了一下,一脸怯意地应了,就连晓妍,也被她这一声断喝震得心里微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