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生死由来一样
,豆萁燃豆并根生,存亡姊妹能相念,可笑阋墙亲弟兄。
话说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侍御李十一郎,名行修,妻王氏夫
,乃是江西
廉使王仲舒
,贞懿贤淑,行修敬之如宾。王夫
有个幼妹,端妍聪慧,夫
极
他,常领他在身边鞠养,连行修也十分
他,如自家养的一般,一
,行修在
族
处赴婚礼喜筵,就在这家歇宿。晚间忽做一梦,梦见自身再娶夫
,灯下把
新
认看,不是别
,正是王夫
的幼妹。猛然惊觉,心里甚是不快活。
到天
明,连忙归家。进得门来,只见王夫
清早已起身了,闷坐着将手频频拭泪。行
修问着不答,行修便问家
道:“夫
为何如此?”家
辈齐道:“今早当厨老
在厨下自说,五更
做一梦,梦见相公再娶王家小娘子。夫
知道了,恐怕自
身有甚山高水低,所以悲哭了一早起了。”行修听罢,毛骨耸然,惊出一身冷汗,
想道:“如何与我所梦正合?”他两个是恩
夫妻,心下十分不乐。只得勉强劝
谕夫
道:“此老
颠颠倒倒,是个愚懵之
,其梦何足凭准!”
里虽如此说,
心下因是两梦不约而同,终久有些疑惑。
只见隔不多
,夫
生出病来,累医不效,两月而亡。行修哭得死而复苏。
书报岳父王公,王公举家悲恸。因不忍断了行修亲谊,回书还答,便有把幼
续
婚之意。行修伤悼正极,不忍说起这事,坚意回绝了岳父,于时有个卫秘书卫随,
最能广识天下奇
,见李行修如此思念夫
,突然对他说道:“侍御怀想亡夫
如此
重,莫不要见他么?”行修道:“一死永别,如何能勾再见?”秘书道:
“侍御若要见亡夫
,何不去问稠桑王老?”行修道:“王老是何
?”秘书道:
“不必说
,侍御只牢牢记着稠桑王老四字,少不得有相会之处。”行修见说得
作怪,切切记之于心。
过了两三年,王公幼
越长成了,王公思念亡
,要与行修续亲,屡次着
来说。行修不忍背了亡夫
,只是不从。此后,除授东台御史,奉诏出关,行次
稠桑驿。驿馆中先有敕使住下了,只得讨个官房歇宿,那店名就叫做稠桑店。行
修听得“稠桑”二字,触着便自上心,想道:“莫不甚么王老正在此处?”正要
跟寻间,只听得街上
嚷。行修走到店门边一看,只见一伙
团团围住一个老
者,你扯我扯,你问我问,缠得一个
昏眼暗。行修问店主
道:“这些
何故
如此?”主
道:“这个老儿姓王,是个希奇的
,善谈禄命,乡里
敬他如神,
故此见他走过,就缠住他问祸福。”行修想着卫秘书之言,道:“元来果有此
。”
便叫店主
快请他到店相见,店主
见行修是个出差御史,不敢稽延,拨开
丛,
走进去扯住他道:“店中有个李御史李十一郎奉请。”众
见说是官府请,放开
围让他出来,一哄多散了。到店相见,行修见是个老
,不要他行礼,就把想念
亡妻,有卫秘书指引来求他的话,说了一遍,便道:“不知老翁果有奇术,能使
亡魂相见否?”老
道:“十一郎要见亡夫
,就是今夜罢了。”老
前走,叫
行修打发开了左右,引了他一路走
一个土山中。又升一个数丈的高坡,坡侧隐
隐见有个丛林。老
便住在路旁,对行修道:“十一郎可走去林下,高声呼‘妙
子’,必有
应。应了便说道:‘传语九娘子,今夜暂借妙子同看亡妻。’”行
修依言,走去林间呼着,果有
应,又依着前言说了。
少顷,一个十五六岁的
子走出来道:“九娘子差我随十一郎去。”说罢,
便折竹二枝,自跨了一枝,一枝与行修跨,跨上便同马一般快。行勾三四十里,
忽到一处,城阙壮丽,前经一大宫,宫前有门,
子道:“但循西廊,直北从南,
第二宫乃是贤夫
所居。”行修依言,趋至其处,果见十数年前一个死过的丫
出来拜迎,请行修坐下。夫
就走出来,涕泣相见。行修伸诉离恨,一把抱住不
放,却待要再讲欢会,王夫
不肯道:“今
与君幽显异途,
不愿如此贻妾之
患。若是不忘平
之好,但得纳小妹为婚,续此姻亲,妾心愿毕矣。所要相见,
只此奉托。”言罢,
子已在门外厉声催叫道:“李十一郎速出!”行修不敢停
留,含泪而出。
子依前与他跨了竹枝同行,到了旧处,只见老
枕一块石
,
眠着正睡。听得脚步响,晓得是行修到了,走起来问道:“可如意么?”行修道:
“幸已相会。”老
道:“须谢九娘子遣
相送。”行修依言,送妙子到林间,
高声称谢。回来问老
道:“此是何等
?”老
道:“此原上有灵应九子母祠
耳。”
老
复引行修到了店中,只见壁上灯盏荧荧,槽中马啖刍如故,仆夫等个个
熟睡。行修疑道做梦,却有老
尚在可证。老
当即辞行修而去。行修叹异了一
番,因念妻言谆恳,才把这段事
备细写与岳丈王公,从此遂续王氏之婚,恰应
前
之梦。正是:旧
婿为新
婿,大姨夫做小姨夫。
古来只有娥皇、
英姊妹两个,一同嫁了舜帝,其他姊妹亡故,不忍断亲,
续上小姨,乃是世间常事。从来没有个亡故的姊妹,怀此心愿,在地下撮合完成
好事的。今
小子先说此一段异事,见得
生只有这个
字至死不泯的。只为这
王夫
身子虽死,心中还念着亲夫恩
,又且妹子是他心上喜欢的,一
不能
忘,所以
中如此主张,了其心愿。这个还是做过夫
多时的,如此有
,未足
为怪。小子如今再说一个不曾做亲过的,只为不忘前盟,
中完了自己姻缘,又
替妹子连成婚事,怪怪奇奇,真真假假,说来好听。有诗为证:还魂从古有,借
体亦其常。谁摄生
魄?行将宿愿偿。
这本话文,乃是元朝大德年间扬州有个富
,姓吴,曾做防御使之职,
都
叫他做吴防御。住居春风楼侧,生有二
,一个叫名兴娘,一个叫名庆娘,庆娘
小兴娘两岁,多在襁褓之中。邻居有个崔使君,与防御往来甚厚。崔家有子,名
曰兴哥,与兴娘同年所生,崔公即求聘兴娘为子
,防御欣然相许,崔公以金凤
钗一只为聘礼。定盟之后,崔公合家多到远方为官去了。一去一十五年,竟无消
息回来。
此时兴娘已一十九岁,母亲见他年纪大了,对防御道:“崔家兴哥一去十五
年,不通音耗,今兴娘年已长成,岂可执守前说,错过他青春?”防御道:“一
言已定,千金不移。吾已许吾故
了,岂可因他无耗便欲食言?”那母亲终究是

家见识,见
儿年长无婚,眼中看不过意,
与防御絮聒,要另寻
家。
兴娘肚里,一心专盼崔生来到,再没有二三的意思,虽是亏得防御有正经,却看
见母亲说起激聒,便暗地恨命自哭。又恐怕父亲被母亲缠不过,一时更变起来,
心中长怀着忧虑,只愿崔家郎早来得一
也好。眼睛几望穿了,那里叫得崔家应?
看看饭食减少,生出病来,沉眠枕席,半载而亡,父母与妹及合家
等,多哭得
发昏章第十一。临
殓时,母亲手持崔家原聘这只金凤钗,抚尸哭道:“此是你
夫家之物,今你已死,我留之何益?见了徒增悲伤,与你戴了去罢!”就替他
在髻上,盖了棺。三
之后,抬去殡在郊外了。家里设个灵座,朝夕哭奠。
殡过两个月,崔生忽然来到,防御迎进问道:“郎君一向何处?尊父母平安
否?”崔生告诉道:“家父做了宣德府理官,没于任所,家母亦先亡了数年。小
婿在彼守丧,今已服除,完了殡葬之事,不远千里,特到府上来完前约。”防御
听罢,不觉吊下泪来道:“小
兴娘薄命,为思念郎君成病,于两月前饮恨而终,
已殡在郊外了。郎君便早到得半年,或者还不到得死的地步。今
来时,却无及
了。”说罢又哭。崔生虽是不曾认识兴娘,未免感伤起来。防御道:“小
殡事
虽行,灵位还在。郎君可到他席前看一番,也使他
魂晓得你来了。”噙着泪眼,
一手拽了崔生走进内房来,崔生抬
看时,但见:纸带飘摇,冥童绰约。飘摇纸
带,尽写着梵字金言;绰约冥童,对捧着银盆绣帨。一缕炉烟常袅,双台灯火微
荧。影神图画个绝色的佳
,白木牌写着新亡的长
。崔生看见了灵座,拜将下
去,防御拍着桌子大声道:“兴娘吾儿,你的丈夫来了!你灵魂不远,知道也未?”
说罢,放声大哭。合家见防御说得伤心,一齐号哭起来。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
生天,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哭罢,焚了些楮钱,就引崔生在灵位前拜
见了妈妈。妈妈兀自哽哽咽咽的,还了个半礼。防御同崔生出到堂前来,对他道:
“郎君父母既没,道途又远,今既来此,可便在吾家住宿。不要论到亲
,只是
故
之子,即同吾子。勿以兴娘没故,自同外
。”即令
替崔生搬将行李来,
收拾门侧一个小书房与他住下了,朝夕看待,十分亲热。
将及半月,正值清明节届。防御念兴娘新亡,合家到他冢上挂钱祭扫。此时
兴娘之妹庆娘已是十七岁,一同妈妈抬了轿,到姊姊坟上去了,只留崔生一个在
家中看守。大凡好
家
眷,出外稀少,到得时节
边,看见春光明媚,
不得
寻个事由来外边散心耍子。今
虽是到兴娘新坟上,心中怀着凄惨的,却是荒郊
野外,桃红柳绿,正是
眷们游耍去处。盘桓了一
,直到天色昏黑方才到家。
崔生步出门外等候,望见
轿二乘来了,走在门左迎接。前轿先进,后轿至前,
到生身边经过,只听得地下砖上铿的一声,却是轿中掉一件物事出来。崔生待轿
过了,急去拾起来看,乃是金凤钗一只,崔生知是闺中之物,急欲进去纳还,只
见中门已闭,元来防御合家在坟上辛苦了一
,又各带了些酒意,进得门,便把
来关了,收拾睡觉。崔生也晓得这个意思,不好去叫得门,且待明
未迟。
回到书房,把钗子放好在书箱中了,明烛独坐,思念婚事不成,只身孤苦,
寄迹
门,虽然相待如子婿一般,终非久计,不知如何是个结果。闷上心来,叹
了几声,上了床正要就枕,忽听得有
扣门响,崔生问道:“是那个?”不见回
言,崔生道是错听了,方要睡下去,又听得敲的毕毕剥剥。崔生高声又问,又不
见声响了。崔生心疑,坐在床沿,正要穿鞋到门边静听,只听得又敲响了,却只
不见则声。崔生忍耐不住,立起身来,幸得残灯未熄,重掭亮了拿在手里,开出
门来一看。灯却明亮,见得明白,乃是十七八岁一个美貌
子立在门外,看见门
开,即便褰起布帘走将进来。崔生大惊,吓得倒退了两步。那
子笑容可掬,低
声对生道:“郎君不认得妾耶?妾即兴娘之妹庆娘也。适才进门时,坠钗轿下,
故此乘夜来寻,郎君曾拾得否?”崔生见说是小姨,恭恭敬敬答应道:“适才娘
子乘轿在后,果然落钗在地,小生当时拾得,即欲奉还,见中门已闭,不敢惊动,
留待明
。今娘子亲寻至此,即当持献。”就在书箱取出,放在桌上道:“娘子
请拿了去。”
子出纤手来取钗,
在
上了,笑嘻嘻的对崔生道:“早知是郎
君拾得,妾亦不必乘夜来寻了。如今已是更阑时候,妾身出来了,不可复进。今
夜当借郎君枕席,侍寝一宵。”崔生大惊道:“娘子说那里话!令尊令堂待小生
如骨
,小生怎敢胡行,有污娘子清德?娘子请回步,誓不敢从命的。”
子道:
“如今合家睡熟,并无一个
知道的。何不趁此良宵,完成好事?你我悄悄往来,
亲上加亲,有何不可?”崔生道:“欲
不知,莫若勿为!虽承娘子美
,万一
后边有些风吹
动,被
发觉,不要说道无颜面见令尊,传将出去,小生如何做
得
成?不是把一生行止多坏了?”
子道:“如此良宵,又兼夜
,我既寂寥,
你亦冷落,难得这个机会,同在一个房中,也是一生缘分。且顾眼前好事,管甚
么发觉不发觉!况妾自能为郎君遮掩,不至败露,郎君休得疑虑,挫过了佳期。”
崔生见他言词娇媚,美艳非常,心里也禁不住动火,只是想着防御相待之厚,不
敢造次,好象个小儿放纸炮,真个又
又怕。却待依从,转了一念,又摇
道:
“做不得!做不得!”只得向
子哀求道:“娘子,看令姊兴娘之面,保全小生
行止罢!”
子见他再三不肯,自觉羞惭,忽然变了颜色,勃然大怒道:“吾父
以子侄之礼待你,留置书房,你乃敢于
夜诱我至此,将欲何为?我声张起来,
去告诉了父亲,当官告你,看你如何折辨?不到得轻易饶你!”声色俱厉。崔生
见他反跌一着,放刁起来,心里好生惧怕,想道:“果是老大的利害!如今既见
在我房中了,清浊难分,万一声张,被他一
咬定,从何分剖?不若且依从了他,
到还未见得即时败露,慢慢图个自全之策罢了。”正是:羝羊触藩,进退两难,
只得陪着笑,对
子道:“娘子休要声高,既承娘子美意,小生但凭娘子做主便
了。”
子见他依从,回嗔作喜道:“元来郎君恁地胆小的!”
崔生闭上了门,两个解衣就寝,有《西江月》为证:
旅馆羁身孤客,
闺皓齿韶容。合欢裁就两
浓,好对娇鸾雏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