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都没消息了,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忙些什么。
宁岁不由自主紧了紧指尖,看着篮球场微微有些出。
她的背包里带着谢屹忱的那件外套,可是还没想好要不要联系他,正好撞见一个还算比较熟的高中同学,说好久没见,要不一起吃个饭。
那就吃吧,同学叫崔娴,挺热
的,一张小嘴特别能扯闲篇,之前和胡珂尔关系不错。
她们就近在桃李园吃了饭,扒了几饭,崔娴说:“宝贝儿,咱们得快点,我一会儿要去上心理课。”
“心理课?”
崔娴嗯了声:“大一大二的必修通识课。还蛮水的,每天讲点有意思的案例,挺放松的。”
宁岁来了点兴趣:“有课程大纲吗?”
崔娴拿手机捣鼓了一阵:“发你微信了。”顿了下,热邀请道,“你晚上没事的话,要不和我一块儿去听听?”
宁岁瞄了一眼,今天要介绍的是mbt那些格测试,没怎么犹豫:“好,那我跟你去看看。”
上课地点在几百的大教室,她们俩到的时候已经
满为患,崔娴丝毫不着急,拿手机打了个电话,回
跟她抛了个媚眼:“搞定,我朋友帮咱们在中间占了位置。”
宁岁眨了下眼:“男生生啊?”
崔娴丝毫不遮掩,得意道:“我的crush。”
崔娴的crush是一个和她同系的学长,比她大一届,长得有点韩国偶像剧欧
那味道,单眼皮,很高,看到她们之后也很热
地招手:“这里这里!”
因为在中间几排的正中心,所以外面几个同学抱着书包很费力地挪出去,宁岁和崔娴一边道谢一边进去,好不容易坐下放好东西的时候,上课铃也打响了。
教室前后有两个门,前面那个门靠近大屏幕,最顶角边上有两个位置没,宁岁看教室里几乎座无虚席,乌压压的全是脑袋,就问:“这课很火啊,怎么还有空位?”
崔娴往那边看了眼,笑道:“靠前面太近了吧,不方便看屏幕。”
然后又不确定地说:“我看谢屹忱之前几次有坐那个位置,可能谁帮他留的。”
话音刚落,前面的门推开,打的男生手上拎着一袋m记的外卖,像道风一般气势浩
地冲了进来,后面的
则单肩斜背着包,脖子上挂着覆耳式耳机,步伐不紧不慢地跟着。
两几乎是压着最后一道铃坐进了那两个座位上,谢屹忱坐得靠里,哥们儿式地捶了下旁边挨着的男生的肩,对方很快收了占位用的本子和笔,转
笑着跟他们说了几句。
那个角落附近也有一些同学察觉到了动静看过去的,其中不乏生,抬
看了好几眼。
崔娴一副我就说嘛的语气:“哎,果然。”
顺势感叹道,“他真的很喜欢压点。”
说完没听到回答,侧眸发现宁岁抬着睫正往那处在看,眼睛都没眨一下。
崔娴以为她不认识对方:“哎你没见过谢屹忱吗?他是我们省状元,槐安的呀。”
宁岁轻应了声,低下开电脑:“你和他很熟吗?”
“还好吧,清大暑校加的好友。”台上老师已经开始讲了,崔娴也咬着笔去看今天的课堂内容,“后来出分后有流过几次,感觉他好厉害,但是
挺随和,一点儿架子都没有的。”
宁岁点点,也没说什么,开始听课。
“在讲mbt格之前,我想先讲讲亲密关系,你们都为
子
,也建立过友
,将来会碰到知心的
,步
婚姻的殿堂,将亲密关系传承下去。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其实很大程度上映
了你所拥有的
格。”
台上的老师妆容
致,气质温婉,看起来大概三四十岁左右,崔娴悄声跟宁岁说她其实已经快五十了:“嘿嘿,保养得好吧?这课上座率很高,就是因为大家
听姜教授说话,不急不躁的,在一定程度上能抚慰到同学们被内卷伤碎的心。”
姜教授娓娓道来:“说到亲密关系,不得不提四种依恋型格,安全型、回避型、痴迷型、恐惧型,
格的产生和我们所处的生长环境有关,往小了说就是原生家庭,往大了说还包括后天社会对我们的塑造。”
“这四种格,可以从两个维度划分。一,是否担心被抛弃;二,是否回避亲密。”
姜教授在黑板上画了横竖两条线,分成四个象限,两两组成不同的依恋型。
“安全型是最理想有保障的,坦率,乐观,从不忧虑,也不回避亲密,是值得信赖的伴侣。”
“痴迷型会害怕父母的抛弃,他们常常很快就进一段恋
,却又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举个例子,如果
没有及时回复自己的消息,他们可能会疯狂打电话找对方,希望密切地参与到对方生活中。但是这类
格的孩子们要注意了哦,这样结果往往并不如
所愿,伴侣可能会因为压力太大而离开。”
“说到回避型,他们不习惯依赖任何,总是很独立。这类
格的形成,往往是因为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对于自我诉求表达的回应,所以就习惯于将
感需求
压抑在内心,久而久之,也不再尝试向任何
表达。”
“在与回避型往的时候,你们可能会觉得他们忽冷忽热,反复无常,但是请注意,回避型
格并不是不渴望被
,而是内心
处不相信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那种形式的
,所以才表现得拒
于千里之外。”
讲到这里,前排有男生踊跃举手:“老师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姜教授笑着让他提问,男生很虎地站起来,咳了声,上来就说:“那个,我最近喜欢上了一个
孩……”
下面立马一阵起哄:“哇哦!”
上这课最有意思的就在这里,总是有社牛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室里很兴奋,哄哄闹闹,接耳的,弄得男生也有些不好意思。
姜教授挑了挑眉,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呢?”
男孩顿了顿,索红着脸一鼓作气:“就是她应该是回避型吧,我和她最近关系走得很近,感觉她好像对我也有好感,打篮球的时候还给我送过水。”
“但总是一阵一阵的,也谈不上您说的忽冷忽热吧,她没冷过,也不抗拒我亲近她,还主动跟我牵过手。”
“但我们见面的频率大概是一周一次,其余的时间要不是在忙,要不就有别的事儿,约不出来,但每次我想放弃的时候她又会来找我,还挺热的。”
男生说,“我不知道这种况应该怎么处理啊,反正我就觉得特别上
。”
教室里的同学还在闹,十月下旬的北京,外面还刮着呼啦啦的风,室内气氛却是越来越燥热。
姜教授推了下鼻梁上的眼镜,意味长道:“宝贝儿,你长点心眼吧。这不是回避型,这是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