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选啥?”方轶好的问道。更多小说 LTXSFB.cOm
“走!走路不用花钱,又比跑步轻松,无非是多喝点水。”王德友嘿嘿一笑。
“就是有点费鞋!”方轶补充道。
“哪怕啥,几十块一双的回力球鞋,一年买一双,不算啥。走了,回去活了。”聊聊天,王德友的心
舒畅了不少,说着起身向门外走去。
“老王啊,你可真够抠的。”方轶冲着他的背影笑骂道,片刻后他觉出了不对,老王这是拿自己当垃圾桶了!
……
周五下午的时候,团队在方轶的办公室召开内部研讨会,讨论孟广达承办的房云林故意杀案。
虽然所里有内部会议室,但是大家还是更习惯去方轶的办公室讨论案件,召开各种内部会议。
“方律师,冰箱里还有冰棍吗?这天太热了,出去一趟我至少减了一斤,这汗出的。”周颖一边擦着子虚乌有的汗水,一边打开了办公室墙角处的小冰箱。
这个小冰箱是周颖提议大家凑钱给方轶买的,说是给方轶买的,其实她和云乔用的次数最多,不过大家也受益,冰箱里从来不缺冷饮。
方轶一脸的鄙视:“我说不要冰箱,你们非要买,每次打开冰箱里面存的最多的就是你和云乔的东西。哎!要不我把冰箱折价卖给你算了。”
“那不合适。”周颖笑嘻嘻的往出拿着冰激凌,给大家分着。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还有不好意思的时候啊!”方轶差点被气笑了。
“我是说对我不合适!”周颖拿了一盒冰激凌放在了方轶的面前:“您想啊,冰箱放在您办公室,我不用花钱。搬我家去,我还得掏电费。”
“我去,合着你就为了省这点电费呗!”方轶无语了。
众憋着不敢笑,很痛苦。
“好了,开会。今天咱们谈论下孟律师的案子,老孟,你和宇文,谁给大家介绍下案?”方轶说完,拿起冰激凌,吃了起来。
众吃着冰激凌,望向孟广达师徒二
。
“我来介绍下案,被告
叫房云林,罪名是故意杀
罪……”宇文东放下冰激凌,起身来到白板前,开始介绍案
。
团队律师分析案子使用白板的习惯,从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带到了盛德律师事务所。白板是方轶掏钱买的。
“老孟,这个案子的争议点在哪?”待宇文东介绍完案后,方轶问道。
“这个案子的案并不复杂,在定罪方面没有争议,被告
构成故意杀
罪。但是在量刑上我有些拿不准。
在《刑法》中,被害过错属于量刑中的酌定
节,本案中,对于被害
顾传富(六子)因盗窃分赃不均,数次纠缠被告
索要赃款,并实施
力威胁,拿走钱物的行为,能否认定为过错,是本案量刑的关键。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虽然孟广达心里对案件的结果已经有了预判,但是关乎命,他觉得有必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云乔,你怎么看?”方轶看向坐在沙发上吃冰激凌的云乔。
“案我大概听明白了。被害
顾传富的行为属于过错行为,他在案发之前曾多次找被告
房云林要钱,并威胁不给钱就将房云林的全家杀掉,被告
房云林是在
身和财产受到双重威胁的
况才被迫将被害
杀害。
因此,被害的行为属于过错行为,房云林故意杀
有可原。所以我推测法院在量刑的时候,应该会考虑被害
的过错,很有可能会判被告
死缓。『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云乔停下手中的小勺子,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
第902章 被害过错的认定
“我觉得被害顾传富和被告
房云林对于案件的引发均有过错。
顾传富的行为虽然威胁了被告房云林的
身和财产安全,但前因是被告
房云林曾教唆未成年
参与盗窃。
当年二共同盗窃电缆时,被害
才十三岁,被害
死亡时才十六岁,被告
很有可能是看他年纪小好糊弄,所以才没给被害
分赃,我认为双方对引发该案均负有责任。被告
很有可能会被判死刑。”周颖咽下
中的冰激凌说道。
云乔和周颖有一样特别好,只要是团队内部讨论案子,不管对不对,二特别敢说,每次最先发言的基本上都是这二
,绝对不冷场。
在周颖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的机会,在大家没有发言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避免自己的思路被其他律师带歪,有利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完善自己的逻辑思维。
云乔的想法更简单,他觉得姐夫组织大家讨论问题,一定不能冷场,不管想没想好,一定要抛砖引玉,同时也可以验证下自己的想法,反正自己刚拿证,说错也不怕笑话。
“老宋,你怎么看?”方轶吃着冰激凌,看向拿着冰激凌若有所思的宋辉。
“我不这么认为。被害顾传富的行为不属于被害
过错。顾传富虽曾对被告
房云林的
身和财产实施侵犯,但前因是二
曾共同盗窃分赃不均,属于共同犯罪
为分赃引起的内讧。
顾传富为索要盗窃赃款而威胁、强拿财物的行为,缘于房云林占有二共同盗窃的赃款,所以不能认定为被害
过错,房云林亦因不具有任何法定或者酌定从轻
节,又系累犯,应依法从重处罚。我估计法院会判他死刑。”宋辉放下冰激凌说道。
“我同意宋律师的意见。”孟广达在表态的同时,习惯的捋了下
顶并不多的
发,这是他的标志
动作,也是自信的象征。
“嗯,这个案子是因为分赃不均导致的被告故意杀
,根源在于赃款,可赃款不是合法的财产,这应该不能算是被害
侵犯被告
的财产权益吧?”杜庸挠了挠
,显然还没想通透,不太确定。
“师父,您怎么看?”云乔在律所还是更习惯喊方轶师父,毕竟是工作场所,叫姐夫不合适。
“我同意老宋的意见,被害因盗窃分赃不均数次威胁被告
索要赃款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被害
过错。”方轶回道。
“是因为,被害追讨的是赃款吗?”周颖追问了一句。
“嗯。《刑法》意义上的被害过错,是指被害
出于故意,实施违背社会伦理或违反法律的行为,侵犯了被告
的合法权利或者正当利益,引发被告
实施犯罪或者激化加害行为危害程度的
形。
我记得《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对故意杀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
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
况。
杜律师,上次咱们讨论你办的一个死刑案子时,我记得咱们好像提到过这份纪要,你还有印象吗?”方轶看向杜庸。
“有印象。那个案子是被害有过错,故意挑事,被被告
用刀捅死,最后法院判的死缓。
我记得纪要中规定,对于被害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
有法定从轻处罚
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那个案子我就是利用的这份纪要,为被告
进行的辩护。
这份纪要第一次明确将被害过错引
刑事量刑体系,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对于故意杀
、故意伤害等互动
非常明显的刑事案件,被害
对案件引发或矛盾激化具有明显过错的,被告
的主观恶
相对较小,从而影响量刑,尤其是在可能适用死刑的案件中。”杜庸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