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舟府的知府大也开始募捐衣物。
黎荞在苍舟府有耕地,还派了贴身侍卫过来, 苍舟府的知府便也跟着效仿盛京善堂, 好为自己攒一波业绩。
世出英雄, 天灾试能力,圣上这些年的科考题全围绕着各种天灾转悠, 现在, 似乎天灾真的来了, 那此时不表现什么时候表现?
必须稳住府内的局势, 好教圣上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
不然的话,圣上这十多年培养出来的科考才,说不定会顶替他的位置。
这不是不可能啊。
天下士子被圣上折磨了十多年,对各种天灾早就烂熟于心了,别说是进士了,就是新考中的举,都有一定的救灾治灾能力。
那么多嗷嗷等着做官,他们这些身在官位的
若是不好好
,那随时都能被圣上给踢开。
圣上提拔才不走寻常路,喜欢让良才、能
跳级升官。
看看黎大。
看看明总督。
羡慕啊!
平城距离盛京较远,这一波低温对平城的影响不如盛京那边大。
但庄丰收想到上次京的经历,不由忧心。
盛京虽是京都,但底层百姓的子也不好过,盛京都这样了,更何况是其他地方的底层百姓。
他让庄武敲着铜锣,号召村子里的到村
的柳树下开大会,等家家户户都来了
,他说出了他的目的:
谁家若是有用不着的旧棉衣棉被,可以捐出来。
不过,平城百姓用不上这些衣物,募捐来的衣物会送到外地去。
具体送到哪儿,待他给黎荞写信,征询黎荞的意见之后再做决定。
一说此事要征询黎荞的意见,三柳村的村甚是积极,其实吧,以三柳村众
的省吃俭用,哪怕这会儿家中有上千两银子的积蓄,那很多
也舍不得捐衣物。
毕竟三柳村富起来的子太短,从黎荞洗心革面算起,今年也不过第十年。
除了这十年内出生的小娃娃,余下的村谁没吃过苦?
不少老更是经历过前朝末年的战
,节俭两字刻在了他们骨子里,虽是旧衣物,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何必捐给别
?
可现在黎荞陶竹在盛京建了善堂。
黎荞陶竹在为底层百姓募捐,甚至夫夫俩自掏腰包收购棉花。
他们身为黎大的根,不能丢黎大
的脸,这一次必须捐!
于是村回家,将从前那些打着补丁或穿了多年洗的发白但一直没舍得扔的旧棉衣翻了出来,就连黎春桃等黎家
,也没捐太好的衣物。
一方面是舍不得。
另一方面,按照他们的思维,这些衣服挺好的,不不烂,洗的
净净,还能再穿好几年。他们捐助的对象是缺衣服的穷苦
家,穷苦
家还讲究什么?
若是他们快要冻死时有给他们捐这样的衣服,那他们肯定感恩戴德。
庄丰收也是这个思路,有衣服穿就行了,不用讲究那么多,因此庄家捐的也是不穿的旧衣物。
三柳村村的行径,引起附近村子的关注。
这是在行善啊,而且,看三柳村村捐的衣服,附近村子的村
也捐得起。
于是,陆陆续续的,附近村子也有给庄丰收送来了旧棉衣旧被褥。
这事儿极快传到了县城,王掌柜毫不犹豫,立马也将家中用不着的旧衣物捐了出来。
其他也跟着捐,好的捐不起,但差的棉衣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
当平城这边忙着捐衣物时,盛京这边,边城传来了消息。
胡又南下了,但只是小规模的骚扰,边城那边的兵力完全可以碾压。
但盛鸿觉得不妙,这冬天才过一半呢,真正的寒冬腊月还没有到来,就胡的生存条件,今年肯定还会进犯边城。
他又调了五千兵过去,还有一系列的御寒物资,好平衡边城的物价,免得
心不稳。
高志远快要被气死了。
圣上好有钱啊!
一次又一次的调兵,而且,还自掏腰包运送来了柴木炭棉衣米面等物资,将整个边城打造的犹如堡垒一般坚固。
这种况下,胡
别说是攻
边城打到盛京了,胡
连六皇子都杀不了!
若是胡杀不了六皇子,那他颠颠的跑到边城不就白忙活了吗?
气死!
不过,就算是六皇子真的来了,他一时间也没寻着好的主意……因为他只知道六皇子是死在了明年,具体哪一天死的,以什么方式死的,他根本不知。
但正是因为不知,所以他来了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