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寒门和世家依然是敌对的关系。哪怕暂时示好,只怕对方也不相信。不会甘愿让寒门先登上高位的。
这个谢来就捡便宜了。
此命真好啊。一开始就是被当做棋子培养起来,抗衡寒门和世家的。结果能成长到如今的地位。
这谢来在民间的威望是很高。如果不是绝境,谁也不想和他拼命,只能捏着鼻子应了。
不过幸好这执政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不会让他当一辈子。
谢来自己对这个位置也是当仁不让的。他要第—个坐上这个位置,然后利用自己开国的威势,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在这种时代,开国期间是最适合进行制定制度和改革的。到了后期,就很难了。不管他再如何推进历史进程。很多东西还是刻在这个时代的的骨子里的。比如固执。守祖宗之法之类。
后面的没有大的功劳,很难动摇前
的规定。
这个新皇登基的第—个新年就在各方势力紧密的商议中结束。
对于很多来说这是—个热闹喜庆的新年,对于知
者来说,这是期盼着快点过去的新年。
新年刚过,登基才不过三月的新皇就下了一道震惊天下的诏书。
诏书的内容是,她登基前后,翻阅古今史书。没有不灭的皇朝,没有永远的太平。每次皇朝更替,天下户减半。民生疾苦。再看如今大虞,国势早已
渐没落,亏得众位大臣力挽狂澜。她
感这天下非一
能治,也非一家之天下。这天下是天下
之天下,一家之帝皇不能给这天下带来永久的和平,反而会养出许多压在百姓
上如山岳一般重的皇子皇孙。
再观远古历史,古之贤王都是通过禅让制,挑选贤能而产生。因此才有几位远古圣王的贤名流传至今。可见禅让才是最适合挑选明君的制度。
既然如此,何不恢复古之贤者制度,推举贤能之辈,治理天下。
从今而后,帝制不存。
这诏书早已拟定封存,提前送去各地,在约定的子里,由专
同一天就张贴出来。
因此,几乎是同一天,全天下都看到了这封惊天动地,前无古
后,大概也后无来者的诏书。
这可不仅仅是退位啊,这是要废除帝制。
从今以后就没有皇帝了?
有开始恐慌起来了,这个天下没有皇帝了,会不会打仗啊。
听老们讲,只要没有皇帝,就会冒出来很多
抢着当皇帝。天下就大
了。
很多都会死去。这样的太平
子就没了。
哪怕百姓们识字了,心里还是有这种恐慌。纷纷往家里跑去,和家里商量以后该怎么办。
会不会突然冒出一个出来,拉着他们上战场?
好些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先跑去山里躲着了。等风
过去再出来。
连虞都这边一些不知的文武大臣们都恐慌了,家里
都慌忙的到处打听消息。不让家里
出门。准备着是跑路呢,还是赶紧站队。
他们甚至猜测是哪边准备坐那个位置了?
之前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但凡是让皇帝退位之前,不都该有权臣先在朝堂上面说一不二吗?
谢来虽然也是个权臣,可没看出来他有多嚣张啊。顶多就是欺负一下他们这些臣子们。
就在众慌张的时候,风
出来了,确实要改制了。
这是皇族和世家,寒门,谢来他们商议好的。名为和平改制。
似乎一切早已商定好的。
三后大朝会,皇帝当朝烧毁身上的龙袍,然后走出大殿。但是并没有搬离皇宫。
作为最后一位帝皇,她可以一直居住在皇宫中。只不过从她下一代开始,就不能再居住了。
紧接着,谢来站出来,宣读和平改制的文书。
规定了国号为华。后大虞正式更名为华国。
废除皇帝制度,建立执政为首,议政大臣为辅的政治制度。
除此之外,议政大臣除了可以进议政殿议政之外,并不居住于皇宫当中。而是以虞都之前建立的避暑宫为官邸。
这也是将执政与皇权分割的安排。
皇宫的魅力太大了,住进去,很容易让觉得自己是当皇帝的。所以还是住别的地方吧。
但是要建立执政的威严,府邸也不能差,另外建设又劳民伤财。因此行宫稍微改一下就好。
在宣布了国号制度之外,又选取了六位议政大臣。这些议政大臣都是老臣。比如云太傅,比如司马丞相,以及一些曾经担任过六部职位的老臣。目前担任六部的则没有选上。连谢来都没有参与。
六位议政大臣基本上也被寒门和世家的占了。
紧接着投票选取第一位执政。
结果显然意见,让大臣们都看傻眼了。他们刚还在想不明白为何谢来什么都没得到呢。结果就来这么一个大的。
两边分了议政大臣的位置,他直接就是第一位执政了。
不过想到刚刚提到的执政受到的限制,大家都觉得谢来这个执政是被寒门好世家架空的。
在经过‘正式’的选举后,谢来执政的身份直接确定下来。
既然都是臣子,不存在君臣。那么从此以后,也不需要行跪拜之礼。只需要拱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