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公呼吸粗重询问,“这幅画你是哪里来的?画技很是特殊,画中雪山又在何处?”
“此画乃学生夫郎所做,画中雪山名大堰岭,在京城十里处。”
俞州只以为甄公是因为画作出色起了才之心,才多此一问,老实回答。
甄公闻言,眼中闪过欣喜,赶紧追问,
“你夫郎多大?他画技和谁学的?是京城士吗?老夫瞧这大堰岭画得很是惟妙惟肖。”
“回山长,我夫郎今年十八,并非京城士,画中雪山是他听行商描述所作,山长妙赞了……至于夫郎画技,幼时岳母教导,后来看书所学。”
画中雪山自然是乔楠前世跟着升迁的县令府去京城时见过的景象,而画技确实是乔母教的。
当初乔母以前是京城大户千金的贴身丫鬟,跟着受过这时代的高等教育,画作功底上比县城的读书强,让儿子学画作时,索
就亲自上阵了。
但有些话不能实话实说,俞州便只能改编一下。
结果不曾想甄公听后,正中下怀,简直喜上眉梢。
当年宫月桂,正是最擅画技,且画技独特,这幅《千里雪山图》的笔锋,简直同出一脉!
第43章 府城书院
甄公乃当世鸿学大儒,最擅长的是礼学,但于书画一道也是其中大家。
对于这般的来说,想要从画作的笔锋、调色、布局等等地方,判断出作画之
是否认识,又是哪个流派的,其实并不困难。
更别说当年的宫月桂,是甄氏后君身边的得力大宫
,甄公是见过的,当时看月桂有些画作天赋,还因惜才指点过一二。
甄公不能确定乔楠是否就是他们要找的,但能够确定,乔母十有八九就是当年的宫
月桂!
让俞州退下后,甄公立马就去找李承巍,打算将消息告诉对方。
而李承巍这边,也得到了小厮夙清的回禀,双方见面将消息互通后,对心中猜测更加肯定了几分。
“马上去临江县,到底是不是,找到月桂就能确定!”
李承巍当即决定去临江县见乔母。
甄公赞同此番提议,宫月桂是关键,他们胡
调查,不如找到月桂再说。
打定主意,将行踪遮掩好,当天晚上,李承巍就带着贴身小厮夙清,悄悄地快马加鞭赶往临江县城。
……
临江县城。
乔家。
自从乔楠陪着俞州去了府城书院后,乔母心里每天就很不得劲儿。
整个都有些无
打采,只有剩下两个儿子在夫子那里读完书后,休息陪她说话吃饭时,
才能好些。
乔父从铺子忙完生意回来,看见乔母又在院子里唉声叹气,不由走过去关心,“秀芝,又在想楠哥儿了?”
“是啊,那孩子一直在我身边,冷不丁的看不着了,还真不太习惯。”
乔母有些惆怅感叹。
尽管乔楠不是她生的,但却是她亲自带大的,这么多年过去,亲不亲生有什么区别?
更别提孩子从小就玉雪可,又聪明贴心,小时候吃块糕点都要先让她咬一
才肯吃,乖得软得不行,特别招
疼。
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就这样成别家的了,想着心里就难受得紧。
尽管她们家是招婿,但不还是跟着去了书院么?真是突然就觉得哥婿不顺眼了!
乔母忍不住难过地碎碎念,
“现在是楠哥儿,接着就是温哥儿了,想着我心里就难受啊,云文虽然也孝顺,但终究不如楠哥儿、温哥儿贴心细致,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白菜,咋就非得便宜外的臭男
呢?!”
到中年更年期的乔母特别想不通。
臭男·乔父:……
乔父无奈安慰,“雏鸟长大了总是要高飞的,别说楠哥儿和温哥儿,就是云文我们都留不了一辈子,别多想了,楠哥儿不是有空,就回来看咱们吗?”
“你要是真舍不得楠哥儿,咱们搬府城去也行,生意哪儿都能做。其实我也挺舍不得的,还有温哥儿和云文,没有楠哥儿压着他们,最近读书都不用功了。”
乔母很心动,但也心疼自己丈夫,“算了,你才刚把酒楼布庄重新开起来,现在去府城,你得两边跑,太累了。”
“没关系,云文也大了能帮我,总归为了几个孩子,铺子都是要做大的。”
乔父倒还雄心壮志得很。
以后哥婿当官要银子,温哥儿出嫁办嫁妆,儿子闯要本钱,他得趁着身体还好,多给几个孩子攒家底才是。
想到自己年轻时没银子的苦,他就不想再苦自己的孩子了。
乔母也很无奈,她相公就是这般敦厚实诚,大半辈子了都没变。
夫妻俩正说着闲话。
突然有小厮进来道,“老爷夫,门
来一位年轻
,说是夫
娘家的亲戚,前来拜访。”
“夫娘家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