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了各种证儿,赵有鱼就忙不迭地了租金,把她一眼相中的小店面定了下来。然后立刻就卷着自己的小包袱去打理新店面了。
——她终于有自己的店了!一家五平米的海鲜大饭店!
赵有鱼毫不客气地去打印店花了二百块,定制了超大号的“海鲜大饭店”字样招牌。
万事俱备,赵有鱼准备开业大吉的时候,发现自己店对面也开了一家烤鱿鱼小店。——店主正是前不久在夜市上,说话极难听的那个男。
他原是卖烤面筋和香肠的,眼下也有样学样,弄了和赵有鱼一模一样的烤架卖起烤鱿鱼来。就连切鱿鱼的花刀看着都和赵有鱼的差不多。
料浓味重,刺激着小街上食客们的鼻子。
——买二送一,生意火。
赵有鱼看着对面小店天还没擦黑就排起队来,挑了挑眉。
对面那中年男也看见了赵有鱼,假装没看到,脸上那一副小
得志的样子却是怎么也遮不住。
赵有鱼去小超市买了个电风扇。
夜市重新开张,晚上八点多,小街上已经是熙熙攘攘,攒动。
挤在烤鱿鱼小店门的食客们,忽然就在暖烘烘的夜风里,闻到了一
香味儿。
那味道好像不是特别浓郁,不引注意,但却一丝儿一丝儿地飘在空气里
,直往
鼻子里钻,若有若无的,却越闻越香,勾得
馋虫骚动,忍不住就扭
四下去瞅。
不知多少不约而同地窥探旁边
手里的食物。
这么香,是他手里拿的吗?在哪买的?尝起来怎么样?
赵有鱼挪了挪电风扇,开了个摇模式。
那香味的“杀伤范围”更大了。
有终于把眼睛盯在了电风扇前那一排烤架上。
白鱼团子一个足有婴儿小拳那么大,放在烤架上滚得外皮微焦,鱼
丸子的汁水却仍然牢牢锁在里
。用不着一丝半点的调味,天然的散发出一
子鲜甜味。
一旁放着一大锅,里
红辣辣的一片,正在油炸的高温下飘逸着咸香油辣的味道。
有立刻就凑上脑袋来瞧。
锅里是的小手指粗细的小鱼儿,炸的的,一看就酥脆,半点儿鱼腥味都没有,配上
辣椒,又油又香,想想那
爽辣劲儿就让
喉咙痒痒着开始分泌
水。
瞧见过来了,赵有鱼慢条斯理地把风扇关小了一些。
“要点什么?”她笑眯眯地问。
那好的食客抬瞧见她的笑眼,吞了
水,指了指烤架上的白鱼团子,“这个是啥?”
赵有鱼就笑眯眯地给他简单讲了讲材料,说了说做法,25块一个,不便宜。
食客犹豫了一会儿要了两个,赵有鱼送了一小碗炸小鱼儿。
对方转个身就吃起来,被鱼团子里出的鲜汁烫了嘴,
中直“啧啧”,却还是一
一
吃得贼快。再配上酥脆咸辣的
炸小鱼,身上顿时就出了透爽的一层汗。
他那表先狰狞后餮足,在围观群众中也十分惹眼了。
这位迫不及待的顾客立刻就成了个活招牌,陆陆续续就开始有往赵有鱼的窗
前挤过来。
对面老板得意洋洋的渐渐消失了。
“大伙可别傻了,她那什么玩意儿啊就卖二十五块?八成都是不新鲜的东西才会做成丸子!”
有不少都听见了对面老板的抱怨,有的转
就走,有的被香气吸引,还有些犹犹豫豫。
他就是看不惯。光靠一张脸哄着,早晚要完蛋的。他不过是提前叫大伙知道这小娘皮正经是什么货色罢了。
那老板一对凸出的眼球瞪起来十分吓,逮住买他鱿鱼的
就千叮咛万嘱咐,说对面店的东西又贵又不新鲜,千万别上了当。
就差在门挂个牌子,告诉大伙对面卖的吃食里都有病毒了。
赵有鱼注意到了,火气“噌”地一下窜了起来。
没完了是吗?!
她扔下摊子和前面排队的一大群,直接走向了对面的店面。
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的围观者一下都兴奋起来,两家海鲜烧烤的矛盾马上就在群中传开了。还在排队的
也不急了,买到的也不吃了,都美滋滋地等着围观八卦。
“打起来!打起来!”百分之八十的心里给双方鼓劲儿。
对面老板也没想到小姑娘就这么气势汹汹地过来了,突然想起那天不过说她两句闲话,就被几个半大小子屋里威胁的事,不由得往后缩了缩。
但他转而一想,这丫现在就自己一个
呀,怕什么!腰杆一硬,男
也挑衅地看着赵有鱼,并露出极近鄙夷和嘲讽的色。
“怎么,话都不让别说两句?”中年男
冷嘲热讽,“还是被说中痛脚啦?”
赵有鱼冷笑,“既然说我的鱼丸‘不净’,那我们不妨来比一比啊?”
她声音不高,但足够让周围的一大圈听得清清楚楚。
这胡搅蛮缠,狗皮膏药一样。赵有鱼也豁出去了,今儿非得把他撕
了。
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hellok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