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他想做的买卖,就是在没有辣椒的大西朝做辣条。并且,他还想开厂!
作者有话说:
抱歉抱歉,今天家里好多,一直打断思路,才写完……
明天见~
第5章 生意火
自从原本打算做的冷饮买卖, 被他自己否决后,林启就一直在琢磨新的赚钱法子。
可绞尽脑汁想了许久,到底没离开“吃”这个字。
毕竟末世开始前, 他也只是一名会计学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别的特长。总不能去食肆抢宋先生的饭碗吧?
所以,只能从他离不开的“吃”
手。幸亏他所在的地区, 在“吃”上可谓登峰造极,美味颇多,给他提供了许多思路。可这些思路,大多绕不开“辣”这个话题。
要让原本没有辣椒的大西朝,接受辣这个
味,辣条是最好的选择。毕竟, 他曾见过许多号称不吃辣的朋友, 闲暇时抱着辣条大快朵颐。
于是, 他的辣条买卖就这么确定下来。
可等真正开始准备时, 才发现了难题。抛开味道问题不提, 原材料的选择已让他十分疼。
做辣条最主要的原材料不外乎白面、米及豆制品, 可这三样在这个世界都价格高昂,不是平民老百姓能买得起的,更不用说他还要用油、芝麻、辣椒等做配料。
这么算下来, 辣条与茶一样,又成了只能卖与富贵
家的商品。可偏偏, 他们镇上没有富贵
家, 甚至就连县城,恐怕也没有多少
能把辣条当做零食吃的。
林启挠着, 不甘心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买卖夭折。既如此, 就只能在这个世界寻找价格低廉的原材料作为替代了。
他选的第一个, 就是刚穿越过来时,在林家大瓮里见过的黑面。
黑面是枣林庄村民最常吃的主食,价格便宜,感也不错。他问过何安然,知道黑面是用一种叫做赫麦的作物磨制得来的,他们村也种植了不少。
于是,林启就尝试着,在白面中添加了些黑面降低成本。原本还担心因此坏了味道,可等成品出来后尝尝,发现辣条竟变得极为筋道,感更加丰富了!
他十分惊喜,又用纯黑面做了一次。因黑面本身的味道浓郁,在与辣椒、芝麻等混合后,几种味道织在一起,反而形成独特的香味。
就连不吃黑面的林启,在黑面辣条制好后,都吃了不少。
他现在将辣条端给何安然,就见他先好地闻一闻,发现是同上次的火锅类似的香辣味后,眼里露出惊喜。
连忙拿起筷子,夹了一根放进嘴里,舌尖率先感到一丝辣意,还有些微的咸。又用牙齿咬了一下,被黑面吸走的辣油挤了出来,在
中的每个角落,又香又辣的味道充满
中。
他不禁面露惊喜,眼睛发亮。因着中之物十分有嚼劲,不自觉就嚼了起来。黑面早就被辣油淹
了味,越嚼越香,不知不觉一根已吃完了。
他顾不得说话,只觉方才那一根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又夹起一根尝尝,刚才的滋味又一次在中重现。
他的脸上洋溢出笑容,连连点着,将这一根咽下肚后,才讶异地问道:“这究竟是何物,实在是难得美味!”
林启得意一笑,说道:“辣条。”
“辣条?”
何安然重复一遍,又夹起一根,看着长长的、浸满辣油的条状物,觉得这名字虽够贴切,但根本无法展现它的绝美味道。
对林启说道:“这名字未免太普通了吧。”
林启挑挑眉,没想到他竟会注意到这个问题。眼带询问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何安然想了想,皱着眉毛说道:“我也不知该叫什么,只是觉得它这般美味,只叫做辣条,未免失了气势,被低估。你看镇上的面摊,不过是一碗面加了几根青菜,都要叫做翡翠白玉面。”
林启听他说得好笑,不过细想一下,确实有些道理。就以他以前看过的古装影视剧为例,那些菜名确实既文雅又好听。
可他也不擅取名,想了许久,犹豫着说道:“不若叫红玉素丝?”
何安然眼睛微睁,两个取名废材都觉得这名字还不错,便先这么定下了。
接下来又说起辣条的价格。
在辣条的制作过程中,一斤黑面加四两左右的水,再加其他配料,能做出两斤左右的辣条。
黑面价低,一斤只要五文钱,芝麻也不贵,只有油价钱高些。算下来,一斤辣条的成本在十五文左右。
按照林启现在做的大小,一两辣条有十五根。即便他们一两卖三文钱,利润也能达到一半!
两对视一眼,皆十分惊讶,甚至怀疑自己算错了。重新验算一番,仍是这个结果,这才激动起来。
“一文钱五根,听着就实惠,最适合在村里卖了。况且这味道这么好,恐怕大家都要买来吃了。”何安然笑着说道,仿佛已经想到到时的火场景,绝对比他的糖葫芦还要受欢迎。
毕竟一文钱大家花着不心疼,而且配料又是油又是芝麻的,都是好东西。这种吃食,最受村里喜
了。
林启听他说完,沉吟片刻,对何安然说道:“我想卖一文钱三根。”
见何安然惊讶地瞪大眼睛,他又将自己开厂的打算说了一遍:“我不光是想摆小摊,我想把辣条卖远些,县城、州府,甚至更远。到时,必然要开辣条厂,建厂、雇都要不少银子,利润多些才行。”
他说的平淡,可听在何安然耳朵里,却不亚于一声惊雷。
县城与州府对他来说,太远了。
他自出生就在枣林庄,平顶多是去镇上买东西。就连县城,都是他上次大着胆子去了一趟,那里
很多,街市很热闹,他站在街上都觉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
。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去了。
可林启说,他要将辣条卖至那里,甚至还要再远些。何安然的第一反应,不是林启异想天开,而是感到一丝心慌。
他还未琢磨明白缘由,又听林启说:“唉,不过现在没钱建厂,只能先从小作坊做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