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年轻,可威压浓厚。
原本也生了一副极美的容貌,然而在这种慑的威压之下,容颜多美似乎都能被忽视,因为不会有
敢因为貌美就盯着她看。
他们只会臣服在她尊贵的气度之下。
若晏姝生在南昭,或者皇回去南昭时把她带了回去,眼下就没有姬鹤羽什么事了吧。
胡太傅想到这种可能,心一时复杂。
“诸位大不远千里而来,本宫本该真诚相待,方才在宫宴上言语有些过激,还望诸位多多海涵。”
谭大躬身施礼:“皇后心胸开阔,气度卓绝,小臣等
感佩服。”
第294章 胃不大
“明明是太子言语不敬,该由我们跟皇后赔罪才是。”胡太傅喟叹,语气带着几分自嘲,“皇后心胸宽阔远胜男儿,让小臣等敬佩不已,反观吾国太子……不提也罢。”
晏姝眸色微,温和一笑:“诸位坐吧。”
“多谢皇后。”
四位使臣陆续座,宫
给他们递上茶水。
“实不相瞒,贵国皇的心愿亦是本宫的心愿。”晏姝坐在椅子上,眉眼浮现几分回想,“五年前,楚国还是一个充满着征战的国家,国库损耗严重,南家军常年抵御边关,死伤无数,战报如雪片般送回帝都。”
“每次送回来的消息都让揪心,纵然本宫那时尚且年幼,也能感受到战
给国家带来的动
不安。”
晏姝那个时候还在玄隐殿,听到这些消息时不过十二三岁,帮不上什么忙,但她能感受到朝廷的压力,还有玄隐殿的忙碌。
几乎每天都有几波影卫被派出去,有的能活着回来,有的永远留在了不知何处。
战争不管对国家还是百姓,都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南家军拼死抵御外敌,军饷粮一车车运往边关,先皇每天都绞尽脑汁筹集银子。
好在他是个圣明君王,懂得将士的艰辛,那阵子带着宫中嫔妃缩减开支,一应宴会活动全部取消……
哪怕最不解世事的闺阁少,也能感受到山雨欲来的惊惧。
然而几乎只在朝夕之间,边关的压力突然没了,每次死伤无数的战报变成了一个个好消息。
晏姝从容隐嘴里听到战争危机解除了,跟楚国打得不可开的东周忽然退兵,就连虎视眈眈的雍国也安分了许多。
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都在歌颂南大将军用兵如,成功击退外敌。
先皇也给南家和所有抵御外敌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
无察觉到其中的古怪。
战之后休生养息,百废待兴。
不管是皇帝还是官员,或者是镇守边关的将士,他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
收拾残局,安抚民心,重整军队,边关布防……
晏姝眉眼微敛,眼底泛起些许思。
那时正好是朝中争储最激烈的时候,联想到她后来顺利扶持夜容煊和战事忽然停下……
晏姝此时恍然意识到,或许早在五年前,南昭就给大周和雍国施了压,这才保了楚国边关安宁。
而这其中,无非是南昭皇和先皇达成了什么协议。
或许这才是先皇力排众议,变着法地把帝位到晏姝手里的原因——为了楚国长久的和平。
“吾皇登基之后,一直勤政民,专心治理天下。”谭大
语气里带着几分敬佩,“我们这些世家文臣重清誉,把名声看得太重,但始终缺少一份‘民为贵’的胸怀,反倒是
皇,近年来经常微服出巡,亲自去各地了解民
,甚至到田间与百姓讨论稻谷的产量,了解他们收成之后
了税,还能剩下多少粮食,够不够一家
吃上一年?若是有天灾
祸,他们家中余粮能支撑多久。”
晏姝从回忆里回过,缓缓点:“贵国
皇是一个真正做到了‘民为贵,君为轻’的君王,本宫由衷地敬佩她。”
抛开当初那些世俗无法接受的过往,单从为君这一点上来说,南境确实做了很多做不到的事
。
微服私访到偏远地方了解百姓的耕种况,除了是了解民生,也间接地了解当地官员的官风,更能从这些底层百姓
中得到最真实的信息。
谁说为君者只能高坐庙堂?
想要消息不闭塞,想要不被下面官员蒙蔽,就要多动心思。
办法是都想出来的。
“皇后娘娘也是个中豪杰。”谭大
说着,面上浮现迟疑,“相比起楚国,南昭其实更容易接受
主当政,皇后如果真是
皇的
儿,可曾想过——”
“谭大。”胡太傅脸色一变,及时开
阻止他的话,“皇后是楚国的皇后,你怎能生出如此不切实际的想法?”
谭大叹了
气,沉默不语。
“本宫未曾有过谭大说的想法,不管你们的
皇是不是本宫的母亲。”晏姝淡淡一笑,“本宫当下最想做的事
是使楚国尽快强大起来,把前些年战
带来的损失尽量修复,让楚国子民能过上几天安稳
子。”
“至于其他的,本宫更希望天下十一国的君王都能从百姓立场上考虑,消除自己的野心,让百姓都能过几年不打仗的子。”
虽然这个简单的愿望并不容易达成。
因为心不同,不是谁都甘于现状,也不是谁都安好和平。
总有一些君王想要开疆拓土,想要征战天下,想要把别的疆土变成自己的,别
的财富也变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