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说:“嗯嗯!”
“让我想想。”袁如珠托腮,随之脑中灵光一闪,“你们吃过黄花鱼粘卷子没有?”
吴桂芳:“黄花鱼粘卷子,这是啥菜?听都没听说过。”
“一道北方菜,很好吃。”
黄花鱼粘卷子,即炸得金黄的小黄花鱼上锅慢炖,炖鱼的同时在锅边上粘贴卷子。炖得酥软的小黄花鱼浸润着汤汁,吃起来极其软润鲜醇。而锅边粘的小卷子下半截渗透汤汁,了味,一边被汤汁泡得绵软,一边被锅烤得酥脆,吃起来又绵又酥,
炸好吃。
听了袁如珠对黄花鱼粘卷子这道菜的描述,小夏兴奋道:“那就吃这个!就做黄花鱼粘卷子吃!”他和小秋光听着袁如珠对这道菜的描述就已经馋得直流水了。
……
袁如珠拿刀,在处理净的小黄花鱼背上打刀。一般的鱼打刀都是斜打刀,但黄花鱼的
质比较细
,斜打刀的话,鱼
容易散碎。
“要竖着打刀,这样鱼才不会散碎,而且也更容易
味。”袁如珠对吴桂芳说道。
吴桂芳连忙记住袁如珠说的要领。她在跟着袁如珠学做黄花鱼粘卷子。
小黄花鱼改完刀,袁如珠用花椒和葱姜腌制。
“不放料酒吗?”
“不用,小黄花鱼本身本含的水分比较大,再放一点香油和胡椒腌就行。”
小黄花鱼腌制好了,袁如珠给它们裹上面,“不能裹淀
。”
吴桂芳不解:“裹淀和面
炸出来不是一样的?”
“对,炸出来是一样的,但小黄花鱼炸了还要烧,烧的时候,裹了淀的小黄花鱼就会像勾芡了一样,黏黏糊糊的,而面
就不会这样。”
吴桂芳顿时了然。
小黄花鱼可以不用裹面直接炸,但裹了面
的小黄花鱼外表的面
会形成黄花鱼的天然保护壳,能保住小黄花鱼的水分,烧制以后,面
会吸收汤汁,变得鼓鼓囊囊,锁水
味。因此最好还是要裹面
炸。
“炸鱼的油温要高,差不多要六成油温,不然鱼下锅,就定不住面,面
定不住就得脱皮了。”袁如珠边说边把裹了面
的小黄花鱼炸进油锅里。小黄花鱼一
锅,便滋滋滋地唱起了
响曲。
渐渐的,鱼身上的面变得焦黄,面
焦香,鱼
鲜香,花椒椒麻香,以葱姜辛香在热油里不断发酵出来。各种香味混合成的香十分袭
。
吴桂芳吞咽唾,直勾勾盯着锅里炸得香
的小黄花鱼。
锅里的小黄花鱼已经炸到定壳,袁如珠用漏勺捞出小黄花鱼,进行复炸。
吴桂芳观察捞出来的小黄花鱼。炸得微黄的小黄花鱼表面一层附着薄薄的子,并不厚重,有一种利索的
净。
“逢烧必炸,炸过之后再烧,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味。”袁如珠开始烧鱼。锅里油热,下花椒、姜、大料瓣。
“稍微煸香了,再放葱丝和小米辣。”
锅里下的料都炒香了,她往锅里下黄豆酱和酱豆腐,“烧鱼的话,尽量用能提鲜的调味料,比如你要加盐的话,不用单独加盐,加一些有盐且能提鲜的调味料就行。”
话音落地,袁如珠用勺子搅动锅里的料,醋和酱油和料酒烹锅内。最后加白糖烧制。锅里的料汁愈发粘稠,愈发香浓时,她说:“这时候就可以加水了。”
锅里添了水,袁如珠把炸好的鱼倒锅里,汤汁完全没过了鱼。
汤汁烧开,咕嘟咕嘟响时,袁如珠说:“现在就可以贴卷子了,小黄花鱼个小体薄,不能炖太久,所以卷子要早点贴。”
卷子,即面团擀薄,加盐卷成的死面面卷。
卷子贴到烧炖小黄花鱼的锅边上,下半截汤汁里烧,上半截贴着锅烤。所有卷子都贴好,盖上锅盖焖。
“要焖多久?”
“十到十五分钟即可。”袁如珠转问:“记住步骤了吗?”
吴桂芳回道:“差不多。”
锅里汤汁咕嘟咕嘟,时间一到,掀开锅盖,锅盖一掀,满屋飘香。锅里汤汁已经收浓,卷子呈半透明状。
“这时候调大火,旺火收汁,注意收汁的时候晃一下锅,不然会粘锅。”袁如珠边晃锅边道。
“出锅前撒点香油,香油不仅增香,还会增亮。”
“最后撒葱丝,好了,黄花鱼粘卷子做好了,尝尝怎么样。”
吴桂芳的视线落在锅里,锅中央的小黄花鱼熬得金黄粘亮,阵阵香。小黄花鱼周围围着的卷子白亮泛黄,微微剔透,烤的微黄的上半截冒着
酥香气,浸泡在汤汁里面的下半截冒着软鲜香味。
唾止不住分泌出来,吴桂芳舔嘴,拿起筷子去夹鱼
。
鱼表皮附着浓稠的汤汁,
软润,咬
软润的表皮,酥酥脆脆的内壳席卷到舌尖。接着酥脆内壳下面的鱼
连带着汤汁涌
中。鱼
十分细
鲜美,
即化,汁浓醇厚。
鲜美中带着浅浅椒麻味的鱼因为和卷子一起焖了不少时间,因而吃起来还带着一
卷子的
面清香。经过炸制烧焖的鱼
味道是独特的,润而脆,脆而
,
而清,
感层次丰富,只让
只觉越吃越香。
“太香了。”吴桂芳咀嚼着美味的小黄花鱼,一时只觉仿若飘在云端,她连忙又去夹卷子。
散发着面香气的卷子软乎如云朵。一
微焦,酥酥脆脆,一
微软,
汁
味,两种截然不同的
感和谐地融于一体,还带着略微的鱼鲜,吃起来尤其可
。
好吃到已经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的吴桂芳连连往嘴里送鱼和卷子。袁如珠拦住她,“先把鱼端到堂屋里再吃。”
堂屋里,小秋吃着鱼
,
声
气道:“姐姐,以后我们天天吃这个好不好!”
“天天吃会腻味的。”
“小秋不会!小秋要天天吃黄花鱼粘卷子!”
小夏啃着卷子,举手,“我也要天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