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预产期到来的早一天,陶娇杏就住进了医院,好吃好喝地睡了一觉,养足了,第二天感觉状态不对,就被管床医生推去了产房。
管床医生看陶娇杏的肚子有点大,已经做好了顺产不行就剖腹产的准备,然而没想到格外的顺利,发动之后不到半个小时,娃儿就出来了。
是个大胖小子。
陶娇杏的还不错,虽然有些隐痛,但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度厄化劫接引丹’带来的那种
汐感还在持续,很快就将那点儿隐痛给压了下去。
别的产被推出产室时,不是
萎靡就是昏
大睡,陶娇杏却是一点这种表现都没有,累是有点累,但
还算不错。
护士见陶娇杏醒着,把娃儿报过来给陶娇杏看了一眼,这才抱出去给家属看。
陶母和耿菊花在得知是个七斤重的大胖小子后,双双松了气。
与重男轻无关,陶母担忧的是陶娇杏的那两个妯娌都有儿子了,就自家闺
没有,万一被耿菊花给刁难了,那该怎么办?
耿菊花考虑的则是自家三儿子传宗接代的问题……虽然她没求着第一胎必须是男娃,可最好还是男娃,心理压力陡然就卸下去了。
陶娇杏被推回病房,陶母立马把保温饭盒里带来的热汤端了过来,关切地问,“杏子,你身上哪里不舒服?不舒服就同妈说。”
陶娇杏没喝汤,而是先吃了好几
,“没啥不舒服的,同谢挺说,收拾收拾,明天就能出院。早知道这么顺利,都不需要来医院,直接在家里就能生。”
耿菊花高兴得眼睛和眉毛都快飞起来了,“还是得来医院生,这样更保险一点。杏子,你先喝汤,妈煮了鹅蛋给你带过来,让老三去开水房里拿开水泡上了,等热了之后你再吃。”
陶母心里稍微舒坦了一点,这会儿就能看出亲妈和婆妈的区别了,亲妈担心的是自家闺,婆妈更看重孙子多一些。
外孙出生,她也高兴,可她更心疼自家闺遭了这么一次大罪,反观耿菊花,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后面去了。
——————
当晚,谢挺就把耿菊花送回村里去了,他和陶母留在医院陪着陶娇杏。
与耿菊花一块儿回到村里的,是陶娇杏生了个胖娃的消息。
很多等着陶娇杏生闺的
都哑炮噤声了,还有
背地里骂,“咋啥好事都让她摊上了!赚了那么多的钱,这要是放在刚建国那会儿,就是资本家,就是地主,要被严打的,要遭报应的!”
陶娇杏自然听不到这些恶言,就算听到了,这些恶言也不会在她心里扎根儿。
别觉得她赚钱了,是剥削了劳动
民的骨血,可她觉得自个儿是做慈善了呢!价格差不了多少,品质却提升了那么多,如果这都得遭报应的话,国内的企业得倒闭一茬。
第二天上午,陶娇杏就捂得严严实实的回家了。
往自家炕上一坐,陶娇杏就点开了研究区,给自家胖娃研究了个遍,身体管理、管理、技能管理等都安排上。
哪有当妈的不希望自家娃儿好的?
不知道是不是研究区搞了什么科技与狠活,胖娃的胃好到离谱,别
家的小孩一天吃个四五顿就够了,胖娃吃八顿都会饿得嗷嗷哭。
见陶娇杏的母明显不够用,陶母打算给娃儿配上点
喝。
在乡下,如果刚出生的小娃娃没吃,家里
咬咬牙也会给配上几袋助长
,然而自家的‘特级
’比那助长
好那么多……陶母亲自去了一趟
厂,让谢挺扛了一箱
回来。
连瞻同谢挺和陶娇杏的关系好,知道陶娇杏的预产期就在这一阵儿,来拉货时特地带了三个瓶来,是从外汇商店买的进
货,德国产的,哪怕里面装了热水也不用担心炸杯。
陶娇杏有些不大放心拿成年喝的
喂小孩儿,毕竟新出生的娃儿更娇
,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同大
也不太一样,她从
易区买了专门给婴幼儿喝的
,悄悄替换了包装。
有了的贴补,胖娃的‘
粮’缺
才勉强补上。
白天每隔两个小时就得喂上一顿,晚上睡前喂一顿,半夜得醒来喂两回,之后才能安生睡到凌晨。
哪怕有陶母帮衬着喂,陶娇杏的眼下都明显带上了黑眼圈儿。
“妈,这带娃比去厂子里做事都难……”陶娇杏私下里同陶母嘀咕。
陶母看着一天比一天长开的外孙,难得地怼了陶娇杏几句,“胖仔算是好带的,基本不咋哭闹。一天到都在呼呼大睡,晚上也不闹
。你是不知道你侄子小时候,白天睡得贼香,都饿不醒,需要大
给拍醒了之后喂
,不然饿晕过去也不哭不闹,到了晚上就开始折腾,那叫一个
阳颠倒……全家
都没少受罪。胖仔已经是一顶一叫
省心的仔了,就是这娃……吃这么多也不长
啊,我瞅着还瘦了些。”
陶娇杏也觉得自家娃儿有些怪,明明吃那么多,看着把一层膘都给脱掉了。
“妈,你去把秤拿回来,我称一下胖仔的分量,是不是消化吸收不好啊,吃得多不长……确实是个怪事。”陶娇杏打开研究区看了几眼,胖仔的身体管理报告上显示一切正常,甚至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优秀,怎么就是不长
呢?
要是再不长,胖仔都得变成瘦仔了。
陶母指挥谢挺把厂里的秤搬了回来,陶娇杏抱着娃上去称了一下,给胖仔换了一床被褥,又自个儿换下来的空被褥去称了一下,两个数值一减,就是胖仔的体重。
体重明明是长了的!
陶娇杏捏了捏自家胖娃身上的,有
,但不是那种软糊糊的
膘,
质很紧实……她又摸了摸自家娃儿的胳膊,骨
也不算细的,最后又掏出皮尺来,量了一下自家娃儿的个
,发现也稍稍长了一些,这下放心了。
她同陶母解释说,“胖仔长得快,估计是随了谢挺那吃不胖的体质,看起来瘦吧,其实身上的很紧,都是瘦
,不是肥
,而且胖仔的个
也窜了一些,这才几天?”
陶母亲自对比了一下,一边是刚称的体重和刚量的身长,一边是出生时在医院称的体重和量的身长,确实都涨了,这才放心,可她嘴上还是说,“娃娃还是胖点好,太瘦了不好看。咱往后多喂点,只要娃儿吃,咱就一直喂着,总能把
膘给养出来。”
陶娇杏心想,自家娃儿还是瘦一点好,胖了有啥好看的?就是瞅着吉祥而已。万一从小胖到大,之后还得减肥,多遭罪啊!
然而陶母与陶娇杏的观点不一样,她觉得娃娃胖一点才有福气,每次给胖仔冲泡
的时候,都是冲满满一瓶,只要胖仔不吐
,她还会再添一点儿喂娃。
陶母每天都盼着自家外孙身上能添点,然而结果叫她失望得紧,胖仔吃的多了,分量长的快了,窜个
的劲儿也更猛了,然而就是没贴
膘。
胖仔刚出生那会儿,就没像别家娃儿一样——皮肤红彤彤的,发又黄又细,胖仔一生下来就很白净,
发又黑又亮,身上稍微有点羊水泡出来的褶子。
在被陶母用‘饱和式喂养’方案养了一个月,胖仔虽然没添膘,但长个儿了!
耿菊花天天都过来看自家孙子,就没有看够的时候,娃儿一天比一天有,两颗眼珠子像是黑色的玻璃球一样充满灵光,老太太脸上的笑就没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