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猪佬,我要的猪腿你可给我留了?”下半晌,程石给食馆送了鱼,赶马车去猪铺。
铺子里出来个男,扛着条大猪腿放马车上,接过银子站一边问:“给你丈母娘送的节礼?”
程石点,“我之前托你问的事如何了?”
“你只要给得起银子,猪不还是随你拉,没问题,你啥时候要买直接跟我走一趟。”
“行,到时候我来找你。”程石拍了下他的肩,“你忙,我也回家的。”他打算中秋后开火熏时买上二十
肥猪宰了熏猪
,他养在山上的猪还在长膘,
冬了才能杀。
马车进村,程石先把猪腿给丈母娘送去,“明天我们就回县里了,节礼先送过来,娘你可别见怪。”
“不怪,提前送节礼的也不少。你就是不送我也不怪,平时没往家里送
送鸭。”杨母送
婿出门,“代我向你外公外婆问好,老
家年纪大了,你们是该多回去看看。”
程石点,坐上马车说:“家里还在收拾东西,娘我回去了。”
他到家门,杨柳也刚从西堰回来,摘了黄的橘子红的石榴,还有刚从肚子里出来的
蛋。
“东西都收拾好了?”程石问。
“差不多了,明早再去逮上鸭鹅就能动身了。”
鸭鹅以及各自的蛋,鲜蛋和咸蛋,今年新榨的香油,酿的果酒晒的
菜,新捕出水的鱼,满满当当装了两马车。
“我这也叫衣锦还乡了。”程石得趣,拖家带,一出门就是四辆马车。
作者有话说:
节快乐
第一百四十三章
出门时秋风正好, 杨柳给青莺裹了层薄薄的包被,抱在怀里跟程石坐在车辕上,快六个月的娃娃看什么都新, 一行大雁掠过,稻田里惊飞的野, 热闹的集市, 白烟滚滚的蒸笼,坐在竹筐里的小孩,出了镇, 一望无际的田野,长势冲天的竹林, 汩汩的蜿蜒小溪……一直到
烈了,杨柳才抱她坐回车里。
走到半途路过一弯水丰茂的小溪, 马停下来饮水吃
,
也下车歇歇,这边的路没
整修,沟沟坎坎颠簸得
骨
都要散架。
程石从杨柳手里接过水囊, 喝了两润润嗓就塞紧了盖子, 往路边的稻田看了一眼, 轻声问:“可要解手?”
马车里只有娘在喂孩子, 春婶和雷婶下车了就找
丛方便去了,坤叔在水边提水,杨柳看了一圈,点
率先往田埂上走,程石紧随其后。
这个地方的稻田临水, 长势不错, 稻杆快有膝盖高, 蹲下去只能看个
顶。快速解决后,杨柳站在不远处等程石,看到一方田垄上长着一丛红艳艳的
冠花,她走过去赶走飞虫掐了两朵。
“走了。”程石出声。
“好。”杨柳快步跟上,把花递到他面前,“好看吧?稻田里竟然还长了冠花。”
冠花多是长在花生地,喜旱耐热,花冠能
药。
程石瞅了一眼没说话,走到水边撩水洗手,看坤叔走过来,他问:“鸭鹅喝水了?”
“喝了,叫了一路哪有不渴的。”
杨柳看到娘从车窗里探出半边脸,了然地走过去接过孩子,冲另一边的
丛指指,“春婶和雷婶还没过来,你去那边。”
“哎。”娘整理好衣裳下车,“姐儿还没尿尿,您注意着点,小心尿你们身上了。”
杨柳应了一声,抱着青莺走到溪边看马吃,两
一
水,嘀嗒嘀嗒的,再加上溪水流淌的轻响,不一会儿,扯了尿布的小丫
就来了尿意。
程石扭过脸轻笑,“你可真会想招。”
杨柳抿嘴笑,把小丫递给程石抱,她换了个地儿洗手。
鸭鹅润了嗓又来劲了,扯着喉咙咕咕嘎嘎地叫,扰得青莺皱起眉
一脸焦躁,眼瞅着就要撇嘴嚎,杨柳擦
了手把娃接过来,一手捂住她的耳朵,轻声哄:“要睡了是不是?”
“应该是要睡了,她吃饱了就要睡一会儿。”娘走过来洗手,见状擦
手走过去,说:“太太,要不我来哄?”
杨柳“嘘”了一声,“我抱着,都回来了?那就上车走吧。”
马车再次启程速度就慢了下来,车轱辘着压在土坷垃上,马车颠簸得像水波里
开的木舟,车里的摇篮也跟着晃动,杨柳等青莺睡熟了把她放进摇篮里。
带着个吃的娃娃,一路的速度快不起来,马几乎走成了牛的速度,不等看到城门,最后一抹夕阳先落下了。
“幸好提前给娘和大舅捎了信,不然咱们今晚就要睡在马车里了。”程石看了眼天。
“还有多久能到?”杨柳透过车窗往外看,天边没了晚霞,天色暗得就特别快。
“还要走小半时辰。”
等到了城门,天色已然黑透,马车里嘶哑的鸭鹅叫惊动了城门后的守卫,沉重的黑门敞了个缝,姜大舅走出来问:“可是阿石?”
“是我。”
“是我外甥,劳烦兄弟开个门。”
城门开了半扇,四辆马车先后驶进去,程石下车牵着马,冲守卫拱手:“多谢大哥行个方便。”
姜大舅拍了外甥一掌,“傻小子,这是你表叔,你二表姑的小叔子。兄弟,天晚了我也不啰嗦,改天请你去家喝酒,这小子带了一车的好东西回来。”
“好,一定去。”穿着盔甲的男朗声说,“回吧,我也去巡逻了。”
城门之隔,外面是旷野,里面歌舞袅袅,一路走来,车里粗噶的鸭鹅叫显得很是突兀,一扇扇木窗推开,劝酒令和着琴音一同泄了出来。
程石抬扫了一眼,不在意地跟他大舅说话:“等久了吧?”
“到了关城门的时辰还不见你们回来,我就过去等了,路上还好走吧?”姜大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