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公心中的气减少了不少。
郑老夫:“他不就是想娶个姑娘么,娶谁不一样。况且永昌侯府和咱们府也算是门当户对。若他回到山上,将来娶个山野村夫家的
儿,看你又该如何。”
文国公的气又消散了不少。
郑老夫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她站起身来,最后说道:“国公爷好好想想吧。”
说完,离开了。
出了门,郑老夫吩咐身边的嬷嬷:“去跟鹤儿说,让他出府去外面住几
。”
嬷嬷:“是。”
吩咐完,郑老夫缓缓朝着内宅走去。
这一年来,鹤儿表现极好,国公府的声望也越发好。
国公爷尝到了甜,自然看不中他那些不成器的儿孙。
等鹤儿离开了,她就看到时候着急的究竟是谁!
言鹤离开了不过三,文国公就着急了。
文国公不想失去长孙这个继承,但也不想长孙娶了死对
府上的姑娘。
郑老夫一晚上就想通的事
,文国公想了十
才做出了决定。
和孙儿娶了死对府上的姑娘相比,失去一个优秀的继承者才是最可怕的。
文国公心不甘不愿地答应了婚事。
郑老夫早已想通了。她此生最大的心事就是儿子能回来继承国公府,如今心愿已经达成,心态早就放平了。况且乔家的姑娘看起来灵动可
又懂事,和自家孙儿正好相配。
永昌侯早已从母亲那里知晓了婉琪和言鹤之间的事,待文国公府上门提亲,自是提了不少有利于自己侯府的要求。
文国公气得不轻,只能捏着鼻子应下。
婉琪和言鹤的婚事很快就定下来了。
文国公府这边却有不少在文国公面前进献谗言,说这门婚事的不好,说言鹤的不好。而永昌侯似乎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文国公心中越发不舒服,心中有些后悔为孙儿定下这门亲事。
不过,随着皇上表明对诸位皇子的态度,以及延城战事传回来后,文国公渐渐明白了什么。那天晚上,文国公在书房中坐了一夜,天色亮起来时,他想通了很多事。他明白了皇上的用意,也明白了永昌侯得意的原因。心渐渐平静了。
言二爷一大早匆匆来了书房,继续在文国公面前说言鹤的不是:“父亲,您瞧瞧如今永昌侯府嚣张的气焰,那永昌侯分明不把您,不把咱们国公府放在眼里。咱们两个府都要结姻亲了,他竟还敢不尊敬您。我看这门亲事也没必要成了。”
文国公瞥了儿子一眼。
言二爷又道:“父亲若是不想做那背信弃义的,让鹤儿和永昌侯府的姑娘成亲也没什么,只不过,要是这样的话,鹤儿可就不适合再待在国公府了。”
文国公:“把他撵回山上,让你做他手的事
?”
言二爷心中一喜,以为自己这些子的努力终于成功了,连忙道:“也不是不行,儿子定会认真做的,不会让您失望,也不会丢了咱们国公府的脸。”
文国公冷哼一声,严厉说道:“我告诉你,趁早给我收起来那些想法!鹤儿和乔家姑娘的亲事是板上钉钉的事,我决不允许任何
坏。若是我再听到你说永昌侯府一句不是,你就给我滚出国公府去。”
说罢,转身回了内宅中。
言二爷很是不解,父亲为何突然改变了态度。
至于文国公为何改变主意,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终于明白了,皇上一直都想要立定北侯为太子,这些年来也只想把皇位传给定北侯。
听闻定北侯一直钟于侯夫
,侯夫
还是小户之
时就数次求娶,二
成亲后更是宠上了天。
若将来定北侯登基,永昌侯府就是皇后的岳家。依着皇上对皇后的宠,永昌侯府定然炙手可热,是万万不可得罪的。不仅不能得罪,还得好好相处。
不管孙儿娶谁,永昌侯府压住他们国公府是确定的事了,若是娶了永昌侯府的姑娘,还可以拉近和新帝之间的距离。
文国公年纪大了,又一宿没睡,当便请了病假。
第二一早,早朝后,文国公叫住了永昌侯。
“国公爷。”
“侯爷。”
“再过几个月鹤儿就要和贵府的姑娘成亲了,如今延城正在打仗,皇上心烦不已。不如你我一同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皇上?”
乔彦成心中有些怪。
之前文国公还一副不满的模样,怎得如今却忽然想通了?
不管文国公如何想,两府成亲一事的确是皇上乐于看到的。
“您说得对,我也正有此意。”
昭元帝听后果然脸上流露出来笑容,甚至提笔写了赐婚的旨意。
此事皆大欢喜。
很快,延城大捷,年底时,顾敬臣和意晚回了京城,被皇上封为太子。
来年一月,言鹤和婉琪大婚,盛况空前。
第39章 番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