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的话音刚落下,张主任就抢着发言:“是啊,当领导的关键是要会选、会用
。”
王书记向张主任点了点,喝了
茶,望了一眼李县长,问:“李县长,你们政府是不是
才太多了?你们都用些什么样的
啊?”
李县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小杨在我手下了十年,确实是个不错的小伙子,是要用。”
“是没地方用吧?我说呀,你们政府不用,我县委可要用这样的才了啊。我就喜欢用工作能力强的
,这样我自己工作起来就会轻松些,何乐而不为呢?”
王书记说。
李县长摸了摸脑袋,问组织部长黄昌军:“黄部长,组织部对杨平有过考虑么?”
黄昌军是个老组织了,说:“杨平这我也很了解,都
了十年副镇长了,还是高级农艺师。可他这个
不大出
露面,好像名声不是那么响,工作魄力不够,还没有正式考虑过。”
“这个小伙子可是个实事的
,我对他还是很了解的,应该要用。”
张主任已揣摩出了王军的心思,望了一眼王书记,马上表态。他是个标准的紧跟派,他在官场之所以这么多年不倒,主要诀窍就在这儿,谁当领导都需要这样的。不管谁来做张主任的领导,张主任都会对他“忠心耿耿”而且张主任对领导的意图揣摩得特别准、特别快,拥护得特别坚决,真是“领导未讲我先讲,看看喇叭响不响;领导未行我先行,看看马路平不平;领导未尝我先尝,看看饭菜凉不凉;领导未跳我先跳,看看小姐俏不俏;领导未睡我先睡,看看小费贵不贵。”
“小杨嘛,这个小伙子了十年副镇长,工作能力强,在廉政方面也没有任何话可说,这样实实在在的
才现在是不多见的,我以前就说过多次,可就是上不来。”
县纪委陈昌玉书记说起这事来还有些激动。
“既然又有学历,又有政绩,又有资历,我的意见是马上就用。”
张主任说。
“你说呢?李县长,有地方用么?”
王书记望着李县长问。
“有啊,小杨是个实事的料,我当然要用,他搞农村工作很有一套,专业也对
,我想先让他
镇长,不知大家有什么意见?”
李县长说。
“对,先镇长,锻炼锻炼再说。”
张主任瞟了一眼王书记说。
王书记又把目光转向黄昌军,说:“黄部长呢?你可是管部的啊,你的意见很重要啊。”
“大家如果说要用,我个也没什么大的意见。”
黄部长对杨平没什么私感
,从内心来讲,是不大赞同的,但见其他常委都跟着王书记投了赞成票,自己又想不出任何具体的理由反对,只好顺水推舟。按常规,谁想上去,先得要到他这个组织部长家里跑跑,拜拜码
的,可杨平从没单独去过他家。
就这样,杨平比较顺利地去掉了压在他上整整十年的那个“副”字。
今天王书记的心很好,一回到自己的住处,就给老婆打电话:“看来长丰县的班子还蛮好搞的。”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安老师不解地问。
“杨平的事今天给办了。”
王书记轻松地说。
“真的?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