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妮自然是没兴趣的,脱了鞋爬炕上去了。
将穿着补丁袜子的脚脚塞进白爹后腰里,有盖脚被子就不盖,就是玩!
白爹也不嫌硌廷,动都不动。
白三妮主动挑起话题,“爹,爷几天没派活了?”
北方冬季寒冷,外更是白雪皑皑,土地冻梆硬,没法
农活。
但老百姓都勤劳惯了,猫冬也不会整天不动弹,也是有活的。
比如搓绳子,大部分是生产队任务,分到各家,算工分的,小部分是给家里自留地用的。
还比如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纳鞋底等等。
白爹懒洋洋的,“年前都的差不多了,没啥活了吧。”
白母也有些期待的说道,“要是到开春都没活就好了。”
白爹也兴奋了,“那敢好!”
白三妮翻了个白眼,在心里道,“做梦呢!”
就她爷那脾
,恨不得仨儿子都是那生产队的驴,每天不停的
活挣工分。
还好爹娘都是有心眼的,否则傻乎乎硬,要累出毛病的,就是年轻时不显,老了也得一身病。
“爹、娘,我想上学。”
白三妮虽然懒,也知道上学的重要,吃了学习的苦就可以少吃社会的苦了,孰轻孰重她是明白的。
如果不上学,等她再大几岁就要下地挣工分了,那得多累。
“我要和老姑一样上初中。”
白三妮所说的老姑是白爷的老闺
,今年十七了,念初三,考两年高中了都没考上,学渣无疑了,奈何白爷
滤镜太厚,一直不肯承认。
老话说五个指还不一样长短呢,
都偏心眼,在白爷
心里,自家大孙子和老闺
可好了,谁也比不了。
白爹忍不住吐槽了句,“可别学你老姑,学了这么多年也考不上高中,都成蹲级包了。”
白母又踹白爹一脚,“别啥都说,再让娘听到了。”
白三妮在心里翻译她娘的话:说啥大实话,孩子们小露出去了,她们要吃瓜落的。
白爹翻了个身,将白三妮小脚丫塞进被子里,对自家闺要去上学还是支持的,“去呗,回
我和你爷
说一声。”
白母没那么乐观,“别忘了二哥家俩丫可都没去呢。”
白爹叹气,“真不明白二哥、二嫂是咋想的。”
白三妮很是认同的点,她也不明白二伯、二伯母的脑回路。
外没咋地呢,自己倒是自卑上了,自己自卑就算了,还压的俩亲闺
跟着自卑、怯懦,就特么的离谱。
白三妮很是庆幸她投胎到了三房,要是变成二房闺她可能忍不住直接撞墙,看能不能死回去。
第二章 二伯娘反对
白家没分家,一大家子足足十四,可还被说成
丁不旺,就是因为第三代孩子少。
白大伯、大伯娘只有一个儿子——白大军,今年十岁,也就是白爷最偏心的长孙。
白二伯、二伯娘家有俩闺没儿子,分别是九岁的白大妮七岁的白二妮。
白家三房也只有她和白小军俩孩子。
此外还有个白老姑——白珍珍,白爷偏心眼之二,今年十七,初中毕业两回了。
因着孩子少,白爷并没那么重男轻
。
白大伯娘因为生了白家长孙总觉得高一等,实际上没少被白
呲,连着白大伯也没少挨骂。
白爷将孙子和儿子分得明明白白。
二房四最是沉闷寡言,平时就是闷
活,不管是挣工分还是家务,他们承担了大部分。
她们三房属于墙,那边能偷懒有好处就倒向哪。
不过目前为止,白家的大家长——白爷稳稳把控着全家。
所以白三妮想上学,白爹娘虽然不反对也不敢打包票。
晚饭的时候,白三妮一家四都去了正屋。
白爷住东屋,隔了个小里屋,是白珍珍的屋子。
西屋住的是白大伯一家。
白二伯和白三妮家住的都是在正屋两侧搭的小房子。
就是那种一进屋就是炕的低矮土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