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一天天过去,踩着丧礼的步伐,中秋节就这么平淡无波地过去,都没办什么宴席。
很快,皇帝二十七天孝期结束,宫中这才逐渐恢复生气。
同时,孝期一过,司天监算好良辰吉,礼部便开始安排登基大典。
宫里一下子繁忙起来,登基的子定在九月初一。
旭高升,隆重的大典之上,姜璟一声尊贵无比的冕服,正式成为大夏的皇帝,年号永安。
翰林学士给的年号都不得姜璟所意,最后虞枝说了永安,姜璟立刻就决定采纳这个年号。
虞枝觉得姜璟有些率,姜璟就有一堆话来说服虞枝。
虞枝无奈,任由姜璟去了,她倒是一回发现原来姜璟还挺任
随意的。
朝堂步正轨,大夏蒸蒸
上。
姜璟虽后宫无妃,但经常要跑后宫来,和虞枝一道用膳。
而先帝的嫔妃也都各有归处,唯一特别的便是虞枝。
虽无妃位,但吃穿住行皆是遵循太后的用度,只要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第一时间送到玉漱殿。
虞枝偶尔会主动下厨,给姜璟做一些点心,病好后,虞枝子过得平静,二
相触很是融洽温
。
中秋的时候,虞枝非常想念自己千里之外的亲,这些年,她只知道家
健在,过得不错,其余一概不知。
姜璟得知虞枝心声,遂鼓励虞枝给家写一封家书,他会派
寄过去。
虞枝很犹豫,有诸多担忧思虑,她怕家早就和她生疏,怕他们忘记了他们在长安还有一个
儿/妹妹......
好在虞枝最终鼓起勇气,提笔写上一封迟来十年的家书。
但笔墨晾时,虞枝忐忑地把家书递给姜璟看,让他给她瞧瞧。
姜璟一目十行,字里行间的想念犹如实质,姜璟挑一下眉,考量半刻,他道:“没有问题。”
“母妃还有其余东西要送过去吗?”
“我不知道。”虞枝迷茫了。
姜璟道:“那母妃不如想想他们都喜欢什么,缺什么,母妃说好,儿臣才能去安排。”
虞枝追溯记忆,沉思道:“我阿耶身子骨不大好,就送些补药过去吧,我大兄善武,二兄好诗画,送诗集字画最好。”
“好。”
“有劳你了,令容。”
姜璟道:“既然是母妃的家,那自然也等同于是儿臣的家
,儿臣或许也要表达一下孝心。”
虞枝沉吟道:“你说得对,我阿耶和兄长们估计都不知道你的存在,你也该和他们认识一下。”
姜璟道:“不过,母妃为何以前不写?”
“你父皇不许我写。”虞枝道,“后来我又不敢写,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原来如此,不过母妃后可以随时随地写了。”姜璟隐约记得虞枝的父亲从前是个七品官,后来因病辞官在家养老,虞枝大哥成了县官,而二哥则是跑商了。
“说的也是。”虞枝莞尔。
虞枝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不过相较于虞枝平静的子,姜璟那边可谓腥风血雨,他开始被群臣催婚,让他尽早迎娶皇后,为皇室绵延子嗣,造福江山社稷。
姜璟开始还用各种理由搪塞臣子,后来就直接撂下话,朕内帏之事,岂容尔等置喙催促?
一句话硬生生压住所有臣子。
不过,饶是如此,最近呈上来的折子也多是规劝姜璟早确定皇后
选的事。
子嗣乃是重中之重,是等大事。
姜璟轻哂一声,与他何?
成佑帝尸骨未寒,这些就赶着让他娶妻生孩子?
姜璟同虞枝下棋的时候,随把这件事讲出来。
姜璟抬眼看虞枝,问道:“母妃您怎么想?”
“我是提议你早定选,但是你要是不愿意,我也不勉强。”上回的赏花宴,姜璟受伤,或许上天在冥冥之中告诉她,离姜璟娶妻的时候还没到来。
虞枝想开了,由着姜璟自己做主。
“儿臣还以为母妃会劝告儿臣。”姜璟笑着说。
虞枝摇,她说:“你的婚事我不
手,你自己看着办,你现在是皇帝,政务冗杂,我不想你因为这些事烦心,令容,你可要注意自己的龙体,不要
劳过度。”
姜璟捏着一枚黑棋落下,漫不经心道:“承蒙母妃记挂,儿臣会注意的。”
虞枝随问:“那你有娶妻的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