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铭警告他:“出门不许说。更多小说 LTXSFB.cOm”
“我在外面最有分寸了,不会说话的。”怀安道。
第2章
沈聿却只是意味长的笑, 连十岁孩子都看出来了,恩师趁着新帝刚刚即位,便急于联合文官约束皇权。
“圣天子垂拱而治”是每一个士大夫心中的美好愿景, 先皇登基时不吃这一套,将无数与他作对的文官廷杖、下狱、流放,折断了士子的脊梁,如今的天子宽厚仁慈, 他们便又故技重施,一步步将皇权装进牢笼。
怀安的“把皇帝装进笼子论”,倒是一针见血。
三皇五帝延续至今, 早已不是世家门阀掌权的时代, 国朝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制和官员选拔制度, 说句更直白的, 即便皇帝不活,国家机器也能有序运转。
因此一个明的昏君对国家的危害,要远胜于一个愚蠢的庸君。何况新君并不蠢, 只是没有先帝的
明和心狠手辣而已。
对此沈聿只能选择作壁上观, 不论他与皇帝私如何,首先是士大夫的一员,
知国有仁君的重要
。皇权一旦被放任, 将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先皇就是很好的例子。
怀铭还在跟怀安掰扯“看不说
”的
生大道理。郑阁老是什么意思,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 可他偏偏不能学先帝那样独断专行, 已经很憋屈了, 你一
一个“把皇帝装笼子”,扎不扎心?
怀安摇晃脑, 态度极其不端正:“我才十岁,就要学的这么圆滑世故,一点也不纯真可
。”
“别家孩子十岁还在读私塾,你每天在
什么?”怀铭问。
“我每天也在好好读书哇。”
怀安话音刚落,长兴敲门进来:“小爷,您别忘了正事。”
怀安一拍脑袋:“对对对!”
“什么去?”沈聿皱眉。
怀安道:“我要去开皂坊书坊发开年红包,然后请了大兴县的县丞、主簿、典史一起吃饭。”
沈聿:……
怀安就当老爹默许,欢天喜地回内宅换衣裳去了。
“他刚刚说什么?”沈聿道。
“他说他又攒了个局。”怀铭解释道。
沈聿近来事忙,确实有些忽视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这次又是为什么?”
“他想在雀儿山推广种植红薯,趁着麦收之前,提前跟大兴县的官吏打好招呼。更多小说 LTXSDZ.COM”怀铭道。
沈聿不禁错愕:“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怀铭笑道:“是儿子给他出的主意。”
沈聿看着长子,刚欲开说话,就被刮进来的一阵风吓了一跳。
“爹!”怀安冲进来,原地来回跺脚。
沈聿哭笑不得:“你要是着急解手就赶紧去。”
“爹,您怎么忘了!”
沈聿一愣,才想起答应为他提的新书封。从书案抽屉里翻出来给他。
“谢谢爹!”怀安抱了抱老爹,又去抱了抱大哥。
怀铭本是斜靠在书案上的,被他一撞过来,险些栽倒。
“蹭蹭状元,新书大卖!”怀安蹭完就跑,留下老爹和老哥扶额叹气。
……
到了麦收时节,怀安踩着椅子从老爹的书架上翻出一份作废的奏疏,比着上面的格式,一笔一划的写了一份奏疏。
是的,他写了一份奏疏,恳请朝廷可以在雀儿村推广红薯。
送到通政司的奏疏呈递处,受理的官员直接傻了眼。
什么小玩意儿也敢妄言朝政?
大案上劄子落得高,把怀安挡的严严实实。
怀安态度强硬:“我不是小玩意儿,下官沈怀安,正七品承事郎,有要事上奏天子。”
“散官?”参议问。
怀安反问:“哪条律法规定散官不可以上书言事了?”
“那倒没有。”参议打量眼前的小孩,小小年纪有了官身,必然是父荫的结果,不知是哪位要员的孩子,也不管好,放任他跑到通政司来胡闹。
于是堆起一脸笑容:“乖,这里不是小孩过家家的地方,出门右拐有家蜜饯铺,你去那儿买好吃的去。”
怀安凶的:“通政司只管收发奏疏送到司礼监,你管我多大岁数!再这样搪塞推脱,我现在就参你一本!”
“嘿,”那参议哼一声,“算我多管闲事。”
他本也是好心,怕谁家小孩子闯祸来着。
一大箱奏疏送往司礼监,除了特大事件,按例是到不了皇帝案的,毕竟每天成百上千本奏疏,皇帝就算长出三
六臂也看不完。
这时就是到内阁发挥作用了,内阁的阁员们会对这些奏疏进行“票拟”,然后分轻重缓急呈送御揽,最终由司礼监“批红”,再送回通政司,分发到有司衙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