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夏禹开始去搜集报纸的信息,想要找出一份最适合收购的报纸。
一天时间就在夏禹忙碌中过去,上午他还抽空去了一趟九龙易所,发现
票已经
割完毕,然后他就申请把资金提到了汇丰的银行账户。
一直忙到了晚上,夏禹不断地分析筛选,终于找到了一份适合收购的报纸。
《港岛报》!
和现在销量排名第二的《星岛报》只有一字之差!
但现在二者之间的差距却如同渊,一份是畅销整个东南亚的报纸,一份是现在香江本地的不
流小报。
《港岛报》的名字比《星岛
报》更贴近香江,这是因为《港岛
报》的成立时间在1936年,比1938年成立的《星岛
报》还早两年,距离现在1978年已经有42年的历史了,资历足够老!
《港岛报》曾经也辉煌过,在创始
的带领下,锐意进取,到了1946年便登上过香江报界第一的宝座,且一直坐到了195o年。
只是可惜《港岛报》的创始
突然重病去世,还没来得及培养接班
,只有一个纨绔的儿子。
败家是纨绔子弟的专属优秀技能!
可想而知,短短一年时间,《港岛报》销量就不断下滑,连前十都排不进了。
这个时候,纨绔二代反应过来了,《港岛报》在他手里会一直亏啊,得及时挽回损失,不然潇洒的钱会更少啊!
怎么办?
有道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纨绔二代直接把《港岛报》给转手卖了,继续花天酒地去了。
接手的认为《港岛
报》底蕴还在,还有崛起的机会,便大力整顿。
还别说,还真让他拉住了下跌的趋势,勉强排在第十的位置上,只是他能力不足,想尽办法,《港岛报》还是在第九第十位徘徊。
挣扎了几年,那也死心了,把《港岛
报》
给招聘的经理,打理他的其他事业去了。
可惜又过了十多年,第二任老板的主业受到了影响,为了筹集资金,他不得不把渐衰弱的《港岛
报》给卖了。
就这样,《港岛报》又换了不信邪的第三任老板,一直维持到现在。
只是,这么多年下来,《港岛报》也变成了一家不
流的小报纸,平均
销量也就在三千多份,最多的一短时间还是1976年8月,平均
销量达到了五千份。
而夏禹也打听到了,现在的《港岛报》的老板,也就是第三任老板丁胜武,因为急需用钱,也对利用报纸进阶上流层次的想法死心了,早就有出手报纸的打算,只是过了一年了,还是没有卖出去,为此他焦急不已。
别看不上《港岛
报》,不代表夏禹看不上,在他看来,《港岛
报》还是很有价值的,且对他的后续动作有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