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大嫂生了文慧的时候,是有娘的。
大形势已经这样了,她不找娘,到时候孩子被
笑话,那就不好了,等以后自己私底下喂吧,但是
娘还是需要找。
“现在才两个月,等过几个月再说吧,那时候找生产的,也容易一些。”
总不能找那些跟自己一个产期的吧,那样家孩子生下来,就要出来做活儿,也太残忍了,最好找那些孩子已经可以吃别的东西了的。
可惜他们现在下不多,也没有下
生孩子的,不然从这里面找,那就很不错了,这样的
,用着也放心。
对了,她可以问问舅母那边,家里是不是有这样的,到时候一家子都上来,就可以全心的伺候自己的孩子。
如果没有,那么就在这边雇佣一个娘,让孩子吃两年的
,到时候,她想回去,就放她回去。
秦婆子点应下,现在找稳婆还早着,也可以过几个月再找。
而那边胡鑫分别给岳父岳母写信,给杨柳村也写了信,给胡家棚的爹娘更是写了信,告诉了这个喜信。
等冬月底的时候,胡大舅他们就收到了信,一看信,知道度于是怀上了,季氏首先就念了一声佛,终于她家鑫儿要当爹了。这真是太好了,季氏激动的要流泪了。
而胡姥娘则是一个劲儿的说好,胡大舅自然是高兴万分,这他要当爷爷了,能不高兴吗?
胡姥娘却有些担心,“他们两孩子,都是第一次当爹娘,什么事儿都不知道,我这里担心那。”
胡大舅说道:“娘,我看他们两个应该是没有问题,不是还有下吗?京城里的大夫医术也好,
也多,这两孩子也是知道分寸的,再不济,等过年了,让孩子娘过去,不就成了?”
季氏忙点,“我是该过去了,只是这家里。”
胡姥娘忙道:“以前没有这些下的时候,我们都过过来了,现在这
子越过越好了,吃饭都有
做,衣服也有
喜,我就比地主老财还要舒坦,你就甭担心,我们这
子过的好呢,要不是我这把老骨
不能折腾,我都想去京城看看去呢。只是我也晓得,我过去了,什么忙也帮不上,反而给他们添
呢,所以我就不过去了。你去,看着我重孙子生出来。照顾榆儿月子。”
胡大舅却说道:“等过年了,咱们全家都过去吧,这边就留着看着就成。”
“啊?这是咋个说法?”
怎么全家都过去了?
胡大舅解释道:“鑫儿是长子,他现在又当官,我听说了,这当官的,最要考虑到孝道。咱们这当父母的都不在眼前,鑫儿又是在京城里,说不定别都要拿这个说他呢。我本来的打算是等他真正的授官后,我们再过去,现在有了这个事儿,榆儿要生孩子,这孩子生下来,不得照顾他长大啊,这样一算下来,还是咱们跟着强。”
胡姥娘说道:“你妹夫那边也没有啊。”
胡大舅解释道:“妹夫那边,一个是他自己都当祖父了,这父母跟着不跟着,都没有什么了,毕竟,他这把年纪了,也没有拿这孝顺不孝顺的说他了。再说,妹夫的爹娘还有另外好几个儿子呢,咱们这边,惢儿才那么小,别
总不能说,让惢儿尽孝吧,这也不像话。鑫儿是长子,又是读书读出来的,你们想一想,要是我们长期的不跟着,那被
说三道四,以后肯定也当不得好的官了。”
胡大舅也是在外面,听别说多了,所以才有这个打算的,本来是不想跟过去,给儿子和儿媳添麻烦的,但是这还不仅仅是添不添麻烦的事儿了。
“那这么说,我也能进京了?老太婆我还真是从来没有去过京城呢,这下我要好好看看了。”胡姥娘是反应的快,既然这样了,那就去京城呗。
一切都是为了子孙后代。而且,他们这家里也单薄,过去了,
也多一些,以后遇到个什么事儿,也能帮衬着一些。
老家毕竟经历丰富,很多事儿都看得明白一些。
尤其是现在榆儿怀孕了,她也想看到重孙子出生呢。
以前不去,除了怕他们添麻烦,也是因为怕别说自己是乡下出来的,然后连累的孩子们被
瞧不起。
季氏道:“既然这样,先给鑫儿他们打声招呼,然后再说吧。”
这边也要安排好了,不然丢下这一堆可怎么办呢,都是家里的产业,总不能随随便便的就不要了吧。
对这边的产业,胡大舅也有打算,让王总管找几个给管起来,每年按时间给京里送东西和出息。记得好多大户
家都是这样,在老家有田有房的,找个
总管着就成,反正都是自己手里的
,地里出产是多少,也清楚,大概齐就成。
这样商量着,还要跟杨柳村那边打声招呼,这毕竟是要离开了。是个大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网上购物的竞争好激烈!看了有十几个网站都在搞年中促销!对于俺这种喜欢网购的来说,那是大大地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