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带着自己的礼物和叶子的礼物, 及一车队的菜走了。
年末的最后一次大收割,让大部分的都连轴转了两天两夜,着实把大家累坏了,但丰收的喜悦却也令
兴奋。
陈三他们一走,柳玉琴就直接分给各家各户四两到六两银子, 算是现代的年终奖金了。
拿到了银子, 各家各户都非常开心,个个都在盘算着要去办年货, 该买些什么东西。
分这个奖金, 柳玉琴采纳也古云裳的建议,要依她自己的想法, 是想一家发个十两八两银子的。
古云裳却说:“你已经负担了他们一家子全年的嚼用, 还分,这样那样的东西也没少过,对他们已经很不错。别的主家, 这笔银子肯定是不会给的,最多在过年时赏两个红包而已。手面小的就是几十个钱,手面大的也就是半两银子而已。你发太多了,以后怎么办,是不是每年都往上加,最后到一百两甚至上千两。”
“哎, 我只是觉得我自己赚的不少了, 多分点给大家也不算什么嘛。”柳玉琴说。
“你赚得再多, 也是你的本领, 他们说穿了只是你家的下,你可以打赏给他们,但不要用这种年终奖的形式,就算要用,也别太大手笔。因为
心总是不足的。而且他们手中有这么多银子了,难保不生出别的心,想独立出去自己
呢,你是不是要再雇
回来?而且他们走,是不是要带走你种菜的机密?这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呢。最重要的是,我还怕有些
会跟着打混,比如本来一天可以挖一块地,就只挖大半块,
多了,总会有混水摸鱼的
。”古云裳说。
所以,最后两折中,按每家每户的实际
活
,分发了奖金。并且还把这个制度告诉大家:“以后每年,咱们都按这个规矩发奖金。大家只要认真仔细
活,我不会亏待大家的。”
众听了自然也高兴,纷纷表态:“多谢主家,我们一定认真
活,保证一点儿都不敢马虎。”
柳玉琴和古云裳商量了一下,以后的事。家里如果收
越来越高,柳玉琴一个
显然是管不过来的,就算算上瞎公和赵成也不行。特别是水果和罐
的活儿,古云裳还根本就没见识过,光听柳玉琴一说,她就连忙说:“我看,你得改变一下方式了。不能样样靠自己抓了。你要
心的事
太多了,总有一天得把你累跨了。”
“怎样改?”柳玉琴连忙问。
“你看,我以前也管着几个铺子,要是我象你这样,每个铺子事无俱细,样样过问,我岂不是要忙死。每个铺子的管事,是最重要的选,把握住这个
了,基本就把握住这家铺子了,再安排一个
进去学习和监督,就算这个管事有外心了也不怕。”古云裳说。
“恩,所以我在培养赵成和吴小满啊。但是想让他们能担重任,还很远。”柳玉琴苦恼地说。
后面来的两户佃农,家里的孩子,也不知道怎的,都不太得柳玉琴的喜欢,而且也许是因为前面与吴家也算是共过苦的,柳玉琴自然而然地就偏向于吴家了。但是吴大有却又有些老实得过分,最多只能管管庄稼地里的活儿,重担给他,又怕他挑不起。所以,眼下能用的
也就赵成和瞎公而已。吴小满要成长起来,起码还得等五年。
“说来说去,你还是缺手。”古云裳叹息道。
对于这一点,她也是有感受的。不然,她后
也不会被
得差点儿令弟弟出了事。
柳玉琴想了想,问:“你在罗家,不可能没什么可信任的得用手吧?他们都上哪儿去了,还能不能再弄两个
回来?”
古云裳回答道:“有还是有两三个的。只是当初我走的急,再加上我自己都不是原来的罗家大姑娘了,就只带了我的
娘与
兄弟这对母子出来。”
她想到一个,原先是她院子里的一个三等小丫
,这小丫
是她的身边一个得力
手的表妹,因为家里太穷了,才会被卖到罗家来的。一进罗家,就被她们动了手脚安排到了她的院子里当个做粗活的三等小丫
,被她私下里调教了两三年,一直留着没有直接调到身边来当贴身丫
,就是因为怕老太太把她的
手全折了。
可惜她算来算去,后来朱氏却脆下了狠手,把她那一院子的下
全给打发走了。这丫
也只能离开了罗家,被她偷偷安排回了老家,她是打算几时有机会再把这丫
弄到身边来的。
还有一个内院传话的中年婆子,只带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孙子在罗家做活儿,也是她偷偷给了十五两银子,让他们先安顿好的。
可是,后来她自己都抛弃了原来的身份,哪里还有机会再去把这些接回来。现在也不知道那丫
在家里的
子过得怎样?这对祖孙还在不在原先的地方?
“那再去把他们找回来,给我用也好啊。”柳玉琴连忙说。
这种都是有经验的熟手,她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
才。说到这里,她又想起古云裳那天问铁牛的事
,又问:“你是不是有适合铁牛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