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皇帝驾临,织造府上下早已整顿好院落,静待圣驾。随行嫔妃数这边也早就接了消息,能够将诸位娘娘安顿妥帖。
娜仁甫一落脚,卸了钗环沐浴一番,便听传曹夫
来请安。
江宁织造曹玺,其妻孙氏,曾是康熙保母,位封一品夫,康熙登基后一家
水涨船高,曹玺从内务府包衣官员一跃至江宁织造,官衔虽然不高,却是实打实的肥差。
对这位曹孙氏,康熙是十分尊敬的,娜仁对她还算熟悉,当即命通传。
曹夫内,先与娜仁磕
,娜仁忙命
搀扶住她,又关切地问:“一别数年,夫
可好?”
“好的,都好。”曹夫养尊处优多年,如今身材丰满,面庞圆润,岁月的痕迹攀上额
眉梢,满面红光,说话中气十足,并不先得苍老,倒衬得她更加和蔼可亲了。
即便是康熙保母,她在娜仁面前也不敢拿大,毕竟是见识过娜仁在宫里的辉煌岁月的,若这会对着的是康熙的哪一位嫔妃,她还能拿捏拿捏半个长辈的派,对这个……还是算了吧。
她先是夸赞了一番娜仁的好气色,说了些场面上的吉祥话,又询问公主在不在,正好皎皎过来向娜仁请安,见了她便在娜仁的示意下与她见礼。
曹夫也是听过这位嘉煦公主盛名的,哪里敢受她的礼,忙起身让过,又捧出见面礼与皎皎。
她中谦称不过是小玩意,娜仁见那玉璧晶莹剔透、润泽生华,俨然不是凡品,只怕价值不菲,哪里是什么小玩意。
但她送了,娜仁便叫皎皎收着。江宁织造是肥差,以曹家的富贵,这并不算很大的手笔。
同时,娜仁也提出见一见曹家的孩们,曹夫
就等着这句话呢,听她一开
,忙叫丫
将少
与姑娘们都带进来。
未一时,一位年轻在前,带领着几个妙龄少
内,各个衣着光鲜,穿着崭新的衣裳,少
发挽青鸾钗,少
们梳着垂鬟分肖髻,簪着金镶玉珠钗,打扮得极为体面。
她们进来并不敢放肆,先向娜仁请了跪安,一看就是事先演练过的,动作极为顺畅利落,娜仁道免之后,便起身在曹夫身边站了一排,各个垂
端手,极尽恭谨。
曹夫是有个墩子坐的,她的媳
与孙
们便没有这个待遇的。
娜仁早在到江宁前便打听好了曹家的,给这几个都备了见面礼,此时一个眼色下去,琼枝右手二指并拢在左手掌心轻轻一拍,发出清脆的一声响,便有宫
捧着锦盒从内物出来。
“若说料子、珠花那些东西,只怕宫里的也不及你们这边的。与少夫一对金钗、两柄宫扇,几位姑娘每
一对宫扇、一匣明珠。礼是薄了些,可不要嫌弃啊。”娜仁笑着打趣般地道。
曹夫诚惶诚恐地道:“岂敢,岂敢,娘娘说笑了,您的赏赐,便是一朵花一根
都是金贵的,何况是这些东西?你们还不快谢娘娘的赏?”
众便齐齐谢恩,曹夫
有意引荐,笑道:“娘娘瞧瞧
才家这些个
孩儿。”
“倒是各个出落得水灵标致。”娜仁笑道:“看着都是和皎皎差不多的年纪,这几你们也可以说说话。听闻还有些姑娘,今儿竟无缘一见了,也有给她们的礼物,夫
带回去吧。”
曹夫听了,笑容不变,只恭敬地替那些
孩道了谢,又对娜仁道:“能得您的夸奖,是她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能和公主说说话,更是天大的福分了。娘娘您看哪个觉着顺眼,
才便厚着脸皮求您将她带在身边调、教调、教,便是给您端茶倒水地伺候您,能从您身上学到一星半点,也足够她们活一辈子了。”
“嬷嬷说得哪里话。”她想的什么,娜仁瞬间明了了,面上笑意不变,吻也仍是极亲近的,却叫曹夫
心尖无端一颤,只听她道:“我这里素
都是琼枝她们伺候,不缺端茶倒水的。嬷嬷的孙
,还是自己个教吧,嬷嬷也是个通透勤快的
,想来教出来的
孩也不会差。”
曹夫听出她的意思来,心一沉,见她抬眸望来,眸中仿佛透着些冷意,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呐呐应着。
这事后来娜仁也说与康熙了,他听了不过挑挑眉,复又莞尔:“也是之常
。”
“我说我这不缺端茶倒水的,回绝了。若是嬷嬷有什么不满的,与你念叨,只管叫她来和我说。”娜仁一边整理着手的东西,一边道:“嬷嬷
老了,倒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康熙轻笑着,无奈摇:“什么
到了阿姐
中也落不下个好的。”又微微一顿,道:“朕明白了,阿姐放心吧,你做得没错。”
他轻叹一声,微有些复杂,“自古来,
心易变啊。”
“倒称不上心易变。只是贪嗔痴慢疑
皆有之,无
能够避免。”娜仁平静地道:“嬷嬷素来是最知道进退的,在我这被回绝了,想来便会熄了这个心了。”
康熙缓缓点:“但愿吧。”
他也不过是感慨了一生,很快又说起旁的话题,“朕预备明谒明孝陵,阿姐可以带皎皎和留恒出去逛逛,记着多带些侍卫。”
“……真要去?”娜仁转看向他,康熙平静却鉴定地点
:“不仅要去,还要三拜九叩地行大礼,在宝城前奠酒三爵。”
清朝的帝王,行大礼祭拜明朝的开国皇帝。
写在史书上是美事,传出去能安民心,能叫天下多少学子与大儒归心,能叫朝中汉臣对清廷更加归心。
只是对皇帝本而言,做下这个决定会有些艰难。
而且娜仁想了想,如果真有九泉之下,想来明太祖也不会乐意受康熙的礼。这只不过是用来安抚民心的场面上的事罢了。
娜仁轻叹一声,拍了拍康熙的肩,未语。
康熙笑看她一眼,道:“朕要叫他们知道,明、清之变,并非华夷之辩,而是古今之变,是正常的朝代更迭。先祖行事有过之处,朕不会否认,但当年,明朝帝王就真的贤明吗?”
他仰着,目光坚定而锐利,这个
如出窍的利刃,锋芒毕露:“前明政权强盛始于明太祖,纵然后代众多子孙不肖,也能绵延几百年,国家底蕴丰厚强盛。但我大清能够取代明朝,岂不是比他朱家更厉害?”
是,你家子孙霍霍的也更厉害。
娜仁一边修剪着花叶,心中默默地想。
要她说,明、清两朝,都是好坏皆有,在位君王贤明时,百姓有今年好子过;君王昏聩时,百姓的
子便不好过。
要说什么好?社会主义好!
自由平等,民主和谐才是爸爸!
封建社会,便是再强盛的社会时代,普通百姓也终究会受到压迫,阶级固化便仿佛是枷锁,士、农、工、商,看似把农民阶级抬高了,其实还是扒在普通百姓身上吸血。
要说什么好?工农联盟好。
娜仁平静,即便心中已经想很远,已经将要掀起波涛骇
,已经隐隐有些激动了,面上却还是一副平静的模样,甚至连手上修剪花叶的动作也仍就稳稳当当。
但她如今是没有资格指责康熙的,他已经算是心怀百姓的帝王了,她说到底也不过是如今这腐朽的制度下的阶级受益者,有什么资格指责旁?
她终究是个懦弱而无能的,没有轰轰烈烈掀起革命的本事,不能剑指封建主义,推翻帝制大山。
但她希望,很多很多年以后,她留下的文字,多少能够给予一部分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