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沿街的铺子都开着,想来是大家都想趁着年底多的时候多卖一些钱,宋湘想着接下来几天她上午也把铺子开着,下午没什么
的时候就关掉。
去了卖种子的铺子,里面基本上都是蔬菜种子,粮食种子不多,像稻子、麦子这些都没有,得开春之后到了种植的季节,粮种才会从种子公司送过来。
卖种子的老板:“这么冷的天还不到耕种的时候,肯定是没有种子卖的。”
宋湘皱了皱眉,“那我如果想买哪里能买到?”
卖种子的老板:“你要是着急又不在意发芽率的话,可以去找下面村子里的老年,他们每年都会种麦子和稻子来当存粮,你可以买来试一试。”
宋湘觉得有道理,她记得放方家还有亲戚住在村子里,待会儿问一问能不能买一点。
从卖种子这里折回去,途中菜市场的时候看到有三车装满了土豆和红薯,个
很大,瞧着都是好品种。
宋湘觉得红薯和土豆也是抗饿的主食,所以就从三车老板这里各买了一百斤土豆和红薯,并让老板帮她送到小镇尾的小卖铺去。
付了钱以后,旁边卖的老板直接喊起了宋湘的名字,“宋湘,你买了这么多土豆?要不要再买一点排骨搭配着做?今天刚杀的猪,可新鲜的呢。”
宋湘看了眼老板,想到自己冰箱里的已经不多了,便又要了两斤瘦
,另外看到
子骨和猪蹄还不错,想着最近有些累,可以买一点回去熬汤补补身体,“还要几根骨
和猪蹄。”
老板一边给宋湘称,一边问她:“要做香肠吗?还有十天就过年了,你还没做香肠吧?”
以往每年准备年货都是安排的,今年
不在了,宋湘又一直忙着改造未来小城,这件事一直拖着没办,她点了点
,“有现成的吗?”
老板说:“没有现成的,不过可以帮你现做,一会儿就能做好,你不着急的话可以等一等,着急的话你先忙你的事儿,我做好了直接送你家去。”
宋湘点了点,问了价钱,“那做十斤吧。”
老板又问:“要麻辣的还是甜一些的?”
“麻辣的吧。”江城嗜吃麻辣,宋湘也不例外,但因为身体原因平时很克制的吃辣食,偶尔吃几次也没关系,最重要的香肠不做麻辣的不好吃,所以宋湘就全要了麻辣味道的。
“行,我这就给你做。”这时正是饭点的时候,没什么过来,老板也有空先帮宋湘做香肠。
“那麻烦待会儿帮我送去小卖铺。”宋湘和铺老板说了一声,便先领着卖土豆的老板一起回了小卖铺。
难得天放晴了,久违的阳光照进小镇里,驱散了一些寒冷。
居民们便搬了椅子坐在沿街露天的空地上晒着太阳玩着麻将,阳光明媚,晒得浑身暖洋洋的。
方她们看到宋湘又是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小卖铺里搬,“宋湘,你这又买的是什么?”
宋湘随应了一句:“置办了一点年货。”
方她们哦了一声:“是香肠腊
这些?”
宋湘嗯了一声。
“是外面买的还是镇上做的?你从外面买的可能没有镇上做的好?镇上铺老刘做的味道不错,也不缺斤少两,我们都在那儿买。” 方
这群
就是很典型的乡下老太太,
八卦
占小便宜,但也没什么太大的坏心思,偶尔闹个矛盾,转天又和好了,所以今儿又对着宋湘关心上来了。
和这些老太太们没什么可聊的,但碍于家是长辈,宋湘还是一一回答了:“是在那儿买的。”
“那就好,我们害怕你小娃子一个不懂这些,到时候被
给骗了。”方
叹了
气,感慨道:“往年这个时候你
已经在家里挂满了香肠腊
,还有腌
腌鸭,满满的挂一屋子,看着都让
羡慕。”
方顿了顿,又啰嗦了几句:“今年你
不在,宋湘你今年怕是只能一个
过年了吧?要是一个
不习惯就来我们家。”
镇上的都知道当初宋家老太太把宋湘捡回家,宋家的两个儿子都是极力反对的,关系一直不大好,平时往来也少,如今老太太不在了,大概以后是不会有什么往来的。
大家的话宋湘也只是听听而已,没有当真,“习惯的。”
另一个老说:“行,那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们。”
“好。”宋湘一一应下,准备回去时想到种子的事,犹豫着问方
,“方
,你现在还有家
在村子里种稻子和麦子这些吗?”
正在摸牌的方回过
,“你要做什么?”
宋湘怕方又像上次一样不停的念她,就撒了一个谎,“我朋友说想买一点没有打催长剂的粮种拿回去种。”
方说:“有的吧,你朋友要多少?我晚些时候给你问一问。”
宋湘想了下,“十斤吧。”
方:“那成,我晚些时候帮你问一问。”
等到傍晚的时候,方就给了宋湘答复,她亲戚家里的确存着不少稻子和麦子,稻子是今年秋天的新粮,但麦子是去年没吃完剩下的。
如果宋湘不介意的话,可以按照市价卖给她,不过因为她要得不多,可能要等过几天赶集买年货的时候顺道再送过来。
但宋湘等不了太久,直接问了地址,打算亲自过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