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这可不像你会说的话,咱们村子开的厂子,哪个是咱们熟悉的。”蔡丹激将,“您别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啊。”
蔡姑父笑骂,“臭丫,找打!”
蔡姑父没在京城待太久,毕竟村子里事太多了。
集体厂子改制的事进行的很顺利。
蔡丹拿到电报一点不意外。
她觉得自己很有先见之明,钱早就准备好了。
她和徐州熙这几年挣的所有的钱。
还有徐州熙爷爷、爹娘给凑的五千块。
这还不算,蔡丹还将手上的金子给卖了,如今金价很高,卖了一万两千多。
这还不算完,有了准备,她还准备将房子抵押。
还能贷个万八千的。
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八万多。
她想凑十万的,实在没办法了。
她手里是还有几样珠宝,也涨了一些,但也卖不了多少钱。
现在卖实在太亏了。
她不但自己尽最大努力凑钱,还给蔡四哥拍电报,让他们尽最大努力认购,不会吃亏。
这话她也没忘和蔡五哥说。
对了,蔡姑父那边还有个硬规定。
认购资格只有本来四大队的队员有。
啥意思呢?
就是说嫁进来的媳,娶进来的童养夫都不行,不准参加认购
份。
但是他们拥有基础分红,在不离婚的条件下。
虽然有些不通,就如蔡母,已经在四大队生活了半辈子,在四大队生儿育
,结果却没资格。
但是蔡丹也知道,这是蔡姑父尽最大努力的保证资产不外流。
保证绝大多数四大队队员的利益。
蔡丹为了认购这事,专门回了一趟四大队。
签下了认购书。
她也是认购最多的,没有之一。
除她之外,最多的是蔡姑父,也不过两万多。
蔡母为此还拉着她反复问,真把那么多钱都投进去啊。
蔡丹将手里的认购书扬了扬,字都签了,钱也给了,还能耍赖咋地。
她在家陪着蔡母待了两天,也没忘去看望徐爷爷。
之后就和蔡四哥、赵老师和几个堂叔、堂哥一起回了京城。
八一年蔡丹和徐州熙毕业。
蔡丹拒绝分配,进了万佳电器厂。
徐州熙服从分配,进了京城第一民医院。
因为电器厂投巨大,加上盖厂房,这一年并没有分红。
蔡丹和徐州熙过的紧。
因为他们要还账,他们将房子抵押贷款了八千五,利息百分之十,三年还清。
好在还有练习册的收。
否则他们夫妻非得成老赖不可。
同时蔡四哥、蔡五哥两子也都先后留在了京城。
蔡五哥仍然在化厂实验室工作,不过是京城的实验室。
他留在这里可以随时回京大请教教授,很是方便。
蔡五嫂毕业被分配到了京城的郊区的派出所。
蔡四哥本来是在京城盖厂房的。
盖了一年多,之后建筑队扩大,他又直接承接盖楼,也没能走了。
蔡四嫂夫唱随,带着
包也来了。
她有大学文凭,还是很好找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