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灯光开始闪烁,半分钟之内,潜艇上的一百多名官兵全都进了战斗岗位。更多小说 Ltxsfb.com
华剑锋走进指挥中心的时候,乐家成立即迎了上来。“已经三次确定,就是‘休斯顿’号。我们刚刚绕到‘休斯顿’号的后方,距离大概二十五链,绝佳的攻击位置。”
“三号鱼雷装填击数据,”华剑锋回过
来,见到卢诚闻点了点
之后,又说道,“攻击声纳准备,线导模式。”
潜艇攻击声纳发出的低频声波的能量非常巨大,能够在海水中传递数十海里。
“方位三五零,距离二六!”
随着军械长报出了目标的方位与距离数据,华剑锋立即说道:“三号鱼雷发管注水,打开前盖。”
“三号鱼雷发管注水,打开前盖!”军械长通过艇内通话器,将命令传递到了鱼雷舱。
鱼雷发管注水时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响。打开鱼雷发
管的前盖时,机械设备发出的金属撞击声更加明显。
“艇长,目标加速下潜!”声纳长大声喊叫了出来。
指挥中心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表明发鱼雷前的准备工作已经
露了“枪乌贼”号的位置,且对方潜艇上的声纳员判断出了“枪乌贼”号即将发
鱼雷。
“三号鱼雷发。四号鱼雷准备,自导模式。”
“嗖”的一声,重量接近二吨的重型反潜鱼雷被高压水流推出了鱼雷发管,拖着长长的制导尾线朝“休斯顿”号
去。
华剑锋也在此时走到了武器作台的旁边,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上显示出的图像。
鱼雷有两种制导模式,一是线导,即通过数据线,由潜艇火控计算机控制鱼雷攻击目标;二是自导模式,即利用鱼雷自身的声纳获取目标信息,并且由鱼雷的制导装置进行控制,让鱼雷自动攻击目标。前者主要用来对付十拿九稳的目标,且攻击成功的概率高得多。主要是潜艇上的探测设备要比鱼雷上的探测设备灵敏得多,能够更准确的探知目标的活动况,为鱼雷提供更
确的攻击信息。后者则主要用在遭遇战中,当潜艇需要避开敌
来的鱼雷,且同时进行还击的时候,就不能让鱼雷拖着长长的导线。正是如此,在线导模式下,潜艇不能做大范围,高强度的机动动作。
从屏幕上显示的况来看,“休斯顿”号如同一
遇到了马蜂的狗熊,正在疯狂加速下潜。可是,鱼雷的速度比潜艇快得多,且攻击
度达到了九百米,“休斯顿”号的最大下潜
度只有可怜的四百五十米,极限下潜
度也只有五百三十米。
在鱼雷命中倒计时十五秒的时候,“休斯顿”号连续释放了三组扰装置,然后全速左转上浮。
似乎早就考虑到了这一况,华剑锋淡淡一笑,下达了第二道攻击命令。
沉闷的水流声中,四号鱼雷发管内的重型鱼雷疾驰而出。鱼雷航行了大约八百米,安装在首部整流罩内的主动声纳开始工作。仅仅过了十来秒钟,鱼雷上的声纳就探测到了正在高速转弯上浮的“休斯顿”号。接收到反
回来的声波信号,鱼雷上的火控计算机自动将其与提前输
的目标特征信息进行对比。当二组数据吻合之后,火控计算机就向鱼雷的航向与
度侍服设备下达了指令,鱼雷则以五十五节的速度朝“休斯顿”号
去。
此时可以说是争分夺秒。
“休斯顿”号已经遭到了攻击,且知道“枪乌贼”号就在其身后。在规避攻击的同时,“休斯顿”号要尽一切努力将艇艏对准“枪乌贼”号,然后用鱼雷反击。因此,要想确保绝对的安全,就必须抢在“休斯顿”好发动反击之前将其击沉。
潜艇战与格斗空战比较类似,却也不尽相同。
“休斯顿”号发的三组
扰装置能够对自导鱼雷产生影响,却很难对线导鱼雷产生作用。在第两条鱼雷
出后不久,第一条鱼雷已经穿过了
扰装置形成的气泡区,并且再次锁定了目标。
也就在这个时候,“休斯顿”号转过了九十度,正在尽力瞄准“枪乌贼”号。
“三号鱼雷转自导模式,切断导线。”华剑锋没有打算给对手任何机会,“一号鱼雷输
击数据,一号鱼**注水。”
五秒钟后,军械长亲自报告了况。“三号鱼雷转为自导模式,导线已经剪断。”
“首上十五,尾上十,三分之二推进功率,三分之一左舵。”
华剑锋没有急着出第三条鱼雷,两条鱼雷对潜艇的摧毁概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六,“休斯顿”号注定会被击沉。
现在的问题是,必须延迟“休斯顿”号的反击时间,不给对手反击的机会。因此,“枪乌贼”号必须尽量呆在对手的后面,而且最好是在对手的后下方,将对手
死路。如果“休斯顿”号想发动反击,就必须继续大角度转向,且继续加速,从而缩短了鱼雷的攻击距离,也降低了鱼雷的攻击难度。相反,如果“休斯顿”号打算避开鱼雷,就必须在加速的同时减小转向角度,尽量增加鱼雷的攻击航程,为
扰鱼雷提供更多的时间。只要出现第二种
况,“枪乌贼”号上准备就绪的第三条鱼雷就能立即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