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们的武装力量——依靠我国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必将获得伟大的胜利,愿上帝帮助我们!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4月12
起,
本发动无端、卑鄙的进攻之时开始,美国和
本帝国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美国,必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他收起自己的演讲稿,站在高台上,看着面前的记者还有议员们。
“宣战!宣战!宣战!宣战!”
“战争!战争!战争!战争!”
在场的所有都高喊着
号,没有
会在这种时候拿自己的国家开玩笑。
平里总是要搞一些噱
的美国国会议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的立场。
他们全票通过了与本宣战的决定,并且坚定的站在了罗斯福的一边,准备与他们的敌
死战到底。
而当这份国会决议通过的那一刹那,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卷战争,与太平洋另一端的
本开战了!
比起罗斯福在国会上的慷慨激昂,没有能够拿到珍珠港确切损失报告的李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只能粗略的评估本
的战果。
他预计到了油料库被摧毁这个变量,然后估计出了美国太平洋舰队这一次损失一定不小这个事实。
但是他无法确认本
真的击沉了全部的美国战舰,所以他也无法判定究竟这个时候是
本占优,还是美国占优……
在这种况下,德国的态度就只能变得暧昧起来。德国元首在4月14
才匆匆发表声明,表明了德国不愿意卷
太平洋战争的立场。
为了回应德国的中立立场,美国筹集了30艘船只的面,廉价直接出售给了德国,打
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坚冰。
要知道,在德国挑起二战之后,美国就以禁运这种实际行动,制裁了德国的不断扩张。
而这一次,美国为了稳定大西洋局势主动示好,德国也就笑纳了这些美国为大西洋缴纳的保护费。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鸠占鹊巢的假希特勒,德国的元首李乐并没有迫不及待的对美国宣战,而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他不保持沉默又能如何呢?缺乏海军兵员的德国,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撑起英国留下的海军,当然也无法填满自己要下水的战舰。
等这些战舰形成战斗力的时候,也许都要1942年甚至是1943年的时候了。
所以德国现在既没有威胁美国根本的能力,也没有找美国麻烦的必要。
帮本堵住美国的加勒比航线,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即便切断了这些航线,有
拿马运河在,有墨西哥陆地运输在,美国的后勤补给就永远不可能被切断。
更何况,美国可以选择走西海岸的航线:
本可没有能力切断美国西海岸航线的能力,所以德国根本不可能达成战役目标。
在这种况下,老老实实让美国
把注意力转移到太平洋上去,才符合德国的切身利益。
缺少了英国而且在夏威夷损失惨重的美国也没有咄咄,而是尽量保持着大西洋上表面看起来的和平。
同样在4月14这一天,几乎没有英国部队的香港,被伊丽莎白几乎抽调一空的香港,沦陷成了
本的新殖民地。
而有意思的是,在攻击了法国还有英国在上海的租界之后,本
留下了德国租借,并且还给予了非常宽松的出
条件,派兵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当然了,法国流亡政府名义上的辖区越南,同样被本
闹了一个天翻地覆。
等到5月的时候,本来依附在法国流亡政府左右的部分非洲殖民地,看到了越南的下场之后,改旗易帜,转而成了维希法国的簇拥者。
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本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的扩张,让德国在遥远的非洲地区,达到了不战而屈
之兵的最佳效果。
当然,对于4月的德国来说,这些效果都已经是后话了。现在的德国,正在努力的完成自己既定的作战计划,将苏军尽可能的歼灭在明斯克周围。
而负责前锋攻击的古德里安,这个时候正在考虑的,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越过鲍里索夫,向更遥远的奥尔沙发动攻击。
刚刚赶到奥尔沙的朱可夫,在得知自己预设阵地鲍里索夫已经被德军绕过之后,痛苦的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
他命令苏军部队后撤,撤退到克鲁普基一带,重新组织防线,迎战进攻速度超乎想象的古德里安装甲军团。
在得到了增援之后,他手里现在有大约15万部队,却要防守住原来40万部队驻守的防线长度。
势对于他来说不容乐观,因为布琼尼在南线侧翼的反击已经失败了,德军侧翼部队击退了他的攻击,并且展开了凶猛的反击。
结果布琼尼差点儿就把利沃夫丢了——他现在再也不敢轻易进攻,只能不断的加固自己的防线,来应对德国越来越猛烈的攻击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200万左右的苏军在南部死守毫无作为,而朱可夫却只能用极少的部队,来正面迎战靠近斯摩棱斯克的德军。
莫斯科岌岌可危,列宁格勒也快要成为前线城市了……苏联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城市,现在差不多都已经在德国的攻击范围之内了。
现在可才刚刚到了4月份,距离苏军希望可以阻止德军攻势的冬天,还有漫长的7个月呢!
-----------
加更,这一章龙灵又用上了美国总统的宣战演讲,毕竟是历史经典,龙灵更倾向于致敬一番,所以又又又一次拿来用了。
因为又又又拿来用了,所以龙灵这一章的字数有意多写了一些(多出来的不足1000字,是不收费的)。
把演讲水出来的字数给大家补上了,所以大家不必吐槽说龙灵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