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宝妍斋胭脂铺是李延庆给汤怀的面子,由汤家投资所开,李大器在里面只占了两成份子,汤家占八成,由汤正宗亲自坐镇。
汤正宗苦笑一声说:“胭脂铺在县城内,梁山贼没有攻县城,损失倒没有,不过这段时间大名府
心惶惶,我暂时把店铺关了,货物都运回了汤
,等那边局势稳定下来再重新开店。”
李延庆点了点,“我也觉得谨慎点好。”
王万豪叹了气,“盗匪四起,战争不断,这世道开始
了,最倒霉的就是我们这些有点家业的大户,整天提心吊胆过
子啊!就怕哪天
匪杀来,把我们家产抢掠一空,小命也保不住!”
大堂内顿时沉默下来,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这时,李延庆见时机已经成熟,便缓缓道:“两位老员外都是祖辈,都懂得比我多得多,但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王万豪和汤廉异同声道:“小官
但说无妨!”
“不瞒两位老员外,我们李文庄的家族已经从去年开始就在南方购置田产了,不光是李氏家族,还有周围多年的邻居朋友,他们也跟随我父亲在江夏一带购买土地,修建房宅,我们已经在向南方转移,李文庄已剩下不到一半的。”
汤廉沉默片刻道:“其实这就是我今天来找小官的真正原因,你父亲去年也给我说过这件事,说是你几年前就坚持要大家南迁,我就很奇怪,几年前河北两路并没有匪患,小官
当时怎么知道今天世道会
?”
汤正宗忍不住道:“父亲,家是探花,当然比我们有先见之明!”
汤廉摆摆手,“你别嘴,听小官
说!”
李延庆淡淡笑道:“两位老员外可能误会了,我并不是因为匪患才让家族和朋友南迁,而是因为真
!”
“真
!”大堂上一片惊呼。
李延庆点了点,“或许大家还不知道,
真
已经攻
辽国上京,辽国数十万大军被歼灭,大势已去,灭国就这在几年了,西夏之所以要求议和,也是因为害怕
真
灭辽之后西征,所以要提前备战,一旦辽国被灭,
真
南侵大宋就不可避免,那时河北必将生灵涂炭,汤
县是南下必经之地,一定躲不过
真
的铁蹄,所以我要求族
和村里南迁,至少将来逃去南方也有立足之地。”
王万豪和汤廉脸色极为严肃,王万豪追问道:“朝廷也是这样认为?”
李延庆摇摇,“朝廷根本没有意识到
真
的厉害,只有我们在边疆和西夏
作战的将士才清楚
真
的厉害,西夏军队十分畏惧辽军,但辽军根本就不是
真
的对手,而我们十几万宋军却被四万西夏骑兵一战全歼,可以想象将来宋军怎么抵挡
真
?种大帅就给我说,朝廷轻视
真
,将来必生大患。”
“小官的意思是让我们两家也迁去南方吗?”汤正宗问道。
李延庆还是摇摇,“我没有劝你们,因为现在没有
相信我说的话,朝廷上下也没有
相信
真蛮子会南侵,甚至我们族
也不相信,是因为利益关系才跟随我父亲在南方买百花庄园,但我要告诉两位老员外,西夏
却相信
真
会西征,他们举国上下如临大敌。”
王万豪看了一眼汤廉,“贤弟,你说呢?”
汤廉沉思良久缓缓道:“我家汤怀也写信给我说过这件事,再三劝我在南方买地,我觉得不管真
是否南侵,但现在匪患严重,世道不宁,我们应该狡兔三窟,有备无患。”
王万豪也点点,“说得对,我们是应该给自己留条退路,这件事我觉得应该听小官
的意见。”
王万豪又问李延庆,“小官觉得我们应该去哪里买地?”
李延庆微微一笑,“可以去江夏买一座庄园,将来大家还在一起,不过两位祖父如果想狠狠赚一大笔钱的话,我劝你们去杭州钱塘县城买地,现在那边也在闹匪患,土地房宅极为便宜,我已经写信让父亲大量买进,你们若有兴趣也可以试一试。”
王万豪想了想道:“去杭州买地需要再考虑考虑,不过我决定听小官的劝告,过年后就去江夏买一座庄园。”
“我们也是!”
汤廉语气坚定地说道:“事实上我们已经决定是南方买地,只是方向没有确定,既然大家都去江夏,那我们也去江夏买地,方便互相照顾,然后再观望一下局势,局势不妙就立刻南迁。”
李延庆见他们都没有去杭州买地的打算,便不再多劝,他们愿意去南方买地留条退路,这已经是很大的觉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