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龙腾小说 ltxs520.com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清新等等,似乎很多
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
、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
认识”与“感
”的分别。感
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
认识是
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
进去,把理
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intellectual[理智],偏于cold[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
认识的阶段上。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自然
之不切了;
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如此循环下去,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
。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由此得到一个结论: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认识,还不能限于理
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
。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
”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
!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
”,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
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
,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卧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
。
从这个理论出发,许多弹不好东西的原因都可以明白了。光有理
而没有感
,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
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
练的感
,还是要流于庸俗;所谓sentimental滥
,伤感],我觉得就是指的这种庸俗的感
。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不论是作曲家,是文学家,是画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与普遍的
间
。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
间
,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再若能细心揣摩,把他独特的个
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儿了解了。——当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与感受完全一样,了解的多少、
浅、广狭,还是大有出
;而我们自己的个
也在中间发生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