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对面的阿拉伯武装分子摆开了强攻村镇的阵势,在居民楼顶观战的尔兰外籍兵团“穆罕默德”营指挥官伊斯坎少校不由得皱了皱眉
。更多小说 ltxs520.com虽说在围绕牧场控制权展开的攻防战中,阿拉伯
表现得不堪一击,但这群武装
徒的
坏力依然不容小觑。
少顷,只听得夜空中传来“砰”的一声闷响,仿佛是有拔开了酒瓶塞,然后是截然不同于普通炮弹飞行时的低沉尖啸声。伊斯坎少校没有挪动脚步,也没有变换身形,而是
吸了一
气,凝眉注目地望着阿莫纳镇子北部。转念之间,一枚大
径迫击炮弹便落
这座村镇,视线中,浓稠的黑暗突然跃起一团刺眼的烈焰,振聋发聩的
炸声随之袭来。如此强劲的
炸,必定在一瞬间震碎无数的窗户玻璃……
“苏丹的死亡之锤……”
熟悉的声势令这位前奥斯曼帝国近卫军军官自顾自地嘀咕了一声。现代构造的迫击炮公认的起源是1904-1905年的俄战争,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此后经由两次
尔
战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催化,迫击炮成为了各国军队必备的制式武器,苏俄军队和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尤其青睐这种结构简单、
作方便并且成本低廉的武器。30年代,俄土两国在地形条件复杂的高加索地区
发了武装冲突,双方军队都大量装备并使用了迫击炮,其型号规格之多、产地之杂世所罕见。此后奥斯曼帝国陷
长期内战,迫击炮继续成为
战各方钟
的战术武器,到了内战后期,老朽的奥斯曼帝国大势已去,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开始大量流散至周边国家和武装势力手中。对面这群阿拉伯
徒使用的迫击炮,正是奥斯曼帝国军队列装的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其威力优于76毫米身管火炮,因而被赋予了“苏丹的死亡之锤”这样一个威猛的绰号。该炮系由奥斯曼帝国军方聘请德国工程师专门设计,其重量只有普通火炮的六、七分之一,一个4-5
迫击炮组就能够徒步运送整套装备弹药,能够将十多公斤重的炮弹投
到三四公里之外,而且可以在战场上进行持续快速的
击,非常适合为步兵提供火力压制。
第一发击就打在了镇子范围内,阿拉伯
遂以每分钟7-8发的速度进行无差别
击。他们的迫击炮弹小半命中了镇子里的建筑物,其余落在了建筑物之间的道路和空地上,而除了少数未
炸的臭弹之外,所有的炮弹都迸发出了应有的威力。那些被击中的建筑虽然没有直接倒塌的,但要么是屋顶被掀飞了一角,要么是外墙被炸出了大窟窿,还有两栋燃起了火,屋子里的
况恐怕不会太好,而那些落在建筑物之外的,即便没有给这里的守卫者和普通居民造成
员损失,也必定在
神心理上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与威慑。
在重型迫击炮无肆虐这座犹太
村镇的同时,两挺由卡车搭载的12.7毫米重机枪也相继开火了。这种又笨又重的家伙光枪身就有三十多公斤,机动
远不及通用机枪,
程和威力又不及小
径机关炮,陆军强国当中,只有苏俄、
本以及旧英国大量装备军队,用来对付敌方步兵、轻装甲车辆以及中低空飞行的作战飞机,而大英帝国
落之后,英军的诸多武器装备沦为军火市场上的廉价货,其中一些辗转到了中东战场上,被阿拉伯武装用以对抗奥斯曼帝国军队。
伊斯坎少校无意让对方的快速火力持续肆虐这座村镇,他用本部自带的无线电步话机向迫击炮组发令:“第1、2、3、4迫击炮组,击方位正北偏西34度、仰角45度,校正
击!”
得到指令的四个三迫击炮小组只用了不到十秒的时间调整
击参数,旋即进行了首
击。他们使用的是
尔兰陆军1940年定型装备的80毫米迫击炮,别看这种迫击炮
径比旧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重型迫击炮小了不少,但得益于火药技术的发展和炮弹构造的技术
改良,这种60毫米迫击炮在单位时间的火力投
反而超过了“苏丹的死亡之锤”,使用标准型
弹的最大
程为3300米,稍逊于德国
为奥斯曼帝国军队设计的120毫米重型迫击炮,而
击
度的提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种因重量级不同而造成的差距。
那些阿拉伯武装分子没有在120毫米迫击炮的最大程位置轰击阿莫纳镇,而是将装载迫击炮和重机枪的卡车停在了离镇中心大约两公里的山坡上,这是他们严重缺乏军事素养的一种表现。防守方打出的第一发迫击炮弹堪堪越过了卡车,落在那些等待进攻号令的阿拉伯骑手们当中,顿时在他们当中引发了一阵不小的骚
。卡车上的迫击炮手和重机枪手一看对方的
击能够覆盖他们所在位置,吓得连忙催促卡车司机后撤,但是不等卡车倒退,防守方的炮弹接二连三袭来,很快就有一发落在了装载重型迫击炮的那辆卡车旁,不仅把车窗玻璃扫了个
净,连带收拾了驾驶员以及车厢里的部分迫击炮手,幸存者慌不择路地跳车逃跑。
重迫击炮一个回合就被打哑,阿拉伯武装分子不仅没有全线撤退,反而在目们的驱使下向两翼运动,两辆装载重机枪的卡车也跟着骑手们向侧翼迂回,并且不断扫
村镇边缘的那些建筑物。有了卡车作为载具,大
径重机枪拿来对付非正规武装确实给力,弹雨所及之处莫不碎片横飞。
有嘶吼的机枪从旁助威,阿拉伯骑手们随后从阿莫纳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发起冲锋,他们的指挥者大概以为犹太民兵们把火力集中在了正面,侧翼和后方是相对空虚的,殊不知此举将自己置于了危险境地!
伊斯坎少校拿起无线电步话机:“各防守目标村镇的小队注意,先放敌进
程,组织
叉火力予以歼灭,同时注意保护迫击炮组!第1、2、3迫击炮组负责支援左翼,第4、5、6迫击炮组负责支援右翼,自由
击!”
话音刚落,东北方向的山坡上腾起一团硕大的火球,殉的弹药像节庆
的烟花一样散落开来阿拉伯
那辆搭载了重型迫击炮的卡车终于被直接命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