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赵俊臣告别了一众朝中朋党,乘轿回到府中,然而才刚刚下了轿子,还没等进府中,就见一名府中管事急冲冲的来到赵俊臣面前,好似是遇到了什么要紧事
。
来到赵俊臣身前后,那管事轻声禀报道:“老爷,在您上朝的时候,咱们府中来了客,自称是三边总督梁辅臣梁大
门下的幕僚,也带着梁大
的名帖,说是有要事想要求见老爷,小
不敢怠慢,就把他迎
府中招待着,如今他已是等待老爷您多时了。”
听到管事的汇报,赵俊臣微微一愣,问道:“三边总督梁辅臣的?来找我
什么?”
管事垂首道:“这个小也不清楚,更不敢随意询问……老爷您要不要见他?”
赵俊臣原本也只是随一问,并不指望能从这名府中管事的
中得到答案。而听到管事的询问后,赵俊臣点
道:“自然要见,梁辅臣不管怎么说都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在朝中的品阶也不下于我,他的
来见我恐怕是有什么大事,我又怎能不见?”
答话之间,赵俊臣眉微皱。眼中闪过思索之色,暗暗回想着三边总督衙门、以及三边总督梁辅臣的诸般资料。
三边总督这一职位,是由嘉庆年间设立的。其目的是为了防备蒙古诸部落南侵,协调陕甘诸军镇的调配,并以此来巩固明朝的西北边疆安定。
也正因为如此,三边总督的权职极大,总览陕西、甘肃、延绥、宁夏的军政事务,有统领陕西三镇军民之权责,虽然陕西之地并不富裕。但三边总督却绝对是明朝最有权势的封疆大吏了。
事实上,自从三边总督这一职务设立以来,就最是受历代帝王重视。而历任的三江总督——比如杨一清、秦纮、王琼、曾铣等等,也皆是明朝历代以来有名的重臣,更皆是经由这一职位之后,才开始出将相、位极
臣的。
而现任的三边总督。则正是梁辅臣了。
以德庆皇帝的帝王心术。能让此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并统领
锐边兵十余万
,自是说明了此
受德庆皇帝的信任;而这些年来西北边疆一向安定,虽然蒙古诸部落依然是每年
秋后就会南下劫掠,但却少有听闻西北的战事出过什么纰漏,却也足以说明此
的能力。
可以说,若是不出意外的话,那么等到梁辅臣在三边总督的任期结束之后。回到朝廷中枢必然会有进一步的高升,即使阁称相也不让
意外。
所以。听到是梁辅臣派求见,赵俊臣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但与此同时,赵俊臣却也在心中疑惑,他与那梁辅臣一向没什么,彼此的权责也没什么
叠的地方,为何梁辅臣会突然派
来求见自己?难不成西北边疆出什么变故了?
就在这般暗思之间,赵俊臣已是来到了府中客堂,抬看去,却见一名中年儒生此时正坐在客位上,待见到赵俊臣出现后,这名中年儒生显然是认出了赵俊臣的身份,也连忙起身相迎,神色之间恭敬异常。
…………
“在下徐文清,乃是三边总督梁大门下幕僚,见过赵尚书,并代我家梁大
向赵尚书您问好。”
说话之间,徐文清已是下跪叩首,竟是赶在赵俊臣阻拦之前就行了大礼。
赵俊臣快步走到徐文清的身前,将他扶起身来,并满是客气的笑道:“徐先生客气了,咱们如今只是私下相见,没什么尊卑之分,切不必行此大礼,你我随意就好。来来来,坐下说话。”
客套之间,见徐文清的神色愈加的恭敬,赵俊臣却暗暗想道:“这个徐文清虽只不过是梁辅臣的门下客僚,但毕竟是代表着梁辅臣而来,如今对我如此的客气,怕是这次梁辅臣派他来见我,是有事要求我了。”
这般暗思之间,赵俊臣已经与徐文清分宾主落座,又吩咐府中下上茶之后,赵俊臣向徐文清笑道:“说起来,我与梁大
他已是神
已久了,对于他这些年来在西北的功绩,更是颇为敬佩,奈何分属中枢与地方,梁大
他又是公务繁忙少有回京,却是不方面联络
谊,为此我一向是引以为憾的。如今梁大
他派徐先生来见我,想来梁大
他心中还是有我赵俊臣的,却也让我足以为慰了。”
徐文清连忙客气道:“赵尚书您实在言重了,我家梁大和您的心思是一样的,也是早就有心与您
,也敬佩您在朝廷里的所作所为,奈何见面的机会实在不多,却也无法得偿所愿。本来在今年陛下笀辰之时,梁大
他是有机会回京的,当时还念叨着要与赵尚书您相见,没想到北蒙鞑靼有了异动,却也不敢轻易的离开,也因此而错过了与赵尚书您相
的机会,梁大
他对此颇是遗憾,至今还时常会为此抱怨。”
赵俊臣点一笑,端茶浅饮一
后,却是终于问到了正题:“却不知梁大
他此次派徐先生来见我,是为了什么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