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房里,让两落座,吩咐上了茶。徐平道:“诏命已下,都护府即将裁撤,年底前我就要回京城了。两位大王,附近的党项大军,他们何去何从,可有定论?”
成克赏道:“都护要回京,我也要在年前到灵州,安心做个富家翁了。手下的儿郎们虽有几个不愿意的,劝过几次,都想通了。大部都愿回家乡,还有一些愿携族迁到其他要营田的州军。没有办法,横山那里子过得太苦,愿意搬出来也好。”
徐平点,横山一带的蕃落比较好说话。那里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本地蕃部本来过得就苦,有元昊的时候压迫最重。今年横山大旱,范仲淹先前组织的救灾比较得力,争取到了
心。从横山出来的军队,对重归大宋治下比较满意,让他们解散相对顺利。
见徐平转看着自己,野利旺荣犹豫了一下,才道:“这些
子我再三劝说,还是有近两万
要一次领到全部的赏钱,其中又有近万
不愿受朝廷约事。其余的数万
,愿依朝廷的安排行事。有愿意回乡的,有愿
携家眷
营田务的,也有不少愿补
巡检司厢军。”
“不愿受朝廷约束的那近万,他们要到哪里去?我话说在先,甘肃路已设,河西是去不得的。不愿受朝廷管,到了甘肃路也是反贼,反贼是要砍
的!”
野利旺荣道:“不愿受朝廷约事的,并不是反对朝廷,其实他们也心向朝廷。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就应该游牧为生,而朝廷治下只许驻牧,不许游牧,才只好离去。我问过这些
了,多是要携家到
原去,黑水河一带居住。”
听了这话,徐平点了点:“原来如此,既然一定要游牧,那就只好离去了。近万帐要过
山,想在那里安下家来,只怕周边部落不会客客气气地欢迎他们。
山北边是达旦
部落,虽然名在契丹倒塌岭节度辖下,其实都是各部自理。”
野利旺荣有些为难:“正是如此。他们所担心的,自己本是党项,现已归宋,前些
子又劫掠契丹州县,到了那里只怕会被契丹
驱赶。”
徐平笑道:“只听说契丹到处索户,还没听说他们驱赶
,
原上哪里有这种事。只要他们能立下脚来,万帐的大部落,向两国称臣,谁能奈何他们。要讨伐万帐部落,非出动大军不可。等到誓约一定,边境地区轻易不会出动大军了。”
“但愿如此吧。都护如此说,我就放下心来了。”野利旺荣叹气,明显还是不放心。
徐平微笑,没有再说其他的话,有的事没必要说
。
野利旺荣一直贪恋权势,越是恋权,就对有自己的班底异常热心。说是万帐部落不愿归化,非要游牧,这话徐平相信。但到山北去这近万帐,全是这个原因,徐平就不怎么相信了,多半是有野利旺荣的小心思在里面。徐平跟野利旺荣说得非常清楚,想在宋朝当官,就不能有自己的私属势力,所有的部落都要打散。可能是先有
提出来,不愿意在宋朝治下过定居的
子,野利旺荣加了一点小心思,便弄出了这么一个万帐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