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编排的?他们中有的,说不定还以此为荣呢。至于另一些
,应该能够等闲视之,毕竟这又不是他们个
的错。错,也只能错的是现在的军制。可惜,现在我怎么说都没有用,只有真正跟西北打起来,血才能够教育
——只是可惜了那些士卒。”
李璋道:“哥哥若说现在的军制不对,那怎样的军制才是对的呢?”
“我们汉,从远古先贤带着百姓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辟出了这片家园。男耕
织,敬老
幼,守护田园,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能有今天,不知经过了多少苦难,怎么可能没有武勇,天生懦弱呢?军制要合我们汉
的习惯,知忠义,懂廉耻,有纪律,万众一心,才能够战胜一切来犯之敌。现在禁军的军制,却只讲当兵吃粮,不讲忠义,万事决于统兵官,善者不奖,恶者不罚,无纪律。这样的军制,是对应于
原胡族逐水
而居,不知国家族
为何物的。要改军制,当然是从这根本上着手。”
见李璋摇表示不明白,徐平又道:“刀,要拿在手里对敌
挥砍才有用,而不是
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流血去吓别
。我们现在,拿了胡
的军制来,管束自己的军队,养着这样的兵,就相当于利刃倒悬,
到了自己的身上。汉
的军队,第一就是要知忠义,忠义两字不足以尽之,我称之为讲政治。讲政治就是知道自己是什么
,为什么战斗,拿起刀来是保家卫国,守护民族。第二是要有组织。统兵官管一切绝不是有组织,而是应该各设专责官员,让事有专责,上下不欺。若是统兵官胡来,背叛组织,虽是小兵也可手刃其首级。第三是要有纪律。讲政治就应该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把这些明确起来颁行下去,就是纪律。从上到下,必须在纪律允许之下做事。——讲政治,保证军队的忠诚,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保证军队的战力。军制要改,就是如此。”
李璋张着嘴,完全不知道徐平说的是什么,这些对他来说显然还是太陌生。
徐平叹了一气:“你现在不明白没有什么,等到有一天真地上了战场打仗,便就能够体悟了。有
说汉
没了血
,怎么会没了血
呢?汉
从来不缺血
。可惜的是这些有血
的汉
,却要他们像野兽一般去战斗,如何适应得了?有
又说汉
要有兽
,把血
和兽
混淆起来。现在军制下禁军还缺兽
?他们跟丛林里的野兽一样,见到比自己强的扭
就跑,等到见到比自己弱的时便就食其
,寝其骨。民间有谚:‘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说的不就是兽
吗?平蜀之后,激起民
,这种事
难道还少了?国家的军队,能够比敌
还残
,这样的军队你还有什么指望?小仗还罢了,如果大打,着实堪忧。”
把血和兽
混淆,还沾沾自喜,不是这个年代特有的。从五代以来,用吃
喝血这种野兽一般的行为彰显自己勇气的武将不少,宋初还有遗风。崇文抑武,跟这样的背景是分不开的,正常的政权都不会允许自己军队对自己的
民这样做。实际上崇文抑武针对的是晚唐五代武夫当国,超出这个范围,与其他的朝代比较是不正确的,是一个特殊背景下的政策。不实行这样的政策,国家政权便就安定不下来。可惜这传统却绵延不绝,越是对外敌胆小如鼠的军队,对自己的
民越是强凶极恶,千年以后还有“水旱蝗汤”。
两宋最能打的军队无过于“岳家军”,正是诞生在国家崩溃,军制然无存的时候。这支军队从来没有什么兽
,他们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正是没有了兽
,所以才有了保家卫国的血
。军
要有血
,但绝不允许有什么兽
,他们的热血是为国家为
民而流,而不是为了彰显什么勇气,兽
是正常军队的大敌。
徐平喝了一杯酒,放下杯子,看着远处的天空,不再说话。
西北战将起,他是一定要去的。去西北不是为了报答赵祯的知遇之恩,也不是为了建功立业,而是为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
民。他的官做得已经够大了,前途足够光明,没有那些武勋,依然可以顺顺利利地拜相,做到
臣之巅。
那些不是徐平想要的,到了一定的地步,一定要些追求,要担上一些责任。在这个世界顺顺利利地过上了富贵生活,有妻有妾,有儿有
,徐平需要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