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多远,就看见前边路边挑出来一个高高的望子,上面绣着美的图案,中间写了四个大字“龙门制衣”。正是唐大姐和秦二嫂、尤三姐三个
开的铺子,现在应该叫制衣公司,“龙门制衣”已经成了她们的商标了。
徐平对王尧臣道:“这是第一家从钱庄借贷扩大经营规模的,也不知道到现在是赔了还是赚了,我们过去看看。他们做好了,是个榜样,以后钱庄的借贷生意做起来,好处不少。”
说着,与王尧臣一起到了铺子前。
门前一个小厮不认识徐平和王尧臣,急忙上前招呼:“客是要制棉衣?自己穿的?”
徐平摆了摆手:“你忙自己的去吧,我们随便看看。”
虽然两都穿的便服,但那种气质还在,再加上后边跟着的谭虎几个护卫,小厮也看出来不是普通百姓。心里嘀咕,乖乖地到一边忙自己的了。
进了铺子,里面点着煤油灯,照得亮如白昼。这个时候了,还有几个客在那里让铺子里的
量尺寸,生意确实红火。不过最显眼的还是前面摆的一排一排成衣,只要不是特别讲究的,都可以从这里挑一件穿在身上,比专门裁缝缝制要便宜不少。
随便转着看了一看,到柜台前,就看见旁边角落里站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穿了一身花花绿绿的棉衣,正热切地与面前一个三十余岁的
讲价钱。
年纪大些的道:“二嫂,最近卖出来的棉布越来越多,价钱降下来了,生意不好做了啊!好坏你再降一降,少收几十文我回家给孙子给果子吃也是好的。”
年少的道:“古妈妈,我们这里不是一个
的生意,不好随便作主的。价钱早已经定了下来,你要收便就拿走,价钱不好讲的。”
洛阳的子在全国本就地位特别高,随着商业的达,很多
都参与到商业大
中来,抛
露面已经是常事,大家早已经见怪不怪。徐平和王尧臣两
见那
并不是要买衣服的,一时好奇,站在那里看两个
讲价钱。
旁边看着成衣的一个使见了,撇了撇嘴,小声道:“那个古妈妈,靠着我们铺子不知赚了多少钱,每次还想着占点小便宜,真是不知羞!秦二嫂老实
,怎么讲得过她?”
徐平不由问道:“她是做什么意?”
“收布的!店里制衣总是要裁下许多碎布来,她收回去拼着卖,赚好多钱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