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京师大斗(中)
PS:关于京中勋贵府邸里那么多家将家丁,为何阻止不了流寇劫掠的解释:这些纵然比较能打,但毕竟只是保镖,只会守着各家各户的府邸,不仅兵力分散,而且钉死不动。龙腾小说 Ltxsfb.com流寇却可以随时集中兵力,一般
况下分散开来到处劫掠,遇到扎手的硬点子(保镖很多的府邸),就到处叫
凑
,甚至拉上大炮来轰门。
而且,即使某座宅邸的防备坚固,久攻不下,以至于流寇都放弃了,转而去啃其它容易攻打的肥,守在宅邸里的家兵也不会出来迎击,而只会继续缩在里面,只管自家门前雪,休管他
瓦上霜。
※※※※※※※※※※※※※※※※※※※※※※※※※
北直隶,顺天府,武清县,后金大汗皇太极的御营
荒丛生的田野里,扎满了星罗棋布的帐篷,无数鲜艳的旗帜迎风飘扬,宛如色彩斑斓的云彩一般。
几百只牛角号吹响了悠长而粗犷的声响,伴随着驮运辎重虏获的大队骡马,皇太极意气风发率领两黄旗兵,从保定府凯旋而来,预备对此次
关南征的最大目标——北京,亲自指挥着发动最后一击。
之前因为戎马倥偬、战事频繁,即使是大汗的御驾,也谈不上什么气派。但如今胜局已定,在一汉官的建议下,皇太极也开始讲究起了排场——出行必鸣炮启程,前有鼓乐仪仗开道,后有重臣贝勒扈驾,皇太极本
身穿明黄龙袍,骑在一匹乌龙驹上,前边是一柄黄罗伞盖,身下的银鞍金镫闪闪发光。只见他在马上左手揽着杏黄丝缰,右手用马鞭对诸将指点山川,谈论着此次
关伐明如此容易,笑容满面。
——自从击溃了卢象升的天雄军,歼灭了洪承畴的秦军之后,整个北直隶平原都成为了真八旗肆意纵横的跑马场,地方官府和驻军望风而降。到了十月底的时候,除了京师附近三十里内的几处郊县,京畿的绝大部分府县已经全部被后金八旗攻占。此时,皇太极又亲自督战,攻下了坚固的保定府城,明国在北直隶的最后一小
机动兵力——从山海关一路辗转南逃到保定的九千川军,也被穷追不舍的
真八旗和关宁铁骑彻底消灭。至此,从京师一直到济南的千里江山,明廷再无一兵一卒可用,覆亡之势已不可挽回。
随着北直隶战局的尘埃落定,主北京指
可待,皇太极也开始约束部众,稳固对占领区的统治。所以跟以前的
关抢劫不同,此次八旗兵在取得全胜之后,反倒不似以往那么凶神恶煞般四处抢掠,而是张榜安民,并不
杀
抢。是以虽然北直隶境内
心惶惶,各府、州县的市面倒也勉强还算安稳。
然后,皇太极又以极为恢宏的度量和气魄招揽明朝官员,因为有关宁军的辽西将门从中穿针引线,再加上明廷在北直隶的崩溃覆亡之势已定,所以收效还算可以,陆续有那么几百个低品官员投降归顺,搭起了新占各地的官府架子,但还是有不少官员或躲或藏,一心继续观望时势,不肯轻易出来做真
的官。
尤其是此次南征俘获的最高级俘虏,三边总督洪承畴,虽然已经沦为了阶下囚,但迄今依然不肯归顺后金,让皇太极很是惋惜——虽然在此时的北京城中,已经有不少尚书、侍郎、大学士和皇亲国戚,在暗中派遣使节跟皇太极私通款曲,想来早已在盼着改换门庭,就等着来做真的官儿。但皇太极面子上固然对这班墙
和颜悦色、温言抚慰,其实却
知此辈多为酒囊饭袋、腐儒酸丁……总之万万不可重用。
在眼下这个陈腐衰朽的明廷之中,像洪承畴那样当真是上马能治兵、下马能安民的军政复合型优秀才,还真的是寥寥无几。实在是不能不让皇太极对其青睐有加,甚至预备委以重任。
——投降真的汉官虽多,真正的杰出
才,尤其是够得上“国士”等级的,却实在是数量有限。
而且,洪承畴身为全权负责清剿关内流寇的陕西三边总督,堪称位高权重、脉广博,在山西、陕西、甘肃地方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洪承畴能够归顺
真,那么八旗继续南下中原汉地的征途,就等于是有了领路
……鉴于上述考虑,皇太极自然也就对洪承畴愈发看重了。
但问题是,越是才,就越是傲气,也越难折服……当皇太极独自走到囚禁洪承畴的帐篷外面之时,就听到他的亲信汉官范文程,正在苦
婆心地劝说洪承畴投降归顺,而洪承畴却是连番的冷嘲热讽:
“……不知范大屈尊来此何意?虽然之前并无
,但本官也知道,范先生在皇太极这里,地位是极高的,政事军务皆有范先生参与筹划。看先生过得倒是挺滋润!怎么样?
真
的走狗做的还顺心么?”
虽然是被戳着脊梁骨在骂,但范文程倒也不恼,依旧温和笑道:“……总督大
莫要恼怒,在下素来仰慕大
之威名,听闻大
如今身陷于此,便求了大汗前来探望大
,好与大
畅谈古今时事……”
但洪承畴却毫不领,立刻就冷着脸顶了回去:“……范先生这话不知从何说起?如今我兵败落魄沦为阶下囚,范先生却是风光得意,一
之下,万
之上啊!只怕跟吾等卑贱之
说话,会失了身份吧!”
“……洪大此言差矣,”范文程笑道:“……大汗并没有把大
当囚犯对待,相反,大汗一直颇为濡慕大
的才
,想将大
收至麾下,共商天下大计。而在下也可跟大
同殿为臣、聆听教诲……”
不等范文程说完,洪承畴便打断了他:“……做梦!洪某虽然不才,也不会背弃朝廷,做那粗鄙蛮夷的走狗!大丈夫纵然不能力挽狂澜,也不过是慷慨一死以报君王罢了!”
“……呵呵!大此刻还在一心为那崇祯小儿效忠,真是难得!”范文程不住地摇
,“……只是,我大金已得天下之气运,平蒙古,
朝鲜,过长城,
京畿,兵锋所至,无不望风披靡。八旗铁骑横扫中原指
可待。而明国却是朝纲混
,
佞当道,外无可战之兵,内无栋梁之臣,纵有若
义士忠君报国,又能如何?这大明国的上上下下已然烂透了,总督大
纵有奇才,能挽狂澜于既倒乎?即知不可,又何必苦苦挣扎,螳臂当车呢?吾主乃旷古罕有之明君,惜才
才,曾云洪大
若能来投,必赏以公侯之位……”
洪承畴再次便打断了他的话,“……范先生,朝廷固然有些失德之处,但建又是如何呢?还不是一样虚伪
虐?!
贼撮尔小邦,本为我朝看门狗尔,不想竟利欲熏心,企图以蛇吞象!
当年努尔哈赤起兵造反,言七大恨。其中最重一条便是李成梁害死其父,可此事李成梁纵有过,亦为尼堪外兰挑唆,朝廷后来也知道了实,无比痛心,并厚加优抚,亦将尼堪外兰
给努尔哈赤处死。若说仇恨,到此也当罢了!而努尔哈赤却是狼子野心,以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为借
,图谋不轨,一心谋夺我大明辽东江山。皇太极即位后更是累番
寇北直隶,戕我
民,
我子
,毁我田庄,坏我城池!洪某身为华夏子民,如何能看着胡元
华近百载的惨剧,再次在中土上演?范先生,你身作汉
,却为异族为虎作伥,戕害自己同胞,如今又来劝我背弃祖宗,做这不忠不孝之
。哼!道不同不相为谋!”
“……总督大心系天下,鄙
甚是感佩。只是,如今北京已成孤城,明廷覆亡在即,大
的一己之力,又能奈何得了天下大势?吾主一向
民如子,我大金更是内外皆有清名,国势蒸蒸
上,一统天下不过早晚之事!大
即以天下黎民为念,却又断然与大汗为敌,岂不是拖延战事,使百姓更遭战
之苦?大
若是归顺我主,协助我朝天下一统,而后百姓方得安居乐业,大
亦可名垂青史啊!”范文程摇
叹息道。
“……岂不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胡元华之罪孽,历历在目!范先生却心生幻想,呵!幼稚!”
“……大此言差矣!胡元道,这正是吾皇
以为戒的……八旗铁骑
关,虽有若
杀孽,只是洪兄可曾想到,大明的皇上听谗言,诛忠臣,尽失民心,弄得民怨载道,就算没有
真八旗吊民伐罪,那陕西的流寇、山东的闻香教妖
、还有南方福建的叛将,不也是汉
?那叛将黄石还曾是天启帝的
将,明国的常胜勇士,如今不也照样扯旗讨伐朝廷了?这就是因为大明的气数已尽,各路豪杰都在顺应天意啊!”
“……哼!一派胡言,强词夺理!”话虽如此,洪承畴却皱起了眉,一时陷
沉思。
范文程见此话貌似有效果,便乘胜追击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尽义,所以仁至。我辈士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不就是辅佐明君,安定天下么?可是你想想,那崇祯皇帝自从登基之后,又为天下
做了什么?不过是敲骨吸髓的苛捐杂税而已!良禽择木而栖这个道理,洪大
应该还是明白的吧……”
总之,范文程对着洪承畴是好话说尽,百般的伏低做小。但洪承畴却依然一直是横眉冷对,语中带刺,貌似完全没有软化的意思。就连站在帐外的皇太极,都听着感觉有点泄气了。
但是,当范文程离开营帐,向皇太极汇报劝降任务的时候,却胸有成竹地说道:“……大汗,依臣之见,洪承畴的心思已经动摇了,他是不会舍得去死的——如果他当真是一心想要寻死的话,那么在被俘的时候就可以挥剑自裁,被俘之后也可以绝食自尽,但洪承畴都没有这样做……相反,他自从被俘以来,吃喝如常,可知其并无求死之心,既非求死,便是求活。眼下若是要求活,岂能不降?”
“……可他分明还没有任何投效和归顺的意思啊?”皇太极困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