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尔喀离海是不远,加尔各答也是个好港......。”易知足说着微微摇了摇
,“不过,那片地方是英国
占领的,要想夺过来,不是一件容易事。”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咸丰盘坐在炕上,将几份电报在桌子一并摊开对比着细看,几份电报都是来自西藏——僧格林沁、驻藏办事大臣满庆,達賴喇嘛--凱珠嘉措,帮办大臣赫特贺。
西藏大捷,歼灭廓尔喀军一万三千余,攻占廓尔喀国都阳布,这是连乾隆也没做到的,连达賴喇嘛凱珠嘉措都发电报恭贺,咸丰自然是格外高兴,况且,这次领兵
藏的是僧格林沁,还有三千八旗新军,可是实实在在的朝廷的功绩!
不过,僧格林沁、满庆、赫特贺都提到大幅增加番兵定额之事,让他心里有些不踏实,很不踏实!两个旅,一万五千,原本有三千定额,扩充一万二定额,仿照八旗新军编制,训练,所有番兵武器弹药由元奇供给,统属不变。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银子,天大的好事,但咸丰心里却一点不踏实,米尼枪是好东西,陆战炮、榴弹炮都是好东西,可这些好东西没了弹药就成了废物,西藏大举扩编新军,仅仅只是为了吞并西藏周边的几个小藩属国?还是说,易知足想染指西藏?
思忖良久,他依然难以决断,瞥了一眼跪在下面的彭蕴章,道:“西藏番兵增额一事,你是何看法?”
彭蕴章跪的两只脚都有些发麻,听的这话,才知咸丰是在为这事纠结,当即回道:“皇上,微臣窃以为,番兵增额,是为了吞并藏南几个小藩属国,西藏不仅有番兵,还有土兵和僧兵。”
这话一针见血,咸丰恍然醒悟过来,若是不允番兵增额,元奇必然会转身扶持达赖、班禅的僧兵和土兵,那才是更大的麻烦!等于是说,他压根就没有拒绝的余地!
“皇上。”一个太监在门禀报道:“穆荫递牌子求见,说是有上海电报。”
上海来电,咸丰是特意吩咐,随到随呈,当即便颌首道:“让他进来。”
见是空儿,彭蕴章轻轻磕了个道:“皇上,电报迅捷,又值多事之秋,军
繁重,微臣恳祈军机值房增加些
手......。”
听的这话,咸丰才察觉到,军机处还真的该增加新了,奕訢罢值,穆章阿病休,林则徐去了河南治河,瑞麟改授西安将军,如今军机处就剩下彭蕴章、穆荫、杜翰、文庆四个军机,文庆还是新进的。
如今黑龙江用兵,西藏用兵,西南多事,西北事也不少,山东赈灾,河南治河,事
繁杂,而且还要快速处理,四个
确实有些忙不过来,他暗自琢磨着,户部尚书柏葰是个合适的
选,还有肃顺.......,肃顺熟悉了解易知足,又在南洋海军呆了几年,让肃顺
值军机,也算是一个信号——一个与元奇缓和关系的信号。
略微思虑,他才开道:“拟旨,着户部尚书柏葰
值军机,户部侍郎肃顺学习
值。”
“微臣遵旨。”彭蕴章心里暗暗吃惊,恭亲王奕訢值军机,打
了皇子不得
政的祖制,奕訢才罢值,又让肃顺
值军机,这又打
了宗室子弟不得
政的祖制,他也不敢多嘴,毕竟奕訢都能
值军机,肃顺为什么不能?
再则,户部尚书柏葰,肃顺,都是赞成朝廷使团出使西洋的,看来,咸丰这是借这机会表明态度。
穆荫进来见礼后,随即呈上易知足从上海发来的电报,咸丰看过之后,没多想就道:“回电,允准。另转发给僧格林沁。”
对于吞并藩属国,咸丰并不太抵触,大清不吞并,英国、俄国
也会吞并,不过,大清藩属国众多,吃相不能太难看,不能引起其他藩属国恐慌。
见咸丰如此随意,穆荫连忙道:“皇上,如此一来,京师会多出一些异姓郡王......。”
“你是想说,有悖于异姓不封王的祖制?”咸丰看了他一眼,语气淡然的道:“藩王本就是郡王,总不能降为公爵罢,再说了,违背祖制的还少了?”
柏葰,肃顺值军机的谕旨在京师官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京师官场最不缺乏的就是
,咸丰这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朝中大员,他赞成出使西洋,柏葰就无须说了,本就是户部尚书,又是支持出使西洋的,
值军机没什么多说的。
令诧异的是肃顺
值军机,虽然大清有宗室子弟不得
预政务的祖制,但也有皇子不得
预政务的祖制,恭亲王奕訢都能打
祖制
值军机,肃顺这个宗室子弟
值军机也就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了。
问题在于肃顺这些年基本都是闲职,也没办什么正经差事,更谈不上政绩功绩,咸丰为什么打宗室子弟不得
预政务的祖制,让肃顺
值军机?
最振奋的还要数京师一众宗室子弟,宗室子弟不得预政务的祖制被打
之后,是不是意味着宗室子弟的春天来临了?
作为当事的肃顺在欣喜之后冷静下来,仔细琢磨了一番,他便微服出了府邸前往京师的电报局,给易知足发了一封密信,既是报喜,也是探询。
别不清楚他为什么能
值军机,他自己却是清楚的很,咸丰之所以
格让他
值军机,是因为他与易知足的关系,他能不能在军机处立住脚跟,完全取决于朝廷与元奇的关系,取决于易知足对他支持的力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