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英国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在5月3凌晨的凯尔特海大海战中再次败北。根据打
皇家海军内部的国际主义战士报告,英国
是被一种德国的秘密武器打败,损失了1艘战列舰和3艘重巡洋舰,现在连本土舰队的泊地都往北迁移了一百多公里。
看来现在英国不能指望他们的海军,只能依靠他们陆军去抵抗德国侵略军了。
“甫洛夫同志,朱可夫同志,你们怎么看
尔兰战役?谁会获胜?会打多长时间?”
斯大林低声向站在自己身后,穿着笔挺军服,挂着大将军衔的红军西方军区司令员甫洛夫和刚刚从远东返回莫斯科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的朱可夫提问。
西方军区司令员甫洛夫大将首先回答问题,他自从波兰战役后就升任了西方军区司令员,统帅苏联红军最强大的军区(战时是方面军)和德国对峙,自然花费了大量
力研究德军,对德军战斗力的
况是最易发言权的。
甫洛夫说:“总书记同志,我认为
尔兰战场会变成一台巨大的绞
机!因为
尔兰毕竟是个和欧洲大陆不相连的岛屿,距离不列颠岛很近,离欧洲大陆却相对较远。英国
可以很快的将部队运上
尔兰岛,而德国的增援部队和后勤物资的运输则会困难的多。”
他顿了顿,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因此我认为,在英国陆军耗尽大部分实力前,他们是不会在尔兰岛上认输的,因为那意味着大英帝国历史的终结!”
“甫洛夫同志,你的意思是德国
会在
尔兰岛上付出惨重代价,但最后还是会胜利?”
“是的。”甫洛夫很肯定地点点
,说,“如果我们不对德开战,德国
会取得胜利。也许会有几十万德国
战死,但是最终他们会胜利。”
“为什么?”斯大林问。
“因为英国的反动统治阶级没有为了保卫祖国而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决心!”
甫洛夫皱着眉
说:“实际上英国的统治阶级中的某些
和德国的统治阶级并不是死敌,而是亲戚!他们都属于腐朽没落的欧洲贵族圈子,现在只是在争夺主导权,而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报,英国最高层的统治阶级已经在为逃亡和妥协做准备了。英国王位继承
伊丽莎白长公主将会成为妥协派的首领,嫁给自己的表侄子也是德皇威廉三世的儿子,从而让霍亨索伦王朝
主不列颠岛。而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现在已经到了加拿大,未来将会成为加拿大的君主,成为逃跑派的领袖……所以现在的英国最高统治阶层中,只有逃跑派和投降派,真正想要抵抗到底的
是没有的。这样的
况,就决定了英国最终会输掉在
尔兰的决战,除非苏联红军及时参战。”
斯大林点了点,他认为
甫洛夫分析得很有道理,然后他又半转过身看着朱可夫。同样是被斯大林非常看好的将领,朱可夫和
甫洛夫却有截然不同的特质,
甫洛夫大将更像一位战略家,能够站在相当的高度看待军事问题,这一点让斯大林非常欣赏,而且也容易和
甫洛夫沟通。
而朱可夫则是比较纯粹的军,他不会站在很高的战略高度,从政治问题
手去研究军事。对朱可夫来说,军事就是军事,从部队的数量、训练、士气、后勤、武器装备等等方面来分析就行了。
“总书记同志,现在的况是德国
登陆
尔兰岛的行动已经成功。”朱可夫说,“接下来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往
尔兰岛上运输军队、物资和装备,建立空军和海军基地,部署足够威胁洛恩湾、克莱德湾和利物浦港的飞机,然后稳扎稳打地推进就能取胜,而且不会付出太大的伤亡。
不过时间还是要花上不少的,拖延战术,以拖待变是英国唯一能做的。”
“那么你们认为英国能拖出一个变局吗?”斯大林吸了
烟,打量着他的两个
将。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朱可夫眉紧张,似乎在苦苦思索。而
甫洛夫虽然远在西部军区带兵,却是非常清楚斯大林的心思,他马上回答道:“能不能的关键在于英国
自身,他们如果足够勇敢,在
尔兰岛上坚决抵抗,将足够多的德军从欧洲大陆上吸引到
尔兰,那么变局产生的可能是很大的。”
斯大林点了点,又看了看一言不发的朱可夫。朱可夫皱着眉
说:“总书记同志,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了解
尔兰战场上的最准确的
况,否则就不能弄清楚德国
到底在
尔兰投
了多少兵力。因此我希望能够带领一个高规格的军事代表团去英国,去
尔兰战场上亲眼看看那里
况。”
斯大林摇了摇,说:“不,你去不合适,你是总参谋长,需要为全局负责,还是让
报局长戈利科夫同志去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