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丰闻言,琢磨了一阵,觉得这不失为一个选择,自己竟而遗漏,实是值得反省的疏忽。
前一阵为鬼师筹谋突天
,各种手段尽出,无所不用其极,能取巧就往死里取巧,能走捷径就绝不走冤枉路,导致思维落了窠臼。
他忘了,自己的况和鬼师是截然不同的,鬼师是真的没实力,由着它凭自身力量去突
天
,九死一生都是运气好的
况,它是没得选择,必须取巧。
但罗丰并不需要,他的根基在八重境修士中是属于最级的那一层次,哪怕是九重境弟子,在根基上能胜过他的也只有三教六宗里的一小撮怪物,至于胜负则要亲手较量过才知道。
他的劣势是学的东西太杂,比不得那些被天长辈细心培养的嫡传弟子,这类嫡传弟子通常
修某一部功法经文,得授真传,尤其是能得到长辈的耳提面命,从而在修行路上少走许多弯路,心无旁骛向前进。
不过对于这一缺,罗丰并不打算纠正,因为这是最适合他斗法风格的修炼方式,战术技巧的多变,要求所学的神通本领必须广泛全面,在任何的况下都能拿出应对的方法,专
一项在应变上反而会有所欠缺。
何况博而不,换个角度看亦可称之为博采众家之长,就算真正要改变修行风格,罗丰也只会在晋级天
后考虑,到时候进
全新的世界,可以将一切推倒重建。
即便有这样的劣势,罗丰在同阶修士中也绝对当得起“强者”的称号,否则丧命在他手中的九重高手和天修士都会死不瞑目。
他把自己当做和鬼师一样,必须依赖取巧才能突前进的弱者,本身就是一种定位上的错误。
“知己知彼,这是‘知己’上犯的错误,一叶障目,不识自我。无论再怎么聪明的,也不可能永远正确,难怪古
言,一
三省吾身,世事更替,这便是‘易’,
的思维必须跟上时代的进步,否则很容易落
窠臼,被过去的认知所束缚。”
罗丰趁机自我检讨了一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在这方面向来虚怀若谷,不在意所谓的面子。
这时,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随后传来青阳门弟子的通报:“前辈,掌门……古清长老有请,还望你往求真殿一行。”他总算是记起来,掌门已经换了。
“知道了,你且带路吧。”
罗丰知道是时候该告辞了,他携带的东西很少,不需要整理什么,在回答后便推门而出,跟上那名引路的弟子,一路来到求真殿。
“门中琐事极多,无暇分身,致使怠慢恩,还望见谅。”
古清真面上带着几分疲惫之声,满是歉意的说道。
“真客气了,居住之所下有地窍灵
,上有天窍灵机,十分适合修行,住了数月,倒叫
不愿离开了。”
罗丰说的并非客套话,虽说青阳门远不能媲美三教六宗的底蕴,可那是以整体的角度去看,落实到个,它能提供的资源并不逊色六道宗,比如六道宗一届能出现百名一流
物,青阳门至少也能培养出两三在个体实力上能相抗衡的弟子。
而且招待罗丰的标准,是以天修士为基准他们到现在仍认为罗丰是一名天
初境的修士。
古清真似是难以开
,带着愧疚之色,缓缓道:“那
承诺之事,怕是难以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