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圣世家并不缺修习圣地,他们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进任何修习圣地。
而小杏坛这种教化圣地完全不同,为了保证圣地力量充足,圣地不会一直开放,还会限定数和开放时间,必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进
。
像孔门杏坛那种大道圣地,进的条件更为苛刻,只有大儒可以进
一次,不成大儒,哪怕是半圣的亲儿子都不能进
,孔家
也不行!
进一次还想进第二次?可以,请封圣。
族的大道圣地的进
条件几乎都是如此苛刻,所以各世家根本不会妄图控制,要么有资格进,要么没资格进,完全没有
作空间。
小杏坛不一样,每个世家的天才都想第一时间进,而且都不想多
进
,都想一个
静修至少一天。
族读书
数不胜数,一年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几十亿
中一年也只有这么多
能独自静修,别说是全
族不够,别说众圣世家不够,就算只让孔圣世家子弟进
,孔家子弟也会拼命争夺,因为还是不够。
柳山面前的读书沉默着,迟迟未说话,有几个
的面色竟然一直红。
杏坛乃是教化圣地,那么,从今天开始,无论那些听方运讲学的是什么身份,恩师是谁,都必须恭恭敬敬称方运为恩师。
在圣元大6,师徒关系仅次于父母与儿。
因为听讲的官员亲自经历了小杏坛的成立,其中每一个不仅可以无偿再
一次小杏坛,他们的直系后代中,也可选一
可无偿进
一次小杏坛。
一个书生若是连童生也考不中,只要进一次小杏坛,不用独立静修,哪怕是跟十几个
或者二十几个
共同静修,那么二十年内也必然会成进士!
落瀑谷的读书之所以沉默,便是明白从今以后,象州官员与方运的关系,比左相党官员与柳山的关系还牢固百倍千倍!
若是其中一个象州官员天赋平平,却有一个天赋极佳的孩子,方运现在让那个官员去死,那个官员最多犹豫三息便会答应。
仅仅是为了能让孩子进一次小杏坛。
柳山轻声叹息,望着天空云卷云舒,怅然若失,缓缓道:“继宁安之后,象州也姓方了。”
山谷继续沉默。
宁安不过是一个县城,即便潜力再大,受制于等因素,成就终究有限。
象州不同,象州曾被庆国压制数十年,但过亿!
若是象州的潜力被完全激,最多三十年,象州读书便会充斥景国各州各衙门!
皆为方运门生。
从现在起,无论将来景国如何,无论象州是被庆国吞并还是被武国夺取,都不会像当年那样被压制。
因为,象州不是任何一国的象州,是方运的象州!
陵城文院中的小杏坛,能撑起半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