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世事无常,国土危脆…”
西安城南最大的佛寺大慈恩寺的大雄宝殿内,香烟缭绕,法器轻敲,一年一度的浴佛节法会正渐佳境。
老方丈释永玄宝相庄严,灿莲花,正高诵三宝妙音。而西安城内的显贵信众,则是虔诚地盘腿打坐于数十张蒲团之上,诚惶诚恐地听他宣讲,连大气也不敢出一下,惟恐唐突了佛祖,惹上无妄之灾。
而在众身后的大殿门
,却昂然挺立一
,不以为然地东张西望,显然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他身边的老者忍不住微微蹙眉,轻声提醒道:“公子,这大慈恩寺的方丈玄机高,轻易不当众宣讲佛经。今
盛会颇为难得,公子…”
还没等他说完,被称作“公子”的年轻却微微一笑道:“其实他说的我都听到了。其实我也想吃斋念佛,去去身上的戾气。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若有
把刀都到我的脖子上,就是念一千句、一万句的佛,又有何用?而且照他所说,既然世事无常,国土危脆,那我们是不是就什么也不用做了,坐等建虏杀上门来?”
老者忙解释道:“此‘国土危脆’,并非指我大明天下不稳,而是说世间并无恒常之物,早晚必将坏朽。”
年轻见话不投机,倒也不再争执,只是轻轻一笑,便退出大殿来。
大殿之外就更为热闹,无数善男信如同赶庙会一样蜂拥而至,把偌大的大慈恩寺挤得水泄不通。
他们却捐不起成千上万两的香火钱,因而没有资格参与法会,只得在寺中随意找尊佛像,纳便拜,
中念念有词:“愿大慈大悲的菩萨保佑我某某某,家庭和睦、增添男丁,今年光景更胜往年…”
秦王妃蕊儿也是这求子大军中的一员。她一身便装,此时正双手合十,虔诚地向求子观音叩拜,心中不住祈祷:愿佛祖保佑,能尽快怀上王爷的骨!
那不耐烦听佛经、从大殿出来的,便是秦王朱由检。见有数名便衣的特勤队员散在周围保护蕊儿,他放下心来,对身旁的三边总督杨鹤笑道:“这里太多,咱们还是去通天楼谈正事吧。”
杨鹤求之不得,忙陪朱由检出了大慈恩寺,走进一座致奢华的酒楼。此楼因为靠近大慈恩寺,便借着佛经中“通天佛塔”的寓意,取名“通天楼”。凡是前来进香的达官贵
,无不在此驻足打尖。只是酒楼中既有美酒又有大鱼大
,更有歌
弹唱助兴,却是与佛陀“四大皆空”的境界相去甚远了。
二来到楼的雅间,见房内是一张长条形巨型餐桌,餐桌旁早已坐满了文武官员,静候主宾的到来。朱由检刚一进屋,众
纷纷避席施礼道:“下官、末将等参见秦王殿下!”
“免礼,本王累大家久等了,快席吧!”朱由检本来就不会摆架子,此次又是来与众官虚与委蛇,就更是客客气气,满面笑容地将众
劝回座位。
不多时众坐定。这官场的酒席却最讲规矩,尤其是座次的排定,是严格按照官阶的大小。若官阶一样,则是按衙门的油水大小区分高下,端的是一个
都不能错。